网站首页 手机版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主页 > 音乐辞典 >

曲式

更新时间:2021-03-16    来源/发布:乐器学习网    作者/编辑:乐器爱好者
曲式在不同的时期确实有所不同。我们通常所说的曲式——乐段、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和奏鸣回旋曲式,看似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但我个人的观点是,不能用进化论来看曲式的演进的。比如在古典时期交响曲的末乐章中常常使用的回旋曲式,就是从古代欧洲民间的轮舞歌曲中起源的。作曲家在创作的时候可以使用“复杂”的或是很“简单”的曲式,但复杂的未必是高级的,简单的也未必是低级的。莫扎特经常在交响曲或是协奏曲的末乐章使用回旋曲式,其结构往往条分缕析,一目了然;而后世的作曲家,比如柴可夫斯基也使用回旋曲式,其结构往往比较复杂,比如他《第四交响曲》的第四乐章,将变奏原则也融入到回旋曲式中,但是我们不能说莫扎特作品中的回旋曲式是低级的,而柴可夫斯基作品中的回旋曲式是高级的。

关于曲式发展史的问题,笔者尚未见到一本中文或英文的专著,由于笔者不通德文和法文,所以对这两国的著作不甚了了。但是在音乐史上的某些时期,的确是有一种或是几种曲式是作曲家的钟爱。由于没有文献的参考,本人只能粗略总结如下:

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DaCapo曲式,就是aba曲式,起源于以亚历山大·斯卡拉蒂为代表的那不勒斯歌剧乐派中的DaCapoAria,即“返始咏叹调”。其中的a与b往往性格相左,假如a段是非常激动的,那b段就可能会是平静的;而当音乐进入到a的再现段时,往往会由歌者自由地对旋律进行装饰,以显示自己高超的演唱技巧。直到今天,当我们听一些aba曲式的作品时,经常会碰到演奏家将再现的a做一些装饰性的变化,这就是这一传统的余韵流风。

后来,在巴洛克时期的古组曲或是大协奏曲中,其第二舞曲往往是由三件管乐器演奏的,比如巴赫的《第一乐队组曲》和《第一布兰登堡协奏曲》,这称作“Trio”,即“三声中部”;除此之外,我们还会在古组曲中见到第一小步舞曲、第二小步舞曲,或是第一布列、第二布列,在演奏这些作品时往往需要在演奏完第二小步舞曲(或布列等)时,再一次演奏第一小步舞曲(或布列等),这两种形式就是后世复三部曲式源头。

单三部曲式和复三部曲式在古典、浪漫以及二十世纪的作品中都俯首可拾,但是这两种曲式的盛期是在文艺复兴晚期和巴洛克时期。

回旋曲式和变奏曲式都时期源于古老的体裁:前者是古代的轮舞,而后者是帕萨卡利亚和恰空,帕萨卡利亚往往指固定低音变奏曲,而恰空指的是固定旋律变奏曲。回旋曲式和变奏曲式也是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可以见到的曲式类型。变奏曲式在浪漫主义时期略有衰落,并不是作曲家最为青睐的曲式,但是也出现了诸如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第四乐章这样优秀的范例。

奏鸣曲式是西方音乐对人类文化的一个巨大的贡献!奏鸣曲式中处处体现的对比、统一原则,不仅仅是西方文化精神的凝炼,而且与我们中国古老的文化也是不谋而合。当奏鸣曲式在巴洛克晚期初见端倪的时候,它就开始被众多的作曲家所使用。严格的奏鸣曲式的例子在巴赫的音乐中不多见,但是一些奏鸣曲式的因素在其音乐中就屡见不鲜了。而和巴赫同时代的作曲家多梅尼科·斯卡拉蒂(A·斯卡拉蒂的儿子)、巴赫的小儿子C·P·E·巴赫、曼海姆乐派的作曲家以及海顿对这一曲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这一时期往后,几乎没有作曲家没写过奏鸣曲式的作品。奏鸣曲式在古典和浪漫主义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形式越来越复杂。

以上是按照曲式分类的一个简要的概述。如果按照音乐史的分期,我们可以概要总结如下:

文艺复兴晚期和巴洛克时期:以单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和变奏曲式最为常见。法国古钢琴学派中存在不少回旋曲式的作品。奏鸣曲式处于萌芽时期。#p#分页标题#e#

古典时期:各种曲式结构分庭抗礼,难分伯仲,古典交响曲套曲在此时期得以确立。其第一乐章往往是奏鸣曲式,第二乐章往往是复三部曲式或是变奏曲式,第三乐章往往是复三部曲式,第四乐章是回旋曲式或是奏鸣回旋曲式。

浪漫主义时期:奏鸣曲式是最为重要的曲式结构。其它的曲式类型亦很常见。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几种曲式结构共同结构而成的作品,比如舒伯特《第九交响曲》的第三乐章,其总体是一个复三部曲式,而作为复三部曲式的A部又是一个奏鸣曲式,复三部曲式的B部又是一个复三部曲式。这样的曲式我们称之为混合曲式。此外,我们还能看到一些无法用传统曲式学来归纳的作品,比如肖邦的《第一回旋曲》Op.1,其结构为:ABCAD,这样的曲式我们称之为自由曲式。

二十世纪:音乐风格异彩纷呈。很多作曲家抛弃了传统的曲式结构进行创作,出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曲式结构,比如以往不太常见到的拱形曲式,在巴托克的作品中比比皆是。传统的曲式结构也依然存在,有些作曲家,特别是十二音音乐的作曲家,在其作品中丧失了调性的组织力之后,又开始使用传统的曲式结构来组织音乐。总之,二十世纪音乐中的曲式很难用传统的眼光去观察,音乐创作的变化使得音乐分析方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据《新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大辞典》(第二版),无调性音乐的分析理论有:音级集合理论、对称理论和转换生成的各种网络理论。

本文标签

曲式

最新专题

更多相关

精彩专题

基本乐理通用教材 乐理知识大全

  乐器学习网(www.yueqixuexi.com)导读: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基本乐理的精品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阅读全文

李重光《基本乐理600问》

本篇李重光《基本乐理600问》专题,适合所有初学音乐的网友,在自学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本专题内容大多有所答疑。内容主要围绕...阅读全文

青年必知音乐知识手册

乐器学习网本篇带来侯书森主编的《青年必知音乐知识手册》,包括音乐美的旋律美的熏陶、中外音乐发展史、中外经典歌典欣赏、中外...阅读全文

黄虎威《简谱入门》

本专题乐器学习网带来黄虎威的《简谱入门》,该系列教程言简意赅、深入细致地讲述了简谱的音符、节拍、节奏、速度、音程、定调、...阅读全文

《视唱练耳》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本专题乐器学习网小编为广大音乐爱好者带来由郭萌黎主编的《视唱练耳--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内容共分三十二节课程...阅读全文

中小学音乐知识文库

乐器学习网本专题为广大音乐爱好者带来中小学音乐知识专题,适合所有初学音乐的网友,特别是对于自学乐理的朋友。该系列教程内容...阅读全文

关注热点

本站简介- 站内公告- 原创投稿-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举报入口
Copyright @ 2008-2018 乐器学习网 online services. Security support by yueqixuexi.com
举报信息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