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主页 > 名家名曲 > 外国名家名曲 >

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序曲

更新时间:2019-04-01    来源/发布:乐器学习网    作者/编辑:乐器学习网

  门德尔松(Mendelssoh-Barthody,Felix1809—1847)德国作曲家。生于汉堡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中。门德尔松自幼受过较好的专业音乐教育,九岁时便以钢琴家身份登台演奏,十五岁创作了第一交响曲,十七岁创作了著名的《仲夏夜之梦序曲》。舒曼认为门德尔松是十九世纪“最有修养的艺术家。”门德尔松在周游英国、瑞士和法国巴黎时,他的作品及演奏受到极大的欢迎。特别是《仲夏夜之梦序曲》,在伦敦演出之后,人们为之倾倒。

  门德尔松在莱比锡定居后,在他的影响下,莱比锡成为德国第一个大音乐中心。他的最杰出的事业是1843 年创办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以他为中心的莱比锡乐派对十九世纪德国音乐生活有很大影响。

  门德尔松一生交游广泛,作品丰富。曾和歌德、韦伯、梅也贝尔、罗西尼、柏辽兹、肖邦、瓦格纳、帕格尼尼等接触,并对他的创作有很重要的影响。主要作品有五部交响曲,以第三《苏格兰》第四《意大利》最著名;有七部序曲,以《仲夏夜之梦》及《芬格尔的洞窟》为最著名;还有《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及大量的钢琴、大提琴等器乐作品。他还独创了“无言歌”这种钢琴曲体裁。

  门德尔松的作品,把浪漫主义的特点与古典主义的特点交织在一起,既带有古典主义作品的严谨逻辑性,又带有浪漫主义作品的幻想性格。作品风格素以精美、幽雅、华丽著称,被誉为浪漫派作家中杰出的抒情风景画大师。门德尔松于1847 年11 月4 日逝世,年仅三十八岁。

  《仲夏夜之梦》是英国诗人莎士比亚1595 年创作的一部喜剧,取材于民间传说。剧情大意是:古时候雅典有一种风俗,父亲有权决定女儿的婚事,并且还有一条法律:若是女儿拒绝父亲的决定,父亲便可依法将她处死。

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序曲

  有一个雅典居民,到统治者狄西奥士公爵面前控诉其女儿海美亚,说她拒绝给她挑选的丈夫,而爱上了另外一个青年赖桑德。公爵判决海美亚离开家庭到修道院中度过一生。海美亚立刻去找她的情人商量如何逃走,他们约定次日夜晚在一个森林里相会。那个森林原来是精灵们的乐园,海美亚和赖桑德到了那里,备受精灵捉弄,引起了种种离奇的误会和笑话。第二天清晨,公爵和他的未婚妻来到森林打猎,偶然碰上这对情侣,公爵对他们的遭遇深表同情,便自动撤回先前的判决,把他们带回家,并且安排他们和自己在同一天举行婚礼。剧本假托虚幻的梦境,宣扬婚姻自主和个性解放;嘲弄神权和封建宗法制度,表现了肯定生活的乐观精神。

  《仲夏夜之梦序曲》就是门德尔松凭借在莎士比亚这部喜剧中获得的印象和灵感而在十七岁那年创作的,作品散发出浓郁的青春气息,充满了诗情和美感。他的卓越的管弦乐法,生动地渲染了序曲中虚无漂渺的梦幻色彩。这部作品无愧于获得交响音乐中最好的典范的光荣称号。

  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很欣赏这部序曲,他曾写道:“这部美妙的作品的艺术命运是多么奇怪啊!它是出自一位十七岁的学生之手,这学生后来获得了全世界的声望??我想当《仲夏夜之梦》的音乐第一次出现的时候,一定给人以惊人的印象,因为它的新奇和充满的灵感和诗意都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在这之前,莫扎特、贝多芬等作曲家的序曲都是作为歌剧、戏剧演出的前奏而构思创作的;但《仲夏夜之梦序曲》却不是莎士比亚同名喜剧的配乐或前奏曲,而是第一部独立的、专为管弦乐队演奏用的序曲。门德尔松是音乐会标题序曲的创始者。

  《仲夏夜之梦序曲》,以多主题的完整的古典奏鸣曲式写成。在序曲中,门德尔松用丰富的想象、优美抒情的风格和精练流畅的笔触,描绘了夏季月明之夜和迷人的森林中的神奇生活。带有神秘气氛的夜景诗趣,形成序曲诗意般的音乐背景,使序曲罩上一层幻想和仙境的色彩。

  乐曲的引子,由木管乐器奏出四个缓慢、安详的和弦,在长时间的延长音中逐渐消失。呈示部主部的第一主题( 小调、22 拍),是贯穿全面的主要主题,由它轻盈灵巧,由小提琴用跳弓奏出:

  它有时急速地旋转,有时被突然出现的引子的和弦切断,造成幻觉般的活泼气氛,非常形象地描绘出森林中的仙王和仙王后率领一群小精灵在快乐的轮舞中无忧无虑地欢跳着。

  (1)呈示部

  主部具有进行曲性质的第二主题(E大调、2/2 拍子)以突然的强奏出现。它是一个揭示仙王和仙王后的主题,音乐庄严而明快:

  这个主题与引子和第一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一出现,音乐的气氛豁然开朗。接着第二主题与强奏的第一主题交织在一起,乐曲更加活泼欢快,把尽情欢舞的热烈情绪推向高潮。

  突然音乐弱下来,进入短小的连接部。在两支长笛二度同音反复的背景下,两支单簧管的波音音型与第一小提琴下行跳进的旋律交替出现,感情温柔平静,很自然地过渡到副部。接着第二主题在属调(B 大调)上在线。最后结束在强有力的主和弦上,作者巧妙地运用B大调的属音自然地把乐曲导入了发展部。

  (2)发展部

  作者把第一主题作了多次调性变换,并以时隐时现的手法,进一步刻画了虚幻神奇的境界。突然在小提琴的中低音区出现了爱情主题的“破碎”片断,#c小调,情绪忧郁,乐曲在渐慢渐弱中结束。

  (3)再现部

  由引子开始,在主调上再现了主部第一主题(e 小调)、副部爱情主题(E 大调)、结束部的舞蹈性主题(E 大调)。再现的爱情主题一扫“破碎”的忧郁情绪,重又回到优美圆满之中。

  (4)尾声

  爱情主题得到进一步发展,当主部第二主题再现时,音乐达到了喜剧性高潮。

  然而到此并未结束,接踵而来的是轻盈灵巧的主部第一主题又一次出现,并把庄严明快的第二主题在木管乐器的和声背景上,由小提琴用连音在高音区奏出,显得十分安详柔和。随后,引子的四个和弦再次响起,把人们带入虚幻莫测的意境,美好的梦幻渐渐消逝了,音乐结束在寂静神秘的气氛中,全曲首尾呼应,给人以完美统一的印象。

最新专题

更多相关

本站简介- 站内公告- 原创投稿-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举报入口
Copyright @ 2008-2018 乐器学习网 online services. Security support by yueqixuexi.com
举报信息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