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星海(国际)音乐季 “音乐之都”广州不再错过

更新时间:2018-06-20    来源/发布:乐器学习网    作者/编辑:乐器学习网

  星海(国际)音乐季 “音乐之都”广州不再错过

  6月13日,“花城咏天籁·唱响新时代”2018广州星海(国际)音乐季拉开帷幕,持续到12月份的音乐演出以及惠民的低票价,将给广州市民带来内容多元、形式各异的视听福利。

  与音乐之声同时响起的,是一个社会心声:把广州建成“音乐之都”,让城市生活时时处处有音乐。

  自2003年民间提出这一呼声,已经过去15年,如今得到了官方的积极呼应。15年,中国已不一样,广州也已不一样。“音乐之都”不是要回到过去,也不是要复制他人,而是广州人新的生活理想,是城市对公共品供给的描摹和展望,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是一个新的时代,事物发展的逻辑已经发生剧变,新的可能性随时都在孕育。

  “流行音乐之都”

  如果时间倒回改革开放前,有人建议广州致力于成为“中国流行音乐之都”,那他一定会受到精神方面的质疑。

  那时的中国,还没有所谓流行音乐,即便有,也是一种禁忌。在那个一切都是计划的时代,人们对此并没有计划,它却真实地发生了。

  1977年,中国第一支流行乐队——紫罗兰轻音乐队在广州诞生。次年,中国大陆第一首原创流行曲《星湖荡舟》由这支乐队推出。一般认为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是1979年发行的《乡恋》,其实更早的是《星湖荡舟》,也许因为它是粤语歌曲,传唱范围不广,因而未被历史重视。

  1980年代,当中国北方还处在流行音乐启蒙阶段时,广州已经快速建立了一个成熟的音乐工业生产体系。从创作到演唱,从制作到发行,从榜单到比赛,整个流程完整顺畅,以传媒为代表的社会文化也给予了同步的配合。

  于是,音乐人才向着羊城云聚雨集。李春波、毛宁、杨钰莹、陈明、甘萍、林依轮等一大批国内最红的歌星,在广州成名,也在广州工作、生活;陈小奇、李海鹰、解承强、兰斋、李广平等国内顶尖的原创音乐人,也在广州成就自己的事业。

  这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机制,自发形成的音乐工业体系把广州推上了中国无两的“流行音乐之都”王座。在那个时代,北京也有自己的流行音乐生产机制,不过歌手出道,主要是借重传统的比赛形式,比如央视的青歌赛。

  1995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向北方深度蔓延,由广州所开创的中国流行音乐工业体系不再是一种独享的能力,北京的政治文化中心地位就显示出强大的资源吸附力。歌星、音乐创作人才乃至作品发行中心都逐渐北移。

  不得不承认一点,20世纪的广州错失了一个机会。错失的原因,一是自由奔放的人们对产业的自生性习以为常,对建成“流行音乐之都”这样明确的目标并不感冒,社会上也有很多空谈的对立意见;二是当时的人们还无法认识到未来城市形象之重要,以至能产生如此不可思议的力量,而文化产业又是与城市形象如此密切相关。

  因此,当时在政策措施上未能“趁热打铁”。

  20多年后的今天,广州官方重视文化产业,并且也以行动回应建设“音乐之都”的社会呼声,其实是对城市发展趋势与未来的认识深化的结果。

  不回头不复制

  建设“音乐之都”,不是一个“临时起意”“拍脑袋”的念头。2003年,当中国音乐“金钟奖”永久落户广州时,建设“音乐之都”就曾经成为炽热的民间期待。

  民间的舆论呼声引起了专业人士的注意,当时一些国内著名的音乐人、学者、指挥家均发表了自己直白的意见。一个代表性的声音是,广州离“音乐之都”还比较遥远,条件尚不具备。

  今日观之,彼时悲观之因由,很大程度上是思维不够开阔导致的,表现为对“音乐之都”的样貌、参照系缺乏开放性的理解。

  一是把建设“音乐之都”设想为回到过去,即回到1990年代的流行音乐鼎盛状态, 停留于早期的音乐工业模式;二是把“音乐之都”绝对化,严格对应起维也纳、莫斯科等历史悠久的音乐城市,将之作为一种固定而神圣的想象。

  于是,这两者都被认为“不可能”。

  一个姑娘说她想成为妇科医生,人们就说,算了吧,你不可能成为林巧稚的;一个小伙子说他想当一名作家,人们又说,别逗了,鲁迅是不可复制的。

  时代会限制人们的想象力。

  如果我们对“音乐之都”抱有更开放的态度,更广义的理解,反而会发现,广州曾经的“中国流行音乐之都”和国际公认的音乐之都,其形成的历史对今天的行事都有镜鉴意义。

  作家伍福生在其著作《广东流行音乐史》中,列举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州流行音乐的辉煌。“中国第一个轻音乐队,第一家现代音乐茶座,第一家影音公司,第一次评选十大歌星和十大金曲,第一个音乐牌行榜,第一个流行音乐组织,第一个歌手签约制度。”

  “第一”,意味着首创性,体现着当时的政策和社会文化土壤支持各种“第一个吃螃蟹”式的尝试。自由、开放、宽容、勇敢的社会环境,是促进文艺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维也纳成为古典音乐之都的历史,同样证明着这一点。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轰轰烈烈,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深入人心。这时执掌神圣罗马帝国的约瑟夫二世以及其母玛利亚·特雷西亚,受到启蒙运动影响, 以“开明专制”著称。他们热衷改革,打击教会势力,推动社会进步,造就了文艺繁荣,维也纳正是在这一时期成为欧洲古典音乐中心。

  广州自身的历史和维也纳的历史都告诉我们,“音乐之都”是自由、开放的结果,也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就这一点而言,广州是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的。

  只不过我们应该清楚,现在的“音乐之都”之路,既不是“回去”,也不是复制,而是开放性的培育与再生。

  这一点从广州的官方表述已经能窥见一二,比如在“音乐之都”这个母项后面,就还有一个“合唱之都”的子项,这便是一种开放性的阐述。

  这个时代的逻辑

  建设“音乐之都”不是,至少不仅仅是一个产业问题。

  我们从来不会听到维也纳官方说,它的音乐产业有多少规模、每年增长速度如何、创造了多少就业机会、产生了多少税收。

  很遗憾,今天却有很多人正是这样来衡量“音乐之都”的。这种逻辑的问题不在于其功利性,而在于对“音乐之都”的认知是本质上错误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州的流行音乐繁荣,不是产业政策干预的结果。不过,在发展历程上它是沿着产业逻辑运行的。1980年代的广州是全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和旗手,大量的国内外商业人士涌入这座商机丰富的城市,人们需要找一个合适的地方谈生意,于是就出现了“现代音乐茶座”,一些有创作才能和演唱技巧的人在里面获得了一方舞台,于是音乐人才开始大量聚集。其后再发展出专业的创作、唱作职业,以及一整个音乐工业体系。

  这是完全市场导向、自生发展的,政府、社会都在一定程度的无意识中获益。

  今天对音乐之于一座城市的意义的认识,显然已经不在同一个层次上。

  音乐所代表的文化产业,其实是一种公共品,一种共享的人文环境,是“所有产业的产业”。它是城市的人本精神、宜居标准的一个重要的评价维度,也是人们对一座城市之灵魂的心灵感知方式。

  因此,在这一新的时代要求下,再用工业生产思维去看待“音乐之都”,已经不合时宜。

  过去的音乐,是在把握、研究大众需求的基础上推出市场需要的音乐产品,从而获得物质回报。目前在国内,这一逻辑仍在运行。它无疑可以获得市场意义上的成功,但也无法避免一个趋势——精神产品的低俗化、艺术行为的浮浅化和情感表达的虚伪性。当音乐不是作为一种社会公共品出现的时候,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永远不应奢望《爱情买卖》《小苹果》《最炫民族风》这种粗陋、低端的作品能够支撑起一个“音乐之都”。

  今天到维也纳去听一场音乐会,最不可错过的还是数百年前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莫扎特的《奏鸣曲》,他们的灵魂装饰了这座城市。

  所以,“音乐之都”是一个致力于产生经典,并让经典创造者的名字和城市的名字融为一体的地方。比如在广州,冼星海的灵魂一直参与解说这座城市,《黄河大合唱》始终诠释着广州的澎湃激情。

  和2003年不一样,15年后的广州,已经和中国一起来到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的特征,从大到小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中国的崛起已经日渐成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事实。这对于中国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国际扩展,是一个最大的支持。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广州“流行音乐之都”,以及今天北京活力充沛的音乐生产力,都还是中国人内部的事情。而在未来, 中国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并且日益掌握国际文化话语权,那么中国人创造的音乐就会成为世界共享的文化产品的一部分。

  第二个层次,是广州深化改革,继续引领新一轮开放潮流的决心与共识。

  开放的胸怀、宽容的环境、大胆的想象、受到鼓励的创造性,必将带来新一轮的人才聚集和文艺繁荣。

  第三个层次,则是广州这座城市已经完成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型,个体创造力成为了一个关键要素,互联网的传播方式也对旧有的工业生产体系削弱了依赖性,并且更具效率。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建设“音乐之都”对广州而言其实是条件最好的时机。

  “音乐之都”,是人们通过真诚的音乐创造和体验,回归到艺术,坦诚地面对自身,优雅地看待社会的态度,是一种对真正人本的生活的理解和趋近过程。它客观上是活泼、外溢的,主观上则是沉静、内向的,是为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提供心灵服务的公共品。

  对于城市公共品,大可以旗帜鲜明地主张和支持,这正是政府应当发挥作用的领域。不仅要用最优遇的政策来汇聚音乐人才、鼓励真情实感的创作,而且还要尽力扶持各种不同规模和场合的演出,让作品有展示的机会,让创作者有成就感和价值感。更重要的是,让广州人随时随地都能以可承受的成本,欣赏到音乐的现场之美,正如“2018广州星海(国际)音乐季”所做的一样。

  就此而言,指挥家卞祖善先生对广州建设“音乐之都”的建言就显得非常中肯:音乐不仅应该是一种教育,还应该是一种福利。

  21世纪,广州不会再错过。

本文标签

音乐之都

最新专题

更多相关

精彩专题

中国音协音乐考级信息大全

【导读】乐器学习网小编关注到很多喜欢音乐的网友资讯关于音乐考级的信息,特别是乐器考级信息,今天我们创建一个中国音协考级专...阅读全文

全国最新的音乐会演出资讯

【导读】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很多家长或音乐爱好者必较关注专业的音乐会资讯,因为能够现场聆听专业的音乐会既能净化心灵激发兴...阅读全文

乐坛趣事,乐坛大事记!

小编今天和大家分享乐坛纪事专题,分享古今史外乐坛上面的大事;什么是乐坛呢,乐坛的范围很广,不仅是指流行音乐,还包括古典音...阅读全文

关注热点

本站简介- 站内公告- 原创投稿-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举报入口
Copyright @ 2008-2018 乐器学习网 online services. Security support by yueqixuexi.com
举报信息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