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谱的准备
(一)关于移调乐器
所谓移调乐器,是指那些由于乐器构造上的原因,它的实际发音总是与记谱不相符合的乐器,如bB调小号,F调圆号,A调单簧管,bB调单簧管等。由于我们是用电子琴代替各种乐器,因此存在移调乐器这个问题,如在总谱中出现了圆号 Corni(F) (谱原调为C大调)的现象,圆号是F调的乐器,如果要演奏C大调的乐曲,因此应向上升高一个纯五度,所以C大调的谱例的调号应该向上移动一个纯五度,变成G大调的谱例,在演奏的时候把G大调的谱例改成为C大调后,才能演奏。
(二)总谱的阅读(关于管弦乐中的调性进行分析)
指挥在排练前要认真阅读总谱,分析总谱的调性,从而了解乐曲的高潮或高潮的推进,在此陈述一下调性的分析。(见后谱例《春节序曲》)
管弦乐中的移调,离调现象是常见的,当乐曲织体由繁稠到松散,就是说在一个小的半终止式或较大的半终止式的“地段”,就会出现离调现象:如《春节序曲》P3,第1,2小节
a、在这里举一个小例子P8的木管与弦乐的交替,仅换的交替中的离调现象十分典型!原调为C宫调,在半终止时转在D商这个音上,调中出现#F音,而且低音提琴(Contrabassi)的根音也出现变化由C变为D、A,因此离调为D宫调式,后在最后小节才转回原调。
b、还有一种情况是在需要推进的情况。如P9第二项就是第一部分的小高潮推进。
此处的原调为C大调,第2小节出现bB、bE,低音提琴(Contrabassi)也变为bE,因而断定为移调到bB调上;第4小节又出现bA与bD,低音变为bD,因而断定为移调到bA调上,最后到第10页才转为原调C宫调,从离调的走向看是由C—bB—bA,是个大二度关系下行走向的坡度,坡度从而造成推进,有圆号(Cor)从中加强推进,作用也是非凡的。
c、由第二点可看出,下行大二度的坡度只能推进一个小高潮,因而如果要进一步升华,离调的距离就应该加大。
在P14中的推进看来,后面的旋律与P4中的弦律是相同的,之所以要反复是由于前面的推进孤度太小,离后面的“气氛”暂时不能接上轨,因而反复推进,因而P14中的推进相比之下,力度就应该增强。
此处(P14)的原调为C宫,第2小节出现bB,bE,低音为bB,应该可以说是移到bB宫上去了,但木管组在第三小节出现bD,我们在这儿认为它是一种移调的趋势,第3小节出现了bG、bC,低音又为bG,因而是bG宫调,由此看来力度比前面的力度加强了。
分析谱例,搞清调式是总谱准备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只有这样才能熟悉总谱从而把握风格及内涵,为以后的指挥过程中做个良好的铺垫。
二、排练过程
管弦乐队的部分主要分为四个组:木管组、铜管组、弦乐组、打击东组。每个组的配合是很难得的,每个声部都关系到乐队的进行,影响到感情的表现。见谱例《春节序曲》
1、在P8中的第一排中有一段主题的过度,是木管组与弦乐组的声部交替,层次十分地清晰,弦乐组与木管组以小节为一个单元形成一环扣一环地进行,在排练的过程中必须把这一特殊的环节进行单独地练习后再合作练习,从而给两个组一个重要提示。
2、管弦乐曲之所以让人心动,是因为在某些段落中隐藏着许多“光点”,怎样才能使隐藏的“光点”放出光芒,是我们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如《春节序曲》的开头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P3前2小节是强(sf)但第三小节必须要做出一个对比(mp),四小节( ),5,6小节(f),P4中又如法炮制,这一段的音量与力度的对比就是一个“小光点”,《春节序曲》谅凭借这个“小光点”而吸引听众,造成了良好的视听效果。
总 结
“中澳音乐教育项目”的实践证明电子琴的普及教育是我国音乐教育教学的一大重点。电子琴的合奏乐队的成立有助于交响乐在全国的普及,而交响乐的普及与全民音乐素质的提高又是相辅相成的,因而电子琴合奏的推广是全民音乐素质提高的捷径,员时使学生音乐修养提高,各个学科的各种知识的实践性和直观性得到很好的传授。
由此看来,电子琴合奏乐队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它推广交响乐,同时发展电声乐器的教育能力,它将用独特的音乐语言成为我国音乐教育的宝贵形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