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演唱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发展出了越来越多的形式。它的划分一般
是以演唱人数和声部的多少为依据而定的,用
电子琴弹奏效果很好,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类。
1.独奏 由一人演奏某一种乐器的演奏形式。有时也用其他乐器或乐队伴
奏,起烘托作用。独奏形式善于表现感情细腻含蓄的作品.能充分地发挥演奏者
的技巧水平,是一种最常见,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演奏形式。
2.重奏 一种多声部的器乐演奏形式,每一声部均由一人演奏,按声部或人
数分为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如弦乐四重奏、管乐四重奏等。重秦这种形式常
被称为室内乐,感情细腻含蓄。可以充分体现作曲家的作曲技巧和演奏者的演
奏水平,它需要每一位演奏者都要有高超的技巧并能默契地配合。
3.合奏 指大型的、多声部的器乐演奏形式。这种演奏形式由多种乐器组
成,按乐器种类的不同分为若干组,各组分别担任不同声部的演奏。在我国,由
若干乐器演奏的齐奏,也常称为合奏。在西洋乐器主要合奏形式中,有管乐合
奏、管弦乐合奏等多种。我国传统的民族器乐合奏形式大约可归纳为五种,即弦
乐合奏、丝竹合奏(管弦乐合奏)、鼓吹乐、吹打乐、锣鼓(打击乐)合奏等。
4.弦乐合奏 我国传统的民族器乐合奏形式,只用弦乐器(包括弓弦乐器
和弹弦乐器)而不用管乐器的一种合奏形式。不过纯用弦乐器演奏的合奏形式
越来越少见了。最早弦乐合奏的曲目是流传于我国北方的《弦索十三套》,其中
包括《合欢令》、《月儿高》、《海青》等13大套合奏曲。
5.丝竹合奏 我国传统的民族器乐合奏形式,用弦乐器和竹管乐器演奏的
一种合奏形式。丝是对我国弦乐器(二胡、琵琶等)的统称,因过去琴弦是蚕丝
做的。竹是对我国竹制的管乐器(笛、锵等)的统称。这种合奏形式出于流行地
区和使用乐器的差别,而形成了不同的合奏组合形式和风格各异的乐种,如广东
音乐、江南丝竹、福建南曲、潮州弦诗等。
6.广东音乐 丝竹合奏的一种。广东音乐这一乐种,固清未以来流行于广
东一带而得名。早期是用乐器演奏一些粤剧的过场音乐和曲牌以及民间小调
等,所用乐器有二弦、提琴、三弦、月孕、笛子五种乐器组成,称“五架头”,又称
“硬弓”。 20世纪30年代后,受江南丝竹影响,改用高胡为主奏乐器,辅以扬琴
和案琴,称“三件头”或“软弓”:广东音乐大都为抒情性乐凹,旋律流畅婉转,优
美活跃,节奏轻快,音色明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曲目丰富,至今留有五百
多首,像《步步高》、《雨打芭蕉》等都是胎炙人口的优秀作品。
7.江南丝付 流行于江苏南部、上海、浙江一带的一种丝竹合奏形式和乐
种,以上海地区最具特色,影响最广。乐曲多源于民间古曲,演奏者以文人居多。
结构多变,编制灵活,既可一丝一竹,也可组成大型民乐队。江南丝竹多用加花
手法,旋律流畅委婉,富于韵味,格调清新秀丽,演奏效果生动活泼,极有情趣。
著名的传统乐曲有《中花六板》、《四合如意》等八首,民间又称“八大曲”。
8.福建南曲 又称“南音”、“南管”等,是一种历史悠久、曲调典雅古朴的民间丝竹合奏形式和乐种,流行于闽南、台湾等地,分清唱和器乐两类。其中用洞
萧为主奏乐器的乐队组合形式称为“洞管”,用品萧(即笛子)的乐队称为“品管”。福建的地方戏、梨园戏和傀儡戏等均大量采用南曲的曲调。现存曲目中
被称为“四、梅、走、归”的四套乐曲最为著名,它们是<四时景》、《梅花揉》、《八骏马》和《百鸟归巢》。
9.潮州弦诗 潮州音乐的一种,原为广东潮州、汕头等地民间用拨弦乐器演
奏古乐“诗谱”的总称。演奏时常以二弦领奏,以板击节,不用锣鼓。乐曲通常
是将一首诗谱用头板、二板、三板等板式变化,加以各种节奏变化的技法,发展成
为一首由慢速而逐层加快的套曲。潮州弦诗有等名的10大名曲,如《月儿高》、
《平沙落雁》、《寒鸭戏水》等。
10.鼓吹乐 这种民间合奏形式,最早源于北方少数民族,大约在汉时传人
中原,主要乐器是鼓、第、萧、须等。先在守边军队韦使用,为振奋军威之用,后用于皇帝宴乐或出巡等场合。后来的鼓吹乐这种合奏形式是以吹管乐器,如唢呐、
海笛、笛子、管子等为主奏乐器,配合其他弦乐器、打击乐器的民间合奏形式。由
于流行地区利乐器的使用形式不同而形成多种不同风格的乐种。如“冀中管
乐”、“山西八大套”多以管子为主奏乐器;“山东鼓吹乐”则分别以唢呐、锡笛、笛子为主奏乐器。鼓吹乐中的打击乐是处于伴奏和间奏地位。
11.吹打乐 一种历史悠久、形式多样、流传很广的民间合奏形式。这种吹
打乐以管弦乐器(或只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并重的一种民间合奏形式,其特点
是管弦乐与打击乐器相问演奏,常出现打击乐演奏的锣鼓段或鼓的独奏段落。
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多种风格各异的乐种,如《苏南十番锣鼓》、《湖州锣
鼓》、《西安鼓乐》、《山西鼓乐》等。
12.锣鼓乐(打去乐合奏) 全部用打击乐器演奏的民间合奏形式,如十番
锣鼓中的清锣鼓,还有各地在喜庆节日演奏的“太平鼓”,以及创作的判击乐曲
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