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练特技,攻难点
吹笛子往往在工作中和日常练习中都会碰到一些难点。有的人不会打花舌,有的人某个手指、某一句曲调,或某一个高音上力不从心,还有一些较难掌握的“高级”技巧,往往练起来也遇到许多困难,怎么办呢?如果任其下去,就容易使一个人对吹笛子慢慢丧失信心,从此停止不前,甚至倒退下去;如果勇敢地突破了它,就可以更快前进。难点虽难,但决不是难不可攻,下决心集中精力练他几小时、几天、几个月,就一定能攻克。所谓难点,并不是每个人都一样,比如:甲吹不了花舌,但乙却一练自会,丙的这个手指不灵,丁却可能这个手指很灵。由此可以看出自己所遇到的难点,也正是自己的弱点,如果这个弱点不能得到克服,不能和其它技巧相应地发展,那么,你的笛技就会成为畸形。技艺畸形的吹奏者,是难以演奏出很好的效果的。
笛子上的一些特别的技巧,一般并不常用,能否掌握它,好象也无关大局,但是一个吹奏者基本功很好,再加上掌握运用某一两种特技,这对他的演奏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收到很好的演奏效果。所以我们在基本功基本过硬和一些常规技巧都能掌握的情况下,可以也应该去练练那些技巧。目前象“循环换气”、“泛音”、“马叫”、“喉音”,以及“双音”、“同音换指”、“包吹法”等特技,已被子越来越多的人所掌握,所运用。
练习特技和攻难点最有效的方法:第一是要集中精力,集中时间进行苦练。零打碎敲是不易收到效果的。第二是找出规律,找到突破口进行巧练。比如练“循环换气”,它的突破口主要好象是“换气”,然而“换气”之难,却难在“循环”上。想要气息不断循环,关健又在“呼”与“吸”。“呼”与“吸”相比,难处又在与呼气同时的吸气上。也可以反过来说,难在与吸气同时的呼气上。再分析一下,与吸气同时的呼气从何来?是胸、腔、还是口腔?当然是口腔(下颌部)。这样就找出了焦点在于用鼻吸气的时时,用下颌部的蓄气来吹响笛子。打着了规律,我们就可以分步来练习。第一步,先练习用下颌的蓄气吹响笛子(即舌头往后收之后又向前伸去)。这一步成功了,再练第二步,在吹的同时,鼻子快速吸气。这第二步就是关键的关键,也就是突破口。这一步成功了,那就只剩下扩大成果的问题了。第三步,再练习吸进之气又循环吹出。
再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如你在吹一个长音,有时吹得很好听,跑风、漏气声很小,但有时就不是这样,某个音吐得很干净有力,而有些音就差一些。这是什么地质学因就需要动动脑子分析一下,为什么有时好有时不好?是呼吸运气问题,还是风门口风问题?是笛膜松紧问题,还是持笛方法问题?找出好的和不好的原因,然后再照好的方法去吹,每一次、每一个音都是这样用心去吹,收效就会大,就不会走弯路,提高就会很快。
我们提倡苦练、巧练,但苦练不是死练,巧练也不是取巧,而是要开动脑筋,要想着练。如果只是苦练,而不善于思索,就会盲目地练,这样提高就慢。只有练练想想,想了再练,这样才会很快地得到提高。
(七)苦学善创
只有苦学,才能善创
只有学习先进,才有可能超过先进。不能闭关自守、盲目排外,因为不虚心向别人学习,就难以有自己的创造。如果我们只重视和满足于自己的实践,这就会缩小自己的眼光,看不到更远更多的东西,不知山外还有山,天外还有天,这样就等于自己拴住了自己的手脚,自己为自己画地为牢,不能更好更快地提高。真正的知识都必定来源于实践,任何人的吹奏经验,都不会是凭空想出来的,都必定有他的实践为基础。所以说向别人学习,启发自己、引导自己去实践,使自己在实践中少走或不走弯路,使自己更快地提高。
学习别人的经验,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分析、有重心地去学,不能象鹦鹉学舌一样原封不动的死搬硬套。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要学其技而还要知其因,决不能无分析地盲目地去学,因为任何人的经验,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更不能看成是绝对和唯一正确的,因为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我们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冷静细致地认真分析,既要看到别人之长,也要看到自己之长,同时又要看到自己之短,充实提高自己。这里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个人的发展与创造;虚心向别人学习,还要重视总结自己的经验。不敢突破、创新,那么学来别人的经验就有可能成为束缚自己的绳索,使自己永远跟在前人后面,踩踏着前人的脚印走,永远不能赶上、超过前人。
笛子的技艺和表现能力总是不断发展,决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所以目前谁也不应该说他的吹奏方法是绝对和唯一正确的,谁也不应该说他的演奏水平已经到顶,再没有发展和创新的可能了。比如,在笛子的改革上,演奏技巧的丰富上,乐曲的创作上等,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更多的人去大胆地创造与革新,任何到顶的论点、停止的论点都是不对的。事实上目前许多吹笛老手焕发了革命青春,在笛子这一事业上已经和正在作出新的贡献,同时也有许多新手在演奏技巧上、乐曲创作上,特别在笛子改革上都赶上和超过了一些老手,后浪推前浪,一浪高一浪,我们应该加倍努力,刻苦练习,大胆创造,不断总结,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