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踏板的运用(二)
在乐曲演奏中随着和声的变换而变换踏板,是一个比较基本的常识,因为和声的音响会填满踏板更换之前的空隙,使和声清楚连贯。演奏者在演奏中要对乐曲和声的更换有所了解,正确的和声分析是关系到踏板使用是否正确的根源。尤其是演奏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的作品中,这种更换踏板的方法增强了和弦的效果,避免了声音的浑浊。
在切换踏板时,必须找到和声之间的“气口”,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在一个和弦产生变化之前松开踏板,然后在弹新的和声的瞬间精确地踩下踏板。在有些进行风格的作品中,比如在肖邦“前奏曲”OP。28、NO。20中,由于整首乐曲是柱式和弦连接,属于一种进行曲风格,因而在踏板法的使用上要用直踏板,一个和声一换,让作品产生一种类似行进步伐的感觉。相反,此时如果用音后踏板,就会使旋律过于边贯,而失去了乐风本身的风格。
有些作品和声变化比较频繁,比如柴可夫斯基的“四月”中,每小节换一次和声,那么在踩踏板时,也就是每小节换一次踏板。当然,这只是一个基本原则,也并不是在演奏中每次和声变化时都要切换踏板,也要依据作品的具体情况,比如“水草舞”,引子部分有8 小节,但只切换一次和声,如果只换一次踏板的话,声音就会获得更多泛音而变得浑浊,这种效果也是不好的。
在演奏舞曲风格的作品时,踏板的作用在于表现舞蹈风格的特点,如“内蒙民歌主题小曲七首舞曲”中4 个小节构成一个乐句,前三小节踏板踩在节奏重拍上,而第4小节踩在节奏弱拍上,这是和蒙古舞蹈的舞步相一致的。
由于在切换和声时增加了踏板这个环节,因此要保持适当的速度,乐曲的声音就不会有明显的间断。如果想要清楚地换好踏板,没有以前和声的遗留,并在声音中没有裂缝,那么,手下和脚下都要干净。首先在弹奏时,用踏板抓住第一个和弦,当弹奏下一个和弦时,抬起踏板,紧接着,新的和弦开始时,也就是当榔头敲击琴弦的一瞬间,制音器此时已经制住了原来和声的声音。当手指继续弹奏时,重新踩下踏板,此时新的和声就开始发挥作用,原来的和声痕迹就被切断。
(原载“音乐周报”2011年12月7日 大众乐谱网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