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uree:布列舞曲。
Gavotte:加沃特舞曲。
Passpied:帕斯比耶舞曲,源自法国,小步舞曲的前身。
Rigaudon:里高东舞曲,源自英国。格里格有很出色的作品。
Musette:风笛舞曲。
Loure:古风笛舞曲。
Polonaise:波兰舞曲,肖邦有大量名作。
Anglaise:英国舞曲。
Air:咏叹调。
G:Giga,吉格,苏格兰三拍子舞曲,急速,很像奏鸣曲的终曲。
可以看出,古组曲是由一连串的舞曲组成的。不错,因为套曲是从给舞蹈的伴奏中独立出来的。它最大的一个原则就是快慢相间,最早的套曲就是由一首慢速的孔雀舞和一首快速的加亚尔德舞构成的。
下面分析一下钢男的即兴曲,嘻嘻。请有兴趣者到钢男(钢琴男孩)发的"[原创]仿古即兴曲"贴子里面下载谱子。(技术论坛的音乐理论那里,那个是原作。)
整体结构是单三段式,调性为a->A->#F->a。谱子上的调号标记有些错误,最后再现A段应该是还原成C调的调号。
A段,1-17小节(算弱起小节)。A段是一个合乐段,因为前后两个乐句材料上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终止变了,后乐句出现了频繁的转调。第一小节是弱起,到第九小节为止是前乐句,实际上是一个八小节的乐句,停在半终止上;后乐句有些复杂,前四个小节重用前乐句,但是伴奏更加丰富。从14小节开始转调。14小节转到A大调,16小节是#f小调,17小节是#F大调,最后是#F大调的完全终止。
B段,18到27小节。开放乐段。18-25为前乐句,半终止;重复一遍为后乐句,但是由于终止不同,所以不是重复乐句。27小节一开始是完全终止,但是立刻就转到了a小调,并开放着。
A段再现。基本没有变化,最后的大调改成了小调。
关于B段的开放性我还是有一些疑问。因为如果把27小节那几个音看作是连接的话,B段就是一个以完全终止结尾的封闭乐段了。就像A段,结尾出也有一个连接用的音。
(四)
这次说说什么呢?
音乐是由三大要素构成的:旋律,和声和节奏。节奏没什么可说的,无非就是两拍子
强、弱,三拍子强、弱、弱,四拍子强、弱、次强、弱,其它的都是这几种的组合。
主要来说说旋律以及和声。这些都是我平时得出的一些经验,结合书本上的理论。
关于旋律,我记得书上大致是这么说的:
1、主音,属音和下属音本性平稳,称为“静音”;而重属音,中音和下中音本性多变,称为“动音”。
2、第七度本性极不稳定,称为“导音”。
3、动音要解决到相邻的最近的静音之一,而导音要上行解决到主音。
4、旋律的进行有四种,同音反复,级进,小跳和大跳。
5、一度音程的进行为同音反复,二度音程的进行为级进,三度到五度为小跳,五度以上为大跳。
6、大跳不宜使用,如果要用的话必须保证前后两个音在同一个和弦内。跳进之后一般反向进行。
7、有一种跳进可以任意使用,就是下行跳至导音,然后导音解决到主音。
8、旋律的线条,节奏要有一定规律,不能谁和谁也挨不上边。
9、模进就是同样的旋律在不同的高度反复出现。模进一般不超过四次,是好的做法。
10、乐句结尾处是属和弦,称为半终止或不完全终止;若是主和弦,则成为全终止或完全终止。如果应该解决到I和弦的,却解决到VI和弦上去了,则称做假终止。
11、前后乐句要有联系。关于乐句的结构请参看《曲式》一章。
书上大致就是这些。我自己在写作中还有一些体会,下面一一说来。
1、回音鼓励使用。
所谓回音就是1231或者1232形状的音,在哈农里面非常常见。写作时无论是在连续快速的无穷动式的进行当中,还是在歌唱般的旋律中,回音都大有用场。不管是巴赫,海顿,莫扎特还是贝多芬,向上和向下两种方向的回音在他们手中都能够游刃有余。
2、音阶级进鼓励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