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公元 772 年 — 公元 846 年) 字 乐天,号香 山 居士,唐代诗人,祖籍太原,出生于新郑(河南)东郭村。白居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好诗酒,喜弹琴,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白居易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的诗作,对后世颇有影响,与李白、杜甫并论。
白居易是风流才子,本人亦为琴家。不仅是弹琴,他的琴诗也非常优秀。如《听幽兰》、《琴酒》、《船夜援琴》、《清夜琴兴》、《废琴》、《夜琴》等,都脍炙人口。他喜爱古琴的岑寂之音、静远之境,所谓:“鸟栖鱼不动,夜月照江深。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声即淡,其间无古今。”同时,他对时人沉迷世俗,不喜传统雅乐的慨叹,也发人深省。所谓:“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古调淡无味,不称今人情。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