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很多教材里在描述手振音都是这么写的:“……,吹奏时右手快速扇动,即一开一合,……越快越好。”(见蓝天出版社《口琴入门基础教程》,其它教材大同小异,他们互相抄来抄去的)。这个“快速”怎么定义呢?多快的频率才够“快速”?真的“越快越好”吗?年初有次见一个琴友,他说“这两天肩膀不舒服,象落枕了一样。”我问是怎么回事?他说是练手振音练的,天天晚上两手不停地扇动,肌肉疲劳。我就告诉他,他对手振音的理解和练法可能是错误的。
运用手振音,可以使音符更具华丽感和湿润感,避免音符干巴巴的,使乐曲更加悦耳动听。很多种乐器里都有振音这种技巧。但对于复音口琴的手振音,这里要研究两个问题,一个是手振音用在哪里合适?二是震动频率多快比较合适。
如果留意歌唱家在歌唱时发出的振音,总是在有一定长度的音符上才会出现。也就是说,在具有一定长度的音符上,歌唱家才有可能腾出时间来表现振音。十孔口琴的喉振音也是这种情况,只有在一定长度的音符上喉咙才能动起来。弦乐器里的小提琴、二胡是靠揉弦来产生振音效果,同样也需要在一定长度的音符上才运用揉弦的技巧。在复音口琴上我们应该怎么去玩手振呢?因为手动的时候并不影响吹奏,不需要腾出时间来做振音效果,就可以一首曲子从头到尾一直不停地振下去吗?也不管是什么节奏的曲子都可以用手振音吗?答案是否定的,这种玩法吹出来会让整首曲子产生不稳定的飘忽感,听时间长了会使人烦燥。在碧聊里就见过一个老同志是这么吹的,我认为不好听。手振音在音符的处理上,也应该借鉴其它门类的乐器以及歌唱家的做法,只在一定长度的音符上去振动。教材里也说“手震音奏法多用于速度较慢、抒情的乐曲”,即使是速度较慢、抒情的乐曲,也不能从头到尾一直去振吧。在教材中,经常看到在乐曲的某几小节标上了手振音记号,似乎只是把手振音做为一种技巧来表现,让这几小节所有音符都具有振音效果,这么做就好听吗?不一定。具体到每一首曲子该怎么运用,还得靠自己动脑子,在目前复音口琴有声教材缺乏的情况下,不仿多听听歌唱家的录音或其它乐器的录音,先去模仿,再加以运用。也可根据自己口琴的特点,双簧片协振音好的琴少用,协振不好的多用,双排孔吹奏时少用,单排孔吹奏时多用。
振动频率多快才好听的问题,同样在国内教材中很少见到,真的越快越好吗?其它种类乐器的教材中也有说振音频率越快越好吗?我认为不是。频率太快了反而没有效果了。另外,复音口琴本身存在两个簧片的音高不同而产生的协振现象(有人叫“小振音”,台湾网站上叫“拍音”),手振的频率再加上协振的频率,有时候会使音色很难听。所以,我认为,在簧片的协振音很好听的时候,手振音宜慢不宜快,或者干脆就不用。让簧片的协振音更好地表现出来或许更好听一些。每首曲子的手振频率,要根据乐曲的速度以及表达的感情去配合适当的振动频率,有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呢?没有,但绝对不是“越快越好”。每秒种2-4下、3-5下、4-6下要根据每个人的习惯和对乐曲的表达去配合。
以上只是个人理解,音乐没有对与错,只有好听与不好听,欢迎大家一起讨论,让我们的复音口琴吹出来更好听的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