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乐坛纪事 >

1914年9月19日中国作曲家陈歌辛诞生

更新时间:2012-11-22    来源/发布:乐器学习网    作者/编辑:乐器爱好者

陈歌辛(1914.9.19——1961.1.25),原名陈昌寿,出生于江苏南汇(今上海南汇),著名作曲家,人称“歌仙”。其祖父为印度人,祖母是杭州人,祖父婚后便定居上海。本姓吴,后被其母过继给一户陈姓人家。   陈歌辛毕业于格致中学,曾短暂跟随德籍犹太音乐家弗兰克尔学习音乐基础理论及声乐、钢琴、作曲、指挥。其后在上海一些中学教授音乐,并创作歌曲。1934年,陈歌辛与金娇丽结婚。1938年,陈歌辛任中法剧专音乐教授,与张昊、铁铮、郑守燕等组办“歌咏指挥训练班”,谱写了一些抗战歌曲。 1941年,陈歌辛被日本占领当局逮捕,关入著名的极斯菲尔路76号酷刑折磨三个月后放出。之后,陈写出了代表作《玫瑰玫瑰我爱你》、《凤凰于飞》、《恭喜恭喜》、《夜上海》等名曲,由周璇等演唱出名,在上海风靡一时。 1946年,陈歌辛和妻子金娇丽一起前往香港投奔夏衍,同年,他创作了《夜上海》。 1949年上海刚解放,陈歌辛托人将年仅14岁的儿子陈钢送去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0年陈歌辛回到上海,任昆仑电影制片厂作曲。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被打倒,送往安徽白茅岭农场劳动,在三年自然灾害中因饥饿死于当地。 1979年获得平反。

音乐历程  

流行曲作者不幸的一生   

中国流行音乐其源头就在上海。三十年代中国流行歌曲起始于“毛毛雨”、“桃花江”,其作者是黎锦晖,但此人的艺术生命颇短暂,所创作的歌曲也不多,四十年代以后,他无所作为,再没写什么流行曲了。再继黎锦晖以后的岁月里,写流行歌曲的大约有十多位。他们是:陈歌辛、黎锦光、姚敏、李厚襄、严个凡、严华等等,其中以陈歌辛、黎锦光最为知名,作品也最多。陈歌辛主要为电影写作,黎锦光则为“百代唱片公司”写作,他们俩年龄相仿,都写过数百首歌曲,成名作品也同样多,而他们的一生经历也同样坎坷。

陈歌辛(著名作曲家、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作曲之一陈钢之父)的历史背景不是本文所可以讲得清楚的,只能从写作流行歌曲的一个侧面去评述他的一生。陈歌辛自幼聪明,喜爱文艺,很早就投身于歌台舞榭,曾师从德籍犹太音乐家梅也学习钢琴、声乐及作曲等专业知识(梅也曾任上海圣约翰大学音乐教授),在音乐造诣上颇有收益,三四十年代之交,陈歌辛开始写作流行歌曲,他的成名作颇多,其中那首最著名的“玫瑰玫瑰我爱你”,不但在四十年代走红全国歌坛,二战结束后,美国流行乐坛还有人把这首歌译成英文Rose Rose I Love You,改编成爵士乐,出版了唱片及乐队曲谱,流行于美国及世界各地,很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除了这首歌曲之外,陈歌辛著名的作品还有:“蔷薇蔷薇处处开”、“夜上海”、“梦中人”、“可爱的早晨”、“秋的怀念”、“海燕”、“渔家女”等等,旋律都十分优美流畅,深受群众喜爱。这些歌曲都灌制成唱片,并出版了歌集。但陈歌辛的生活并不富裕,一生过着很平淡的日子,48年他曾去香港为那里的电影公司写作,51年与一群爱国的影人返沪,为上海的大光明制片厂摄制的周璇主演的影片《和平鸽》写作音乐,随后受聘国营的上海电影厂任专业作曲,57年他不幸被错划为“右派”,受迫害而逝世,死时才四十多岁。    黎锦光的命运大致与陈歌辛相同,他年轻时跟随那位“大名鼎鼎”的长兄黎锦晖搞歌舞团走江湖演出,后随英国钢琴家兼作曲家辛格学习作曲,三四十年代为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写作了大量的流行歌曲,并为上海新华电影厂写作电影歌曲。黎锦光是湖南人,所以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浓厚的湖南乡土风情。他的著名作品有“采槟榔”、“香格里拉”、“疯狂世界”、“五月的风”等等,特别是他为当年的日本歌星李香兰写作的那首“夜来香”,不但风靡全国,多年后并流传到海外,世界各国出版此曲的唱片版多达八十个以上。尽管如此风光,而黎锦光本人却一分稿酬也拿不到。他年轻时的妻子是当年走红的电影明星及歌星白虹,50年代离异。黎锦光一生穷困(还不至于潦倒),全国解放后,他任上海唱片厂(前身即百代公司)音响师,由于他在解放前曾写过大量的“黄色音乐”,因此全国解放后他“夹着尾巴”战战兢兢地过日子,生活相当清苦,83年病逝于上海。

人物评价  

陈歌辛是一个把心交给音乐的人。他创造了中国音乐史上的许多第一。他创作、指挥了中国第一部音乐剧《西施》,又与知交吴晓邦一同合作,创作排演中国首部系列抗日爱国舞剧《罂粟花》《丑表功》《传递情报者》和《春之消息》,社会反响强烈。 陈歌辛是一位爱国正直的热血青年,在上海“孤岛”时期,他组办“实验音乐社”,积极传播苏联歌曲和抗日救亡歌曲,并谱写了《渡过这冷的冬天》《不准敌人通过》等抗日歌曲,在新四军中很流行。不久前,著名作曲家朱践耳把他珍藏了几十年的陈歌辛《渡过这冷的冬天》手稿,完璧归赵。朱践耳对陈钢说,当年陈歌辛指挥的群众抗日歌咏,如火如荼。他就是其中的一个歌咏者。有一天,他冒昧打听到陈歌辛的住址,就登门索要《渡过这冷的冬天》歌谱。陈歌辛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朱践耳,并满足了他的要求,还给他讲了许多人生的哲理和勉励的话……不久,朱践耳参加了新四军,开始革命和音乐人生。

人物影响  

陈歌辛、黎锦光这一对难兄难弟,40年代写了许多流行歌曲,是非功过,历史自有定论,综观他俩的人生历程,也可以归结为悲剧性吧。他们都曾写过一些誉满海内外的歌曲,而他们却没有多大的收益。陈歌辛在50年代初曾说过:“如果让他到国外去领取‘玫瑰玫瑰我爱你’的稿费,他可以捐赠一架飞机给国家”。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这样的话是有错误的,因此受到严厉的批判,而当年如果他的“知识产权”得到保护,他的稿费的确可以买一架飞机。同样情况,黎锦光的一曲“夜来香”,长时期在海外被录制唱片及盒带,版本多达八十个以上,而他本人同样一无所获。到八十年代,当年演唱“夜来香”的日本红歌星李香兰,因怀念此曲作者而邀请黎锦光赴日本叙旧,并赠送一架夏普四喇叭手提式录音机以表谢意(约值人民币2000元),黎锦光总算得到一点安慰,而陈歌辛非但一无所获,还落得一个枉死他乡的下场,这就是两位主要的流行歌曲作者坎坷的人生。   这里还应该提一下中国的老前辈人民音乐家贺绿汀,他当年为有声电影创作的几首歌曲“天涯歌女”、“春天里”及“秋水伊人”(《古塔奇案》插曲)在民间流行传唱的盛况,较之黎锦光的几首流行曲有过之而无不及。那时的街头街尾,到处有青少年欢唱。“春天里来百花香,郎里格郎里格郎里格郎”的歌声,在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中,起到很重要的影响。

主要贡献  

陈歌辛一生创作歌曲近200首,其中《玫瑰玫瑰我爱你》、《蔷薇蔷薇处处开 》、《渔家女》、《恭喜,恭喜》、《夜上海》、《小小洞房》、《初恋女》、《凤凰于飞》等歌曲,至今仍在海外及港、台、澳等地盛唱不衰,而他的《春之消息》组歌及《渡过这冷的冬天》、《不准敌人通过》等歌,则在抗日战争时期风行一时,起过振聋发聩的作用。

 

本文标签

最新专题

更多相关

本站简介- 站内公告- 原创投稿-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举报入口
Copyright @ 2008-2018 乐器学习网 online services. Security support by yueqixuexi.com
举报信息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