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乐坛纪事 >

1921年9月21日英国作曲家霍尔斯特诞生

更新时间:2012-11-22    来源/发布:乐器学习网    作者/编辑:乐器爱好者

霍尔斯特,是一位有着瑞典血统的英国作曲家,是现代最杰出的英国作曲家之一,出生于切尔滕纳姆,受家庭的影响,霍尔斯特18岁时,就已担任管风琴师与唱诗班指挥,并开始进行音乐创作。霍尔斯特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其中有歌剧、管弦乐曲、钢琴曲以及独唱、合唱。其中,最为人们广为熟知的,当数他的《行星组曲》。

 人物简介  

古斯塔夫·霍尔斯特·特奥多尔(Gustav Holst Theodor 1874~1934)是现代最杰出的英国作曲家之一,也是一位有着瑞典血统与祖籍的英国作曲家。1874年,出生于切尔滕纳姆,他的曾祖父于1907年移居到了英国,1934年于伦敦辞世。霍尔斯特出生于一个音乐家庭,其父是一名钢琴教师。受家庭的影响,霍尔斯特18岁时,就已担任管风琴师与唱诗班指挥,并开始进行音乐创作。霍尔斯特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其中有歌剧、管弦乐曲、钢琴曲以及独唱、合唱曲。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是他的《行星组曲》。

个人履历   

1874年9月21日,霍尔斯特出生在英国的切尔特汉。受家庭环境的影响,霍尔斯特很早便对音乐发生了兴趣,他的父亲也想把他培养成一个优秀的钢琴家。他在幼年时一直跟随父亲学习钢琴。   

1893年,十九岁的霍尔斯特考取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后因手指患神经炎而改学长号,从音乐学院毕业以后,他曾在几家剧院里担任长号手和合唱指挥;   

1905年,他担任了圣保罗女子学校的音乐教师;   

1907年又担任了伦敦莫利学院的音乐教师;   

1919年,霍尔斯特受聘担任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作曲教授;   

1923年,他到了美国,在密执安、哈佛等大学讲学。   

晚年的霍尔斯特辞去了一切教学职务,专心于自己的音乐创作。   

1934年5月25日,霍尔斯特在英国伦敦逝世,终年六十岁。

创作历程   

古斯塔夫·霍尔斯特是现代最杰出的英国作曲家之一。霍尔斯特祖籍瑞典,他的曾祖父于1807年移居到了英国。霍尔斯特出身于音乐世家,他的家族中曾出现过不少优秀的音乐家。1874年9月21日,霍尔斯特出生在英国的切尔特汉。受家庭环境的影响,霍尔斯特很早便对音乐发生了兴趣,他的父亲也想把他培养成一个优秀的钢琴家。他在幼年时一直跟随父亲学习钢琴。1893年,十九岁的霍尔斯特考取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后因手指患神经炎而改学长号,从音乐学院毕业以后,他曾在几家剧院里担任长号手和合唱指挥;1905年,他担任了圣保罗女子学校的音乐教师;1907年又担任了伦敦莫利学院的音乐教师;1919年,霍尔斯特受聘担任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作曲教授;1923年,他到了美国,在密执安、哈佛等大学讲学。晚年的霍尔斯特辞去了一切教学职务,专心于自己的音乐创作。   

霍尔斯特是一个成绩卓著的作曲家。他的创作不乏现代的表现手法。但却没有那种炫耀式的空洞与怪诞。在他的作品中,民间音乐的因素占有很大的比重,音乐含蓄、意境耐人寻味。1900年,他创作的《芭蕾组曲》获得了巨大成功。1916年,他根据朋友巴克斯为他讲解星占学的印象,写成了管弦乐组曲《行星组曲》。这部作品是他一生中最重要和最成功的作品,曲中运用了大胆的艺术想象力和新颖的管弦乐和声与配器技巧,表现了宇宙间那种种神奇莫测的境界。   

霍尔斯特一生创作过多部歌剧和舞剧,还有二十多首管弦乐作品。其中除著名的《行星组曲》外,较著名的还有歌剧《十足的傻瓜》、交响诗《埃格敦荒野》和为弦乐队而作的《圣保罗组曲》等。

主要作品  

霍尔斯特在皇家音乐学院求学期间正式开始作曲,霍尔斯特一生创作过多部歌剧和舞剧,还有二十多首管弦乐作品。一生的主要作品有歌剧《莎维德丽》、《大笨蛋》、《在野猪头酒家》,管弦乐《萨默塞特狂想曲》、《圣· 保罗弦乐组曲》、《行星》、《赋格式序曲》、《赋格式协奏曲》、《埃格敦荒野》、《锻工》,合唱作品《梨俱吠陀赞美诗》、《云雾使者》、《耶稣赞美诗》、《死亡颂》、《合唱交响曲》、《合唱幻想曲》等,其中除著名的《行星组曲》外,较著名的还有歌剧《十足的傻瓜》、交响诗《埃格敦荒野》和为弦乐队而作的《圣保罗组曲》等。他被视为20世纪英国音乐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行星组曲》是一个七个乐章的管弦乐组曲:第一乐章《火星———战争之神》;第二乐章《金星———和平之神》;第三乐章《水星———飞行之神》;第四乐章《木星———欢乐之神》;第五乐章《土星———老年之神》;第六乐章《天王星———魔术师》;第七乐章《海王星———神秘主义者》。霍尔斯特以其极为丰富的想象力和娴熟的作曲、配器技法,为我们描绘出了七幅情景入微的画面。   由于该作品的配器结构复杂,乐队编制庞大,又有七个乐章,所以,在音乐会中,以选曲为多。

创作构思 

霍尔斯特的《行星》组曲创作于1914至1916年,由七首乐曲组成,每首乐曲以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的名字作为标题,并各加有一个富有诗意的、能启发人联想的副题,各部分依次为:火星———战争之神,金星———和平之神,水星———飞行信使,木星———欢乐使者,土星———老年使者,天王星———魔术师,海王星———神秘主义者。作曲家本人曾强调说,这部作品并不是标题音乐,各部分行星的名称与古代神话中名字相同的神(如金星的名称是“维纳斯”)也毫无关系,他之所以要以行星的名字命名这部作品的各个部分是考虑到诸行星在星占学上的意义,因此,各首乐曲也就具有一种较为概括的象征意义,“比如,木星具有一般意义上的欢乐,同时也表现与宗教仪式或人民节日有关的欢乐。又如土星不仅象征着肉体的衰老,也标志着成熟和理想的实现。至于水星,那是智慧的象征。”这些象征内涵给这部《行星》组曲增加了不少神秘主义色彩,同时也赋予它独特的情调和魅力。霍尔斯特本人对印度文学和哲学具有浓厚兴趣,为了直接阅读印度书籍,他刻苦自学梵语,虽然他始终没能达到对这门古老的东方语言的彻底掌握,但他后来确实能做到直接阅读印度古代文学和哲学经典,这是他的音乐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重要原因。

本文标签

最新专题

更多相关

本站简介- 站内公告- 原创投稿-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举报入口
Copyright @ 2008-2018 乐器学习网 online services. Security support by yueqixuexi.com
举报信息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