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启动之际,正是当年中国站在新世纪门坎上开始伟大民族复兴征程的时候。精品工程应运而生,表达了我国的舞台艺术力图保持与大时代同步发展的精神渴望,表达了其努力构建与国力的上升与人民的精神需求相匹配的艺术的国家形象的强烈文化冲动。
回顾10年来精品工程遴选出的100余台精品剧目和200余台入围剧目,我切切实实地看到了一部与生活和精神相呼应的、在当代中国艺术舞台上徐徐展开的波澜壮阔、巍峨壮丽的历史长卷。在这部长卷中,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个时代中国的丰富表情和博大气象,听到了一个古老而新生的民族百折不挠、坚定前进时惊涛拍岸的回声。
精品工程,顾名思义,其核心主旨就是最大限度提升艺术质量,打造代表国家艺术最高水准的艺术精品,从而为未来的艺术创作提供经验和示范。话剧《父亲》、《黄土谣》、《三峡人家》,眉户戏《迟开的玫瑰》,秦腔《大树西迁》、《西京故事》,豫剧《香魂女》,滑稽戏《顾家姆妈》,在处理现实生活题材时,一方面都有着直面时代变革对底层百姓生存、价值、情感的巨大冲击和严峻考验的勇气;另一方面又让人性中最美好、最闪光、最值得人们记忆的内心世界真实、真切地呈示在舞台上。京剧《华子良》,豫剧《铡刀下的红梅》,舞剧《红梅赞》、《铁道游击队》、《三家巷》,话剧《毛泽东在西柏坡的畅想》、《解放、解放》,用或浪漫、或人性化、或散文思辨的当代性艺术表现方式,再现了中国革命中一段段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感人历程。豫剧《程婴救孤》,话剧《生死场》,评剧《我那呼兰河》,昆曲《公孙子都》、《长生殿》、《牡丹亭》、《红楼梦》,越剧《梁祝》,对经典做出了既全力以赴传承精华,又充满时代气息的全新演绎,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歌剧《苍原》,舞剧《妈勒访天边》、《红河谷》,歌舞《云南映象》,少儿京剧《藏羚羊》,杂技剧《你好,阿凡提》,壮剧《天上恋曲》,再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伟大的精神凝聚力和瑰丽多彩的艺术风姿。在历史剧中,京剧《贞观盛事》对盛世文化符号的建构和深化、对盛世的体悟,京剧《宰相刘罗锅》亦庄亦谐地对晚清官场的再现,昆曲《班昭》对知识分子人生沉浮心路历程的勾勒,京剧《成败萧何》对贤相名将走不出历史和人性悖论怪圈的浩叹,均在历史和现实间创造了令人浮想联翩的空间。这些作品正是在克服艺术难点的同时点燃了艺术亮点,在超越艺术难度的同时达到了新的艺术高度。艺术精品本质上就是对艺术极致之境的苦心孤诣地追求。梨园戏《董生与李氏》是对男女之间人性变化的极致解剖,川剧《变脸》是对江湖艺人老少相依为命情感的极致表现,杂技剧《天鹅湖》则是挑战人体极限,对人体美的极致再现,是对艺术创新、融合的极致追求。
10年前精品工程启动之际,我曾提出这是文化积累的百年大计,是繁荣文艺的重要举措。它相当有成效地提升了当前舞台艺术创作的思想内涵、文化品格和艺术质量。10年后,我们自豪而欣喜地看到,精品工程思接千载、气度恢弘,无论在空间的广泛性(遍布全国各省区市,并逐渐覆盖到边远地区地市县级表演团体)和时间的持续性(历时10年并将继续下去)上,都是前无古人、可载入史册的文化盛事。精品工程是大时代下,体现国家文化意志、塑造国家文化形象、传播核心价值体系、迎接民族文化复兴的一次重要艺术实践。正是这一实践,全国艺术家激情燃烧的梦想,得以变成中国舞台上100部优秀剧目,它们树起了代表着国家文化高度的艺术丰碑。精品工程10年,为先贤们所创造的精彩盎然、底蕴丰厚的文化,增添了新的充盈着时代精神的积累,是中华民族文化记忆的精彩延续。精品工程10年历程表明,我们在艺术上正在走出自在、走向自为。在艺术创作规律的认识上,我们正不断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我们开始逐渐走出文化发展的迷惘,开始了一个具有明确清晰文化理念、文化追求、文化格调的“自觉的时代”。追求艺术创作高质量、高品位的精品意识,已经成为文艺界的基本共识。对于100余台精品剧目,虽然我们并不奢望它们全部成为传世经典,但这些剧目很有可能经得起时间和空间的检验,成为流传于世、家喻户晓的经典。部分精品剧目在国外演出引发热烈反响证明,有些精品即使放在世界舞台、放到当代世界的艺术创作系列中,也毫不逊色。
江山代有才人出。积累优秀剧目的同时,精品工程为一大批出类拔萃、才华横溢的艺术人才提供了大展身手的舞台。他们遍布于表演、导演、编剧、舞美、灯光、作曲等各个相关领域。通过精品工程的历练,他们成为舞台艺术可持续发展的领军人物,成为引领时代艺术的艺术家。精品工程催生了新的艺术创作机制,使优秀剧目的创作、生产、修改、加工、提高、演出有章可依,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程序和流程也越来越符合艺术创作规律,评审、资助机制也在不断探索、改进。精品工程倡导“戏比天大”的艺术精神,鼓励艺术家在艺术上反复打磨、锲而不舍、精益求精,力求让舞台艺术尽可能完美、严谨、感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曾经出现过的“狗熊掰苞米”式的随意和马虎。当代中国的舞台艺术自精品工程起,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中国文化报/毛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