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场中德孩子的合作中,业内人士也看出不少问题:“德国在室内乐方面一直处在领先地位。不管是乐手配合、表达性方面都做得很完美。他们注重的是从自身挖音乐,而不是从别人(指挥)那里找音乐。这种演奏是有深度的。”德方带队人解路军介绍说:“中国孩子习惯在技术上抠问题,欧洲孩子则不把这些放在首位,注重表达内心,哪怕是音不准也无所谓。中国孩子往往练到最后不知道他要表达的是什么,只是表现谱子符号而已。所以,在交流过程中,德国孩子带给他们很大触动:你是在做音乐,而不是在做技术性的机械运作。”长久以来,国内的音乐体制造成院校以培养独奏人才,培养大师为目的。解路军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他比喻说,这就像是中国刚开始学习造汽车,肯定是最关心怎么把它组装起来,怎么在速度上跑得快,而不会去关注舒适度以及美观一样。细腻的室内乐是更高一层的东西。早报曾于三年前刊登过《上海四重奏:故乡少故知》的专题报道。该四重奏组合蜚声海外,被小提琴大师梅纽因惊叹为“不亚于原子弹的发明”,但其在故乡上海的一场演出门可罗雀。这和国内观众喜看独奏明星的心理不无关系。国内室内乐的演出一直缺乏观众群,就连名团来访也难逃怪圈。不过,此后,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上海四重奏转而到音乐学院演奏,以增进学生对该种乐队形式的关注。“室内乐的发展更多需要从基础教育开始改变。”王校长和解路军认为。近五年来,国内的室内乐教育逐步得到重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和上音附中专设的室内乐课程不断以各种手段吸引学生参与其中;上音大学部学生自发成立的室内乐团经常排演新作品,学校组织成立的新室内乐团专司演奏现代作品并献演到国外。近闻,上音还在筹建第三个室内乐团。在社会层面,钢琴家许忠也于去年招集院校青年才俊成立了主打室内乐的东方小交响乐团。中国弦乐界开山鼻祖谭抒真曾于40年前提道:“音乐学院应该以一手抓独奏,一手抓室内乐。”虽然晚了40年,业内专家认为,中国室内乐教育现在终于重新起步,演奏家们开始从内心寻找声音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