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几点建议是根据个人多年来试换了近百种吹嘴型号所累积出来经验
或许和现今市场上存在成千上万的吹嘴型号比起来微不足道
但总体说来吹嘴的设计也有某些规则存在
如何将这些设计上的小秘密化解做为个人选择上的依据也是门大学问
1. 选择适合自己的吹嘴,而不是去适应吹嘴
有时候明明吹嘴是OK的,但可能因为一些声音上的小瑕疵,老师要你换颗不同的吹嘴试试。
而用了之后发觉怎麽吹也不太适应,该怎麽办? 有些老师或书上会建议继续练下去,
因为你的嘴唇自然会慢慢调整过来适应新吹嘴,所以声音就会改善……@%#&^ 这真是要命!
你该做的是要了解自己吹奏上真正的问题,重新调整你的练习方式加强技巧解决问题,
而不是因为欠缺什麽部分却用换吹嘴(乐器亦然)的方式来解决!那只是在挖东牆补西牆,
到头来等你试应新的吹嘴后,通常老问题还是依然存在。
2. 选吹嘴以吹嘴环的舒适度为第一优先
别因为专家用什麽样的吹嘴你就跟着一起用,每个人的嘴唇齿列和脸部肌肉结构都不同,
别人适合的未必适合你。尤其吹奏时和嘴唇接触最密切的吹嘴(环)更是无法替代的。
吹嘴环的设计五花八门,宽的窄的扁的圆的尖的凹的……这些总括起来通称为吹嘴的Bite.
bite多意味着吹嘴环比较容易吸附在嘴唇上(比较尖锐的意思), bite少的吹嘴环比较宽扁。
这些都会影响吹奏上的舒适度,尤其当你开始疲劳时更为显着。当然不得不慎选!
有些规则说嘴唇薄的人适合用bite多的吹嘴,厚的人则用bite少的。但这也只是一种建议,
你还是得自己去试试才知道。
3. 别迷信名牌吹嘴或演奏家签名款
原因很简单,一来这些特殊的吹嘴都非常的昂贵,二来这些演奏家都有异于长人之处,
也因此他们使用的吹嘴有些设计必然也是别于正常吹嘴, 并不完全适合一般玩家。
例如专门吹奏高音的Maynard Furgeson, 它所使用的吹嘴环非常的扁平, bite几乎等于零。
这种吹嘴要是给学生拿来练习Arban教本的话,铁定练十年都毕不了业。
另外一种常见的状况就是,很多人会认为音量大才是王道,因此吹嘴也是使用大size,
例如Bach 1C 或是 Schilke 18的型号。 这些大号嘴会有种free blowing 很容易吹出气的感觉,
因此非常容易吹奏大音量,音准也相当的稳定,但相对地演奏的耐力也就会被牺牲掉。
除非你经常待在乐团当个合奏者, 一辈子都不太接触独奏的音乐, 才建议使用。
4. 选择吹嘴孔径适中,吹嘴杯稍浅一点的吹嘴当作入门
吹嘴孔径大小的选择多半和嘴唇震动的面积有关。大孔径的吹嘴会增加嘴唇震动的面积,
因此也较容易吹奏大音量。但不尽然一定得要用大吹嘴才能吹奏大音量,小吹嘴其实也能,
端视吹嘴是否能和乐器搭配得宜。 吹嘴的用途是让吹奏者能够在舒适的情况下驾驭乐器,
过大的吹嘴容易让演奏者疲劳,如果多半的时间演奏者处于疲劳的状态又如何轻鬆吹奏?
避免过深的吹嘴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 通常嘴唇疲劳之后音色会变暗并丧失原有的亮度。
浅吹嘴或许一开始让人觉得声音尖锐好像没有厚度,但习惯之后它的优点就会凸显出来。
不仅在长时间吹奏下容易保持声音的明亮度, 且不易让吹奏者产生overblow(超吹)的情形。
清晰的声音来自于泛音列均匀的频谱, 浅吹嘴在正常的吹奏力度下要比深吹嘴容易做到。
我认为, 好的小号音色就是清晰且轻鬆的声, 过大笨重或过于深沉都尽量避免。
因此新手刚开始选择吹嘴时, 假使试了一系列吹嘴觉得好像都可用但又无所适从,
可以尝试选择从当中最小的吹嘴(孔径介于 16.2 mm ~ 16.5 mm 为佳)开始练起。
注意: 浅吹嘴只是让高音较容易吹响, 但并不会增加你的音域。 你的极限能力到哪裡,
不管用深的或浅的吹嘴其结果都是一样的。
5. 不要经常更换吹嘴,除非有相同型号且更新的款式设计或许可以一试
已经习惯某颗吹嘴,但因为一些障碍无法克服(例如音量,共鸣或稳定度等等),
而觉得应该要换颗吹嘴的话, 我建议以原来的型号为基准去试试别种品牌的吹嘴。
例如原先你用惯了Bach 5C, 可以找 Schilke 13C4 , Laskey 60C 或是其他牌子吹嘴试试。
不同品牌的吹嘴, 即使吹嘴杯Size相当接近, 但因外型、材质、重量等等设计的细节不同,
吹奏起来也会有某些程度上的差异自然也会造成音色上的改变。 而某些品牌的吹嘴,
除了一般标准的吹嘴设计之外, 也会有其他如减轻或加重的款式, 加大的喉孔或是
特殊的尾管设计等等客製化的选项。 举些例子来说, 加重的吹嘴增加吹奏稳定性及音量,
减轻的吹嘴则增加吹奏的灵敏度; 加大的喉孔会增加音符反应的速度(太大又会超吹),
尾管内Contour 设计会改变泛音列的分佈 等等…… 这些改变对嘴型的影响不大,
而且都要比重新去适应一个不同Size吹嘴来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