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你们好。
上次我们谈的是“节奏”与“和声”这两个音乐要素,今天来谈谈“和声”。
和声这个概念比起节奏和旋律来,可能离我们欣赏者的距离要远些,因为它不大容易被注意到,也无法由我们独自哼唱出来。但实际上,和声在音乐中的作用可是不容忽视的。在通俗音乐中人们常用“和声”这个词来形容为主唱者所作的伴唱,比如三、四位歌手站在领唱者的后面或者一侧,以非常和谐的声音轻声地衬托主旋律,他们的声音为主旋律构成了美妙的背景。我这么一说,您可能对“和声”这个词有了形象化的理解了。不过,和声的意义远不至于此,让我从容道来。
首先我要说一说“和声”在西方传统理论上的定义:它是由一系列相互之间有机联系的和弦组成的。请你注意,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和弦,一是有机联系。先说说和弦。它是和声这个整体组织中的最小单元,每一个和弦都由至少三个音组成,比如do,mi,sol,或者fa,la,do。我在这儿讲这个问题有点吃力,因为这三个音是不应该先后唱出来的,而是同时发声的,我一个人的嗓子无能为力,只能请大家想象这三个音是同时发声的了。do和mi之间的关系是三度,mi和sol之间也是三度,fa,la,do这三个音之间的音程关系也是三度,这就是西方传统的三度叠置的和声。顺便说一点历史,在西方音乐中最早出现和声概念的时候,人们认为四、五度叠置是最和谐的(这与当时的音乐审美和律制有关),后来才逐渐承认并赞赏三度叠置的音响效果,并在三度叠置的基础之上构成了完美的和声理论。
一个和弦本身没有什么意义,要一连串的和弦才能形成音乐。下面我们就来说说第二个关键词:有机联系。
有机联系,是指和声中的最小单元也就是一个又一个和弦之间有着逻辑关系,当然这不是抽象的教条,而是根据听觉上的美感来确定的。哪个和弦与哪个和弦相连接,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不同的连接法,就会出现不同的音响效果。我们打个比方,在我们的生活中,最小单位是个人,这些人构成了各种关系,有的关系和谐,就成了朋友,或者组成了家庭,有的关系不和谐,就成了敌人或者是对立者,请你注意,敌人和对立,也是一种关系,而不是没关系。对每一个人来说,在世界上与自己有关系的人,大约也就是几十个到百十来人,这就构成了一个小的社会关系,再用和声反过来比喻,这个小的社会关系就是一连串有机联系的和弦,它们构成了音乐。这么说,大家对“有机联系”这个概念可能有点理解了,但真正落实到音乐中,还有许许多多技术性和艺术性问题,这必须经过严格的学习和时间才能对和声这一要素驾轻就熟地运用。作为我们欣赏者,就不必太深究了。
现在让我们来听一首作品,这是一首无伴奏合唱,请您仔细地体会那些同时发出的声音,构成了怎样的音响效果。这部作品您一定很熟悉,是瓦格纳的歌剧《唐豪瑟》中的朝圣者合唱,平时您可能更注意它的主旋律,也就是这里面的男高音声部,现在请您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下面(即较低)的声部中,看看您能否听出和声的变化,这变化非常精彩,使音乐的色彩构成了明暗对比,并且向前推动。好,请听Kingsway交响乐团和合唱团的录音《朝圣者的合唱》,它长3’45”。
[《朝圣者的合唱》]
您感觉怎么样?注意到和声的功用了吗?我觉得,一条没有和声的旋律,就像一幅只用铅笔勾勒出轮廓的画一样,而和声,就是着色,它为线条增添了色彩、光影、立体感。
我们在前面说了,和弦由至少三个音构成,它们之间的叠置关系是三度音程。仅是这种三个音构成的和弦就有好几种,因为三度本身就有大三度、小三度、增三度、减三度,它们构成的和弦就会有多种多样,比如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增三和弦、减三和弦,它们的音响效果是不同的。和弦还可以由更多的音构成,如四个音、五个音的等等。此外,和弦也可以不是三度叠置的,而是四度或者二度叠置的(像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就常常用非三度叠置的和弦),因此我们听到的和声色彩各不相同。如果把形形色色的和弦分个大致的类别,那就是和谐的与不和谐的两大类。在古典音乐中,和谐的声音占主要地位,不和谐的声音则是作为运动的“过程”出现的,因为不和谐就是不稳定,它必须变得稳定才行,于是这不和谐到和谐的运动,就像不断的矛盾和统一一样,交替出现。在二十世纪的许多作曲家手中,不和谐的和弦越来越多地成为主要成分,他们不追求音乐的稳定,而是追求一种强烈的冲突和矛盾,或者是新颖的、令人产生不寻常感觉的效果,这种音乐让听惯了古典音乐的人很不以为然。但它也有它自己的美感,现在我们就来听一首很短的合唱,这是斯特拉文斯基作于1966年的《安魂颂歌》中的一个段落《请听我的祈祷》,仅长1’38”,由新伦敦室内合唱团演唱,乐队是伦敦小交响乐团。
[合唱《请听我的祈祷》]
这种以不和谐和弦为主要成分的作品,您感觉如何?我觉得这首作品有一种清新透明的效果,当然这和节奏、音色的设置都有关,假如换成了尖锐的音色,紧迫的节奏,就不会是清新透明的,而是具有刺激和压迫感了。好,请听同一部作品中的另一个段落《拯救我》,它长1’03”。
[合唱《拯救我》]
我们刚才举的例子都是声乐作品,在器乐作引子,它就是和谐与不和谐交替,形成了一种张力,一种悲怆情感,请您特别注意主旋律下面的背景,也就是和声:
[“悲怆”第一乐章开头:0——1’50”]
我相信您一定感受到了和声的力量了。而贝多芬同一部作品即“悲怆”奏鸣曲的第二乐章则是以和谐的和弦为主的,它给人的感觉是稳定、安详:
[“悲怆”第二乐章开头:0——1’10”]
如果一首曲子从头至尾都是不和谐的和声,会让人感到紧张,而如果从头至尾都非常和谐,又会有缺乏推动力、缺乏色彩的感觉,就像一片平静的水域毫无波澜,没有鸟儿飞掠儿过,也没有鱼儿划破水面一样。所以作曲家会在适当的时候,让和声变得不稳定不和谐。我们在欣赏时也许体会不到这微妙的变化,但你可要知道,你心头突然出现的阴影,你感觉到的一丝忧郁或者是心灵的悸动,就可能是由于这和声呢。
好了,我们今天关于和声,就谈到这儿。最后请听一首非常优美的合唱曲,约翰.斯特劳斯的《夜的音乐》,由King’ssingers合唱小组演唱,请您再一次注意和声在其中的作用。这首合唱曲长4’49”。
[《夜的音乐》]
朋友们,这次的乐林漫步节目就到这儿,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