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主页 > 古琴 > 古琴资讯 >

古琴座谈:广陵不散

更新时间:2017-06-09    来源/发布:乐器学习网    作者/编辑:乐器学习网

  日期:2005年9月17日

  地点: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

  李祥霆(以下简称李):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何作如(以下简称何):香港福建社团联会永远名誉会长

  余少华(以下简称余):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副教授

  刘楚华(以下简称刘):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教授

  苏思棣(以下简称苏):香港著名古琴家

  谢俊仁(以下简称谢):香港著名古琴家

  郑培凯(以下简称郑):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主任

  罗明辉(以下简称罗):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导师

  郑: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举办这次座谈,主要是因为我们正在编一部书,这部书是探讨联合国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部书分为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联合国发布的一个公约,是有关理论、政策的;另一部分是关于昆曲的,因为昆曲在2001年荣列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2003年是古琴,2005年11月就会公布第三批。关于昆曲这部分,我们访问了昆曲六大院团的所有负责人,还有一些讨论文章。至于古琴呢,我们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座谈,所以我们今天要谈谈。我们在讨论昆曲的问题时发现,跟内行谈特别有收获,因为学者闭门造车并不是恰当的做法。今天这个机会非常难得,我们特别邀请大家前来讨论,讨论过程中最好有不同的意见,因为像古琴这样绵延三四千年的音乐传统,我们在21世纪重新体会、重新认识时,一定会有不同的意见。今天我们特别邀得李祥霆先生,李先生现在弹的是唐朝的琴,这跟你平常弹一张明朝的琴,或者一张当代的琴,有什么大的不同?

  李:唐朝琴是非常珍贵难得的。这张琴是何作如先生所藏,有“至德丙申(公元756年)九霄环佩”字样,更难得的地方是声音好。古人有好多词来形容好琴的声音,我们每个弹琴的人都可以说出来,如:苍古圆润、雄浑松透、苍润恬静,等等。何先生这张唐琴,松透、圆润、苍古之外,还有雄奇,或者说是雄浑的特点,有非常深厚的盛唐气度。就好像你在读高适、岑参的边塞诗,像李白的浪漫、杜甫的历史眼光,合起来有一种雄伟的气度。弹《流水》和《广陵散》这种曲子,它就能充分表现出那种力度、气势。大家估计,全世界的唐朝琴不会超过20张,我弹过其中10张,只有6张是声音好的,而只有何先生的琴有一种雄伟气度,这是特别难得的。另外,这张琴是唐朝中期皇家的东西,因为它是如同瓷器中的官窑制造的,所以做工与造型都特别好。从历史意义的角度来看,这张琴也是非同凡响的,因为它有明确的年代,就在琴身之内。有明确“至德丙申”年代的唐琴只有三张,我弹过一张;有一张琴底有一条较长的裂纹,而且声音不好,另外一张还没有人弹过,还不能断定声音好不好。

  郑:你刚刚提到这张琴有两方面很有意思:其一是作为一件乐器,这张琴本身质地好,古琴艺术各种各样的特性,它都能够发挥;其二是它是一张唐朝的琴,有它的历史感、文化感。

  琴不一定越古越好

  李:这张琴有1249年的历史。

  郑:容我这个外行问一个问题,唐朝以后的琴,如清代的,一直到现代的琴,它没有那种历史感,可是质地有没有唐朝琴那样好呢?还是时间的缘故,一张琴的质地会越来越好呢?

  李:宋琴、明琴在造型造工上都能达到这种上等精美的水平,现代人造琴,在声音方面,有80%能超过明朝的琴。明朝琴留到现在的大约有上千张,80%声音不好。1957年我跟查老学琴时,他的院子南面的书房内挂了20多张琴,都是没有上弦的。后来,他拿出了很多弦出来,对我说:“你把这些弦,全都给我上来听,我从来没听过这些琴到底怎样。”上了弦以后一听,没有一张声音过得去,那些都是明朝琴。但是,在造型做工方面,按照我的印象来说,那些明朝琴多数还是可以的,应该是木质和做工都有问题。我认识一个做小提琴的,他说小提琴造好了以后先拿出来看,有毛病的,有一点不细致的地方的都不要,根本就不听,没有毛病的再听声音。宋琴我也见过很多,声音很普通的,不好的也有,外行琴也不少。再说,我提到那六张唐琴,没有一千多年时间,它出不了那种声音,那就是因为年代,木头老化的缘故。

  余:对于古琴,我是外行的,但是小提琴我就懂一点点。刚才,我们吃饭的时候就说过那些古琴放在博物馆里头便没有用,因为琴一定要拉、要弹,不断地给它震动,才能让它习惯那种声音,这是很重要的。琴越老越好,那是很有意思的。但是,我就不太了解造工和木头怎样影响琴的质量,有些小提琴看起来很破烂,但声音还是好的。

  李:你说的这种破烂,是外表破烂,但它原来选用的木头是好木头。而且,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同一批木料,同一时间造,造了六把琴,六把都不一样,有时候水平差别很大。小提琴就是这样的,我问造小提琴的朋友,他们就是这样说的,古琴也是如此。因为木头不可能像金属一样由人工造成,但是西方的号,金属造成的,也是每个都不一样,长笛亦然,一点点的差别,声音就有影响。所以一张琴要全面的好,是非常难得的。所以这张唐琴一方面是天然的变化,木头的老化。还有就是断纹,这是很好看的断纹,是蛇腹断,非常有气度的,琴的断纹在二三百年以后才开始出现。而且,这张唐琴的蛇腹断之间,还有非常细密的小纹,这个我估计要一千年以后才有,一般的琴我没看到过这种纹,极细的纹。

  郑:我们刚刚谈到一个问题,就是乐器本身有一些特质,一个音乐家可以把它弹奏出来。你刚才说唐琴的质地很好,且有历史的积累,那么,比如说你演奏,或者是其他人弹奏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尽量把这张琴各种各样的特性都表现出来,还是要保持个人的风格呢?

  李:古琴历史久远,留下来的曲子很丰富,什么内容、风格都有,好的乐器能把所有风格都表现出来。就好像墨分五彩,最淡可以是留白,可以是水,最浓可以是焦墨。如果没有焦墨、没有淡墨,只有中间颜色的绝不是最佳的。从乐器的使用角度来讲,乐器的音色越丰富越好,它最大的声音跟最小的声音的差别越阔越好,不然只有中间,表现就不佳。当然,如果只是弹淡雅的曲子,就不需要那样(雄浑)的部分。但是如果要弹各种各样的曲子,需要雄伟、强劲的时候出不来,那就麻烦了。

  余:我没有听过老的古琴,所以这次是个很难得的机会,让我开开眼界,听听唐琴是什么一回事。我在拉胡琴时感觉到,古琴跟其他乐器真的很不一样。我们所拉的胡琴从来没有一个是古老的,连清代的都没有。所以,刚才吃饭时李老师说,古琴跟其他中国乐器一样,这点我不同意,像二胡、琵琶,怎能跟古琴比呢?历史传统方面就差太远了。曲目也是,古琴的曲目是最丰富的。此外,从文化传统的角度来说,在中国的传统里面,古琴一定是站在最高的位置。虽然我是拉胡琴的,可是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

  谢:我想问李老师一个问题,你弹这张唐琴的时候,觉得应该用丝弦还是用钢弦呢?

  李:我们比古人幸运,因为这张“九霄环佩”已经经过了1249年的积累,流传下来的曲子我们都可以听到。关于用丝弦还是用钢丝尼龙弦的问题,这张唐琴如果换上丝弦,那肯定是另外一种韵味。但是,为什么换上钢丝尼龙弦后我没有再换成丝弦呢?因为钢丝尼龙弦在这张琴上出现一种特殊现象,和一般的琴用钢丝尼龙弦时不一样,它不那么亮,有的地方听不出是钢丝尼龙弦。面对钢丝尼龙弦的脆和亮,我们在演奏上要加以适当的控制。钢丝尼龙弦在表现力上比丝弦强,但不要让它太强,“太”就是过了:需要力度强劲的更强,需要余音长的更长。我们知道,好琴余音要长,钢丝尼龙弦比丝弦余音长。好的丝弦,要承受好的力度和发出好的音量。管(平湖)先生的丝弦是加号的,比一般弦粗,就是为了表现《流水》、《广陵散》这样的曲子。

  钢丝尼龙弦的产生,是因为丝弦有很多问题。首先是摩擦噪音很明显,录音以后更明显。我从开始学琴,到吴先生改革琴弦,我都没有感觉到这是一种问题。对于喜欢琴的人,尤其入迷的人,根本感觉不到这是一种问题,甚至认为这是一种必要。有人问我为什么。我告诉他们,这种动作(走音)在演奏过程中,是有节奏性的。中国古代很多成语都是真理,所谓“嗜痂之癖”,就是说有人专门爱吃疔、疮上面结的痂,把不好的变成好的,喜欢的还有“海畔逐臭夫”,我觉得那应该是狐臭,人家有狐臭,但就有人喜欢这个味道,就跟着跑。这是一种习惯,但这种习惯只有少数人有。有人说,古琴“难学易忘不中听”。当初我喜欢古琴,给查老写信,查老接受我跟他学琴的时候,就有人这么跟我说,古琴现在没有人弹了,“难学易忘不中听”,当时我就不明白。“文革”以后,上音乐史课,老师放管先生的《流水》,同学听了满堂大笑(不接受这种摩擦弦的声音),当时老师心中很不是滋味。还有一个例子,大约上世纪70年代末,钢丝尼龙弦已经用上了。我一个很好的朋友的丈夫对我说他听过古琴(在收音机中):“古琴太古老、太凄凉了,好像是在哭。”他还学作抽泣声,他把(走音的)摩擦声当作哭了。这种现象是许多不喜欢古琴的人最接受不了的。

  还有,七弦特别容易断。过去卖古琴弦的,七弦都有备用的,我还要多买一条备用。有时弹弹,“嘣”的就断了。七弦很细,再细可能不易断,但却就不能弹了。丝弦很容易断,天气一潮闷,松了就不行了。还有,如果二弦断了,得要解开三、四弦才能上二弦。因为很多原因,吴先生从1958年开始作过很多试验,试过很多种弦。到1960年,有尼龙以后,才有钢丝尼龙弦。到了1966年,因为“文革”,试验停止了。“文革”后期,吴先生又继续试验。后来,上海音乐学院造的钢丝尼龙弦是最好的。什么叫最好?它声音接近丝弦,光滑,余音长,声音充分。如果作为一种自我爱好,弹一些内向、抒情的曲子用丝弦还没有关系,但如果弹雄伟、激昂慷慨的曲子,没有音量怎么行?就像有气无力地念豪放派的词,怎么受得了。它(钢丝尼龙弦)还没有做成丝弦那样,有些不足。如果有人能把丝弦造成(钢丝尼龙弦)那样好用,我马上换。(用钢丝尼龙弦)这是一种不得已。但是,它(钢丝尼龙弦)已经可以了,可以很好地表现古琴艺术了。

  郑:谈谈文化传承的问题。作为口述与非物质遗产,古琴是一个承载器,这个器的变化对整个传统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呢?

  余:刚才李老师提及琴弦在国内的发展脉络,讲得非常清晰。我想说两件不同的,跟这个课题可能没关系的事情。首先,在1996、1997年前后,我们很幸运,好像是因为中日建交一百年,日本教育部要做些事情,搞一些中日交流。他们复原了所谓唐代的乐器,还开了一个讲座。他们的看法跟李老师说的很不一样,他们强调所谓的杂音(noise),是音乐的一部分。但是,他们所复原的乐器不成功,因为他们用的木头不对,所以造出来的声音不好,虽然手工很好,但不能视为中国的东西。

本文标签

古琴座谈

最新专题

更多相关

精彩专题

古琴名曲mp3试听与下载

[导读]这是经典古琴音乐专题,其中大多是音质较好的古琴名家作品,也有古琴爱好者演奏作品,所有音乐可免费在线试听与下载!古...阅读全文

古琴演奏视频欣赏

[导读]小编精选优秀的古琴演奏的视频,喜爱古琴的琴友不要错过,这些古琴演奏视频的盛宴。小编为方便广大古琴爱好者欣赏,将这...阅读全文

古琴名家档案及相关简介

[导读]小编收集古今古琴名家档案,组建成此古琴名家专题,和广大古琴爱好者一起认识著名的古琴家资料。古琴,又称琴、瑶琴、玉...阅读全文

李祥霆古琴视频教学(1-26)全集

  乐器学习网小编今天为广大古琴爱好者带来中国著名古琴演奏家李祥霆的古琴基础教程视频教学26课,该系列教程适合所有古琴爱...阅读全文

实用古琴视频教程精选

[导读]这是古琴视频教程专题,这些教程对于初学古琴或是自学古琴的网友有一定帮助!古琴有三种音,散音、泛音、按音,都非常安...阅读全文

古琴曲谱精选

[导读]你喜欢古琴吗?你会弹古琴吗?小编和大家分享我们精选的古琴曲谱;专题中包括:古琴练习曲谱、古琴入门谱、传世古琴谱、...阅读全文

关注热点

本站简介- 站内公告- 原创投稿-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举报入口
Copyright @ 2008-2018 乐器学习网 online services. Security support by yueqixuexi.com
举报信息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