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主页 > 音乐百科 >

编钟古乐的艺术实践与思考

更新时间:2021-01-01    来源/发布:乐器学习网    作者/编辑:乐器爱好者

序 言

    音乐与考古结合,国内少有。1978年曾侯乙墓古乐器的出土,将“博物馆与音乐”这一课题正式拉开了序幕。成立于世纪之交的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在中原文化的深厚内涵与实际相结合的探索研究过程中,找到了一些音乐与考古结合的最佳契合点,并正在将此工作进一步的展开,给过去仅对音乐载体进行考古研究的狭义理解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也是该乐团在“音乐文物复原研究”这一课题中的延伸与拓展,从音乐音响的角度对华夏古乐进行了解读与诠释。

一、思路与宗旨

    河南地处华夏腹地,所出土的音乐文物历史悠久,内涵深厚,形式多样,在中国乃至世界音乐史上的价值与意义,不可估量。一批卓然不凡的音乐文物以其形神兼备的独特个性而为世界所瞩目。1999年底,河南博物院选择了本院的王孙诰编钟作为世纪之钟,并与国内其它会场同时敲奏,此举确实非同凡响,其意义之深之广也不言而喻。更为重要的是它以此为契机,为河南博物院音乐文物的开发、利用、研究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目前全国各地除屈指可数的几家博物馆勉强与音乐有缘外,专题的音乐博物馆或乐器博物馆还很稀有。2000年河南博物院在此找到了音乐与考古结合的最佳契合点。为复活中原古乐之本来面目,3月,博物院开始组建华夏古乐团,并于4月份正式上岗。创团初期,本着对历史负责、对现实负责的态度,有关人士对社会上已存在的几种古乐模式,进行了全面的复制。

    自从曾侯乙墓编钟问世到中南海演出至今已有20多个年头了,这一类的古乐演出也比较多见,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种模式:一是专业文艺团体的演出。出土的乐器和图像资料等造型艺术是启迪创作者灵感的依据,例如甘肃省歌舞剧院的《丝路花雨》,河南省歌舞剧院的《汉风》和西安的《仿唐乐舞》等,这些艺术形象均来源于此,其特点是注重舞台艺术效果;第二类是旅游景点的演出,此类注重观众的情趣。这两类都倾向于娱乐性及趣味感,对于细节的真实则不太注重。曾侯乙编钟问世后,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不同方向、不同方式的研究,同时它不仅促使了新一代考古学家的成熟,也促使了音乐考古学学科的建设和专业的设立,在这一研究向着深度和广度拓展的过程中,此学科的研究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我们所要讨论的第三类——学院派的研究即出于此:它培养了一批编钟古乐器创作和研究的人才。利用这些古乐器与传统民族乐队、西洋管弦乐队的结合,又推动了我国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和振兴,走在这一类前沿的当首推湖北武汉音乐学院。目前院内专家、教授对已出土的音乐文物进行了考察、梳理,并已将触角延伸至国内一些文博部门,于第一时间参与音乐文物的发掘和研究工作。2002年12月11日武汉音乐学院“中国音乐考古中心”的挂牌成立,标志着本院音乐考古工作在国内音乐考古研究史上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河南博物院在综合考察了上述情况后,面对本地上下八千年优越丰厚的音乐文物,依据博物馆自身的性质,创造性地提出了以“陈列展览的延伸”为主旨的第四类展演风格。展览与演奏相辅相成,既展又演,展演结合,视觉冲击与听觉感受完美结合。最为关键的是,本院古乐演出摆脱了一般意义上的仿古乐器演出,明确提出了以历史为依据,以科学为基础,以社会、经济、文化为博物馆服务为目的,不脱离人文背景,突出河南省历史悠久、文物丰富的特点,强调音乐文物的复原研究是乐团演出的强大根基,学术上有支撑,技术上求精湛,艺术上出效果,如此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前无古人,以陈列展览的延伸和立体的展示为方向的博物馆研究新型模式。

二、内容与形式

    古代歌、乐、舞不分家,诗言志,歌咏声,一部诗经即可歌、可弦、可舞、可诵。具体到演奏实践中,我们通过不同的演奏方式,将中国的音乐与文学、文物与考古融为一炉,立体地去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总结如下:#p#分页标题#e#

    (一)关于乐器

    音乐文物的复原,不仅是一个研究过程,也是一个创造过程。我们希望不仅给予其形,更赋予其神采。在此过程中我们也积累了第一手的资料:

    1、贾湖骨笛:无论对于中国还是世界音乐发展史,它都是一件不能不提的、具有特殊意义的乐器。出土于舞阳贾湖,距今8700年左右,鹤骨制成,已经具备七声音阶结构,至今仍能吹奏旋律。,我们就二十多根中最完整的一根M282:20进行了复制,并保持了其音色明亮、古朴、原始风格浓厚的特点。尤其证实了其两个八度音域内的半音阶齐全,这就表明了贾湖骨笛能够轻松演奏不同调式和律制的乐曲。据考文献记载的“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的葛天氏部族之乐产生于黄河流域,专家也考证这一部族曾在黄河流域生息,此二者之间有无联系?体现于音乐上又是如何?由贾湖骨笛引申出的课题值得进一步去探讨。

    2、王孙诰编钟:1978年出土于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共26件,分上下两组悬挂,为8件套大型甬钟和9件套中小型甬钟两组合编而成,总音域跨越G到c4四个半8度宽的音域范围。下层音列稀疏,从左至右,从大到小音域为G到g1,跨越两个8度,单取正鼓音可构成徵、羽、宫、商四个音阶,兼取侧鼓可构成徵、羽、宫、商、角五声音阶。上层音列密集,从右至左,从大到小,音域为#c1到c4,,仅取正鼓即可构成七声音阶,如兼取侧鼓音则可构成半音音阶。在c4至b5的范围内,十二音俱全,可旋宫转调。这套编钟与现今的十二平均律十分相近。小三度13个,平均音程为395.9音分,大三度9个,平均音程为389.4音分,均接近于平均律。从8度音程看王孙诰平均8度音程为1201.84音分,与平均律8度音程1200音分极为接近。据文献记载,十二平均律的数理原理至1581年前后由明代朱载育整理完成,而此套钟测音结果表明,早在春秋晚期,人们已在实践中应用了十分接近于十二平均律的律制了。

    3、王孙诰磬:1978年与王孙诰编钟同时出土于河南淅川下寺楚墓。石制的打击乐器,成编出土,共13枚。原料为青灰色岩,石质较软,形制相同,按大小次第的规格相悬。出土后经测音,有七枚呈哑质,其它几枚音质较为清晰。后经重新设计音高,增加了半音,其音域集中在C2至B3这一范围内,可以旋宫转调。磬与钟同时出土,楚人重视钟磬的传统在此得以体现。钟磬结合,在中原“以动声”的音乐艺术实践日趋完善时,使“以行声”的旋律效果也有所发展,其抒情性和旋律性同时得到了开拓。

    4、新郑歌钟:1996年发现于郑韩故城东城西南部。歌钟的发现呈现一种少见的或不曾被史载的编列结构,每套纽钟有10对,其大小,形制纹饰甚至音高均两两成对。比较完整的有10套,每套编镈4件,纽钟20件,均形制相同,大小相次,编悬呈三层,上两层纽钟每层均为10件,为中高音区,下层4件镈属低音区。据专家考证,每套编钟正侧鼓音都有商音,存在的变徵、变宫音证实其半音关系丰富,可以演奏不同的调式和旋律。为了便于演奏又保持原味,我们将其中一套按首调为G从新设计了音高。从低音到高音,音域跨越了三个八度,可以随意转化调式,音质清澈透明,各音之间互不干扰,可以连续演奏,音乐性能大为提高。歌钟,有人认为是“音阶完善而为歌曲伴奏的钟”,新郑歌钟其良好的旋律性能也许能在这里找到注脚。

    5、瑟:河南博物院现有的这套25弦瑟出土于信阳长台关楚墓,纹饰华美,做工精良,瑟瑟然如天籁之音。由于北方土质、气候等原因,丝竹类乐器少有留至今天者,但两周时期很多著名的琴师均出自中原,文献记载说明,师旷、师襄、师涓、师文等中原琴家均以音乐才华横溢而著称于世,“内得于心,外应于器”,为后学所敬仰。关于瑟的旋宫法,经学者丁承运考证,按照9—7—9的排弦法,瑟25根弦之外9弦低于内9弦一律,内外两组调高相差半音,内外组合用,就具有十个连续半音。关于瑟的演奏法,丁教授认为:应右手弹内16弦,左手弹奏外9弦之二变及旋宫时需使用的清宫、清商、清徵三声,两手应交替弹弦而非同时弹奏。这样的弹奏法在河南淮阳于庄汉墓出土的抚瑟俑上得到了证实。#p#分页标题#e#

    6、古琴:琴是我国古老的丝弦乐器,居“琴棋书画”之首。相传伏羲、神农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创造了古琴,五千年来一脉相承,清淡古雅的琴曲包含了中国音乐最为悠远的民族精髓。“士无故不撤琴瑟”、“琴瑟友之”、“琴瑟合鸣”等文献记载琴瑟之和谐的事实自是不争,琴有旋宫五调,自古相传有一套旋宫方法,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域范围内琴的使用和出现率很高,《诗经》中多有涉及。

    7、排箫:“望夫君兮未来,以参差兮谁思”,这里的参差指的即是排箫。两周时的排箫出土资料仅四处,除去曾侯乙墓,其余三处均在河南,这里出土的排箫有竹、石、骨三种质地。淅川下寺出土的是排箫,如同风翼,以一块完整的石料打制而成,13根编管的长度依次递进,管壁最薄处仅1毫米。目前所知的排箫其编管数从13到20不等,音色空灵,音域可跨越三个八度,令笛、箫类管乐器望尘莫及。

    8、陶鼓:为配合史前音乐的开发,河南博物院先期复制了作为乐器使用的陶鼓,为郑州大河村和内乡朱岗出土的两种型制。陶鼓在屈家岭文化和仰韶文化中都有所见。此时期的鼓面多有皮革固定,又因深埋于地下历经久远年代的变迁,鼓面多腐朽,混于淘器群中难以鉴别,故有“异型陶器”、“喇叭形器”、“特殊器形”等称谓,或因其上下贯通而被称为“漏器”,又由于其出土时多做小孩的葬具,又被称之为“瓮棺”。随着有关实物资料的出土,人们的认识水平与研究工作也不断深入,音乐界推测它是鼓类乐器。1978年山西襄汾陶寺出土的这类器物与鼍鼓、石磬同出的器物组合关系印证了学术界的观点,即它具有打击乐器的功能与作用。纵观黄河流域陶鼓的出土情况,我们推测可能是黄河流域的巫师,在举行朝度亡灵、祭祀礼仪时常用的主要乐器。处于指挥作用灵魂地位的陶鼓,与其它乐器的组合关系,体现了新石器时代已有的节奏乐器占主导地位的传统,进而造就了大中原地区这一特色性文化体系。

    9、陶埙:乐团目前使用的陶埙复制于安阳殷墟出土的实物。泥质灰陶,保存完好。直口平底,素面磨光,形似鸡卵。腰下部一面的三个音孔呈倒品自形排列,左上一孔较小,余两孔稍大,另一面有两个一字形排列的音孔,基本代表了埙的主流形制。埙属于色彩性乐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华夏古乐团使用的陶埙,在殷埙的基础上,将音孔扩充为8个,并按人体工学结构重新排列,拓展了音域,完善了旋律性能。

    10、琵琶:为开发唐代音乐而复制。秦代时劳动人民创造出一种直柄、圆形音箱,竖抱演奏的“弦鼗”;东汉时初名为“批把”,此时代定型为四弦12品位,称“琵琶”;公元四世纪,随着与西域文化的交流,有一种半梨形音箱,曲项,四弦四柱,横置胸前用拨或用手弹奏的琵琶和五弦琵琶传入内地,唐宋以后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其琴颈向后弯曲,用拨子弹奏。乐团目前使用的琵琶即是这种曲项琵琶,明显的带有历史印记。

    乐团配备的其它乐器还有打击类的虎纹、龙纹特磬,鱼形石磬、唐代细腰鼓和花盆鼓;弹拨类的箜篌、阮;吹管乐类的笙、箫;陶乐器有陶牛角、陶缶、陶哨、陶响器等,根据不同的时代而有所选取,无论对于音乐文物的研究抑或乐曲的开发利用,这些乐器的价值都有了进一步的拓展。

    (二)关于乐谱

    迄今为止我们所知的古代乐谱有30多种。流传下来的除了大量的古琴减字谱外,还有燕乐减字谱,工尺谱、唐敦煌琵琶谱等,对这些乐谱进行编译,是改变中国音乐史无声现状的关键。目前我们仅对部分古琴减字谱和工尺谱进行了译配。如打谱自《西麓堂琴统》的《神人畅》、《扊扅歌》等,古琴减字谱的打谱是一项艰辛的过程,但如果能够通过这种形式使上古的传统乐曲延续下来,那将更值得庆幸。清代乾隆年间的《诗经乐谱》也是我们参照的一个范本,针对不同的乐器其上配有不同的乐谱,如钟磬谱、工尺谱、笛色谱等,同一调式同一旋律的乐曲,记谱法因乐器的不同而有所针对,我们所拥有的诗经系列乐曲均出自这里,这也是今后我们努力研究探索的一个方向。如前所述,编钟除了能够演奏中国古代传统乐曲,还具备演奏西方乐曲的功能,为了配合它的这种优势,除了现代乐曲外,一些学院派的作曲家先后为古乐团量身打造创作了一些乐曲,如《葛天氏之乐—奋五谷》、《商颂—玄鸟》等,一部分乐曲其曲谱的来源出自这里。#p#分页标题#e#

    (三)、关于乐曲

    1、历史典故:以历史上曾经流传于中原的人、物、事为主线,运用当时的乐器和乐谱今人今地再现历史上的这一情景。如《高山流水》、《屈原问渡》、《扊扅歌》、《神话引》、《满江红》等。

    2、雅颂风情:诗经中的大部分篇章都与中原先民有着血脉相通的联系,选取诗经中来自上古的乐歌篇章,翻译编配传统的诗经乐谱,进而成功举办诗经吟诵音乐会,对于河南来说有着特殊的历史与现实意义。这一类诸如《关雎》、《鹿鸣》、《玄鸟》、《蒹葭》、《击鼓》等。

    3、祭祀礼仪:“天人合一” 的思想渗透于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人与神的交流在古乐曲中有所描述;华夏文明中厚德载物的精神,更是无处不体现在我们这个礼仪之邦的国度。《神人畅》、《奋五谷》、《河伯》、《阳春白雪》、《玄鸟》即是此类。

    4、中原正声:这一类指的是礼乐教化下的中原上古宫廷雅乐。大多表现君临天下和群臣上朝时庄严肃穆的气氛。如《朝乐》、《鹿鸣》等。

    5、传世古曲:打谱自古琴曲的一些传世之作,是我们演示的一个方向,音乐有着极其悠远的渊源关系。如《梅花三弄》、《流水》、《平沙落雁》、,《幽兰》。

    6、山水意象:仁者爱山,智者爱水。万千意象,借景抒情;拨弦弄指,意味深长。历代的文人雅士于《高山流水》、《关山月》、《洞庭秋思》、《潇湘水云》的灵秀中,陶冶了性情,儒雅了人风,是为乐团保留的一个风格。

    7、现代乐曲:中华古编钟除了能演奏历代古曲之外,其特殊的辅曾律制的律学制度向世人证明,它不仅能够演奏中国古代传统乐曲,更是具备演奏西方乐曲的功能,在古代乐曲中穿插这一板块的宗旨即在于此。如《友谊地久天长》、《很久很久以前》、《樱花》等。

    (四)关于服饰

    既然为博物馆“陈列展览的一种延伸”,那么在其横向的层面上,就不仅仅有研究、展示的功能,还要有教育和传播的导向,这需要多学科的交叉支撑。服饰文化是时代的符号,它与古乐艺术一道恢复了历史的原来面目,共同构建了一种综合文化形态。目前我们勾勒并复制了三个时代的服饰,分别是远古时期葛天氏氏族的服饰装束,根据上古大禹治水的文献记载而制;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孟文化为代表的服饰装束,参照自信阳长台关战国早期墓中彩绘木俑的服饰,据考此时期中原一代佩玉盛行,因此我们在具有中原特色的右衽直裾深衣上,装饰了赋予其人性的佩玉,女型的发型参考了光山县黄国国君孟姬夫人的发式,男性的玄冠据考是先秦贵族出行、宴宾、交往时所戴的礼仪首服;在唐代乐舞服饰的展示中,以河南巩义北窑湾唐代墓葬中的乐舞伎俑像为依据,中原与西域高度交融的服饰风格呼之欲出。如此装束而成为再现当时的一大亮点;考究的服饰与配饰相组合,河南博物院古乐陈列、展演模式之慎重与恢复传统文化的信心由此细节足以显现。

三、成绩

    自从1999年开始筹备,2000年3月份建团至今,华夏古乐团已正式演出了近3000场次,接待了多国领导人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观众,社会效益显著。本着对历史负责、对现实负责的态度,博物院曾数次邀请中央艺术研究院、武汉音乐学院、河南艺术研究院、河南省歌舞剧院及河南省内的音乐、考古界专家进行座谈,多次召开专家论证会进行论证,并定期邀请有关的专家对乐团人员进行音乐、文博、古文化知识的培训。专家在对乐团进行肯定与好评的同时,也提出了各自的意见与建议,对乐团的建设表示了共同的关注。及时总结的乐团在原有的基础上能够继续前进。2000年10月,古乐团进行了汇报演出,反响热烈。同年,本院“音乐文物的复原研究”一课题正式立项,在部门领导的直接指导下,对乐团得长远发展和科研项目的开发有了一个整体的规划。#p#分页标题#e#

    2001年5月1日,华夏古乐团《诗经》专场音乐会如期举行,根据工尺谱进行翻译并编配的曲目来自《诗经乐谱》,本次音乐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年10月1日,“华夏月明——中秋古乐欣赏会”的举行,使古乐团的业务能力又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2002年,在乐团全体同仁一起接待来自海内外大量游客的同时,凝结集体智慧的《华夏古乐》VCD(1)正式出版,并在省内获奖。同年乐团有关人员被武汉音乐学院邀请参加“中国音乐考古中心成立暨学科建设研讨会”,并在《中国文物报》上发表《华夏古乐的复原与研究》的文章。乐团内部的小型专题音乐会《高山流水待知音》、《秋月华章》、《山水情、华夏心》等也打破时空局限,对舞台形式和内容都进行了改创,将同一首标题形乐曲以不同地域、不同的乐器和不同的演奏方式呈现于观众面前,深受好评。

    2003年,应河南卫视《华豫之门》栏目的邀请,有关业务人员为其撰稿。并参与了有关古乐等六期节目的制作,力图将河南的部分音乐文物以活泼、轻松、趣味的形式介绍给更多的人,此栏目在本台89个栏目的改版竞标中,最后获得了总分第一的成绩。同年研究人员被邀参加武汉音乐学院“中国音乐考古中心成立1周年暨曾侯乙编钟出土25周年研讨会”,并递交《25年来曾侯乙墓出土乐器的音乐考古学研究》一文。

    2004年华夏古乐团参加河南电视台旅游系统文艺晚会《河南风、中原情》的演出,表演不俗,甚获口碑,其后晚会在省内和国内获奖。同时,凝结集体智慧的《华夏古乐》VCD(2)正式出版,作为内部的阶段性成果,它的问世,对乐团前期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以后的发展也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004年9月,有关负责人在2003年《列国古风》音乐会文案的基础上对乐曲进行了创意和策划,特邀中国音乐考古中心主任、中央艺术研究院博士、武汉音乐学院教授李幼平先生担纲演奏会的主持人,现场成功地将演奏会进行了录音和录像,并于2004年10月1日前将图像资料寄往比利时,如期参加在德国举行的欧洲音乐博览会。

本文标签

编钟

最新专题

更多相关

精彩专题

基本乐理通用教材 乐理知识大全

  乐器学习网(www.yueqixuexi.com)导读: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基本乐理的精品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阅读全文

李重光《基本乐理600问》

本篇李重光《基本乐理600问》专题,适合所有初学音乐的网友,在自学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本专题内容大多有所答疑。内容主要围绕...阅读全文

青年必知音乐知识手册

乐器学习网本篇带来侯书森主编的《青年必知音乐知识手册》,包括音乐美的旋律美的熏陶、中外音乐发展史、中外经典歌典欣赏、中外...阅读全文

黄虎威《简谱入门》

本专题乐器学习网带来黄虎威的《简谱入门》,该系列教程言简意赅、深入细致地讲述了简谱的音符、节拍、节奏、速度、音程、定调、...阅读全文

《视唱练耳》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本专题乐器学习网小编为广大音乐爱好者带来由郭萌黎主编的《视唱练耳--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内容共分三十二节课程...阅读全文

中小学音乐知识文库

乐器学习网本专题为广大音乐爱好者带来中小学音乐知识专题,适合所有初学音乐的网友,特别是对于自学乐理的朋友。该系列教程内容...阅读全文

关注热点

本站简介- 站内公告- 原创投稿-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举报入口
Copyright @ 2008-2018 乐器学习网 online services. Security support by yueqixuexi.com
举报信息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