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灵魂,是信息传递的催化剂。积极的情感因素不仅在益于认知因素的发展,其本身也是音乐教学的目标之一。李岚清副总理指出:音乐教育主要不是技术教育,而是情感教育。几年来,我们通过素质教育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初步构建了音乐“情感教学”模式。该模式以“明理,激情、导行”为指导思想,运用“以教材为依托、以实践为基础、以审美为核心、以思维为主线、以育人为目的”的教学策略,优选途径和方法,试图从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角度去审视音乐情感教学问题,以激活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的形象直观思维占主导地位。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特定的场景和情景,把抽象的音乐变成可闻可感的歌可泣的形象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1、借助形象,创设情境地,达到“以形悦目”。
形象是情感的载体,教师要抓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准确地捕捉音乐形象,激发美的情感。小学音乐教材中许多歌曲是表现儿童生活情趣或小动物的生动形象,具有形象性和趣味性。教师应根据乐曲的特点自制一些形象的教具,如头饰、卡片等等,这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孕育学生情感都有非常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歌曲《老鹰捉小鸡》、《春天里》和欣赏《龟兔赛跑》、《百鸟朝凤》等乐曲时,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进入教师所创设的课堂情境中,从而用心去感受与会体验音乐的情感。
又如指导学生欣赏《京调》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先让学生观看四大戏曲,通过对比,初步了解京剧特点,再结合录像引导学生了解京剧四大行当及各自的表演特点。为使学生加深印象,教师可用乐器实物演示京胡的高亢、二胡的吟哦、月琴的潺潺流水以及板、鼓、锣、镲等打击乐器的喧闹气氛,让同学们感受不同乐器所带来的音响效果,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大增,师生的情感也自然和谐地融合为一体。
2、借助语言,创设情境地,达到“以言赏心”。
课堂上用得最多且最容易交流感情的是语言。形象生动的语言是启动学生激情的添加剂,它可以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教师要从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作品内涵的情感和意境入手,让学生感受轻快、热烈、优美、悲伤等情绪,体会宽阔、浣、平缓、宁静等意境,使美妙的音乐伴随着教师抑扬顿挫、充满感情的富于表现力的讲解,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渴求新知的境地。“耳醉其音、心醉其情”,由此激发创造性想象。
技趣一体,体验情感
兴趣是调动学生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技能练习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技趣相生,从而达到“以悦助情、以趣激情”的目的。
如在学习音的高低与强弱等知识时,教师可采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声音,感受音响,感知声音的高低与强弱。教师先出示一个大钟和一个小钟,让学生分别聆听和模仿它们的声音,而后启发学生讨论:生活中哪些声音与它们相似?谁发的声音高?接着让一名学生敲击钢琴上的某个琴键来模仿大钟和小钟,让大家思考分别用哪一边的键敲击更形象;最后进行游戏活动。(如下)
第一步:教师弹琴,学生围成圆圈,根据音乐的高低强弱不同,让学生做出体态反应(高时人立正,低时人蹲下;强时大圆圈,弱时小圆圈)。
第二步:加大难度,让学生根据音乐时高双弱,时高双强、时低又强,时低又弱等变化做出体态反应。
第三步:聆听几首描绘不同形象的乐曲,引导学生用运用表现音乐形象。#p#分页标题#e#
通过这一连串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不同的声音造成的不同的心理体验,使他们自然而然地走进音乐,自己去探索,自己去领悟,原本枯燥乏味的乐理知识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并得到巩固。
示范导学,深情感
教师应抓住音乐的特点,善于从心理学和教育学提供的规律中发现,寻找和研究音乐教育的特殊原理和规律,采用体验感受式、直观感知式、兴趣诱发式、自然渗透式、启发讨论式、听唱比较式等教学方法,形成艺术的审美施教力。量,教师应把握好“情”以自己的情去牵动和激发学生的情。“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教师的神态、语言、动作、指挥、范唱都要传达情感的信息给学生以美感受和启发。
如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教师可利用CAI课件剪辑一段与乐曲内容相一致的影像让学生视听,同时,配以生动的语言把学生的思绪带到一个依山傍水、风景秀美的迷人意境之中;轻美的暮鼓送走了夕阳,悠扬的箫声迎来了一弯新月,柔风吹,江水荡,两岸山影叠翠,好一幅妩媚秀丽的诗画。使学生首先从视觉的听觉上产生美感,随后教师用琵琶演奏音乐主题。学生情趣盎然,并在这种融视、听艺术于一体的情境中获得美的陶冶,而且诗、词、画、音乐在这里完美地融为一体。动静结合,视听相辅,综合的美感,在声有色的教学使学生的情感产生了共鸣,真正达到音乐教学中“以言育情、以情传情、以情感情”的目的。
审美创造,表现情感
音乐教育以审美对象来激发人的审美情感,使受教育者通过赣的情感体验而获得心理的满足、情感的共鸣,使情操得到陶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在理解音乐内涵的基础上,进入角色意境中。有时可通过表演。或对主题哼唱、发展旋律,或为作品创编伴舞,或通过乐器的演奏,引导学生在音响流动的同时,在自己创造的音响中亲身体验与感受其形式美,内容美,进而在知识的应用、拓宽和延伸过程中延伸情感,达到创造美。
在欣赏二胡独奏曲《赛马》时,有位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内蒙古人民赛马的场景,了解二胡的音色及表现手段,分析完乐曲的表现形式和民族特色后,又带领学生随着音乐的起伏,以体态律动来表现乐曲的情感。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由地选择扮演角色,用优美的舞姿表现乐曲的情感,于是学生有的当演员、有的当牧民,有的当骑手……,完全陶醉在赛马盛会时的那种热闹而欢乐的场景中。伴随着活跃的想象、强烈的审美情感,使学生的感知过程和体验过程紧密结合、水乳交融,加深了他们对美的形象的认识和理解,这种审美认识、审美愉悦使学生的身心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学生精神得到充实,视野得到拓展,情感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