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声部民歌 民歌的—种结构形式。由两人或—组人同时唱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以二声部为多,民间称双音,双声、公母声等;少部分是三声和四声部。壮、布依、侗、仫佬、毛难、高山、畲、苗、瑶,傈僳、纳西、佤、景颇,彝、蒙、汉等民族,都有多声部民歌流传。多声部民歌绝大部分包括在上述各族的劳动号子类、歌曲类、风俗歌曲类和歌舞曲之中。属劳动号子类的多声部民歌,—般都产生于特定的劳动过程,由分工不同的劳动者集体歌唱。如东北汉族林区号子;四川汉族川江号子;广州汉族店员数蛋歌;台湾高山族除草歌和杵歌;云南景颇族舂米歌。属风俗类歌曲、歌舞曲的多声部民歌,—般都产生于特定的群歌群舞风俗活动,由参加者在活动过程中集体歌唱。如壮族双声;畲族双音;侗族大歌、拉路歌、哆吔、喉路、嘎悄;苗族赛咳;瑶族梧州歌、八都歌、老人调、青年调;高山族祭祀歌,酒歌、婚嫁歌;傈僳族莫广,优叶、摆时;毛难族欢、比;纳西族窝热热;佤族玩调;彝族海菜腔;蒙古族锡林郭勒盟的潮尔等。多声部民歌在实际生活中演唱时,有多种多样的歌唱组合方式,常见的有同声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男女二重唱、独唱与齐唱结合的二部合唱、同声双二重唱等。声部的结合形态,比较典型的有轮唱式的旋律结合;主旋律与其变化形态的结合;固定低音、持续音旋律与主旋律的结合;模仿旋律与基础旋律的结合,对位式的旋律结合等。和声具有民族特点。二声部民歌多使用密集的大二度、大小三度以及纯四、五度和声音程,某些歌曲甚至以大二度和声音程为主,尾句亦多使用大二度归合于主音的终止法,色彩特殊。三声部、四声部民歌的和声,亦具有二声部民歌的某些特点,第三声部和第四声部,或固定低音陪衬,或重复变唱另外两声部中的某—声部,偶尔形成和弦式的声部结合。曲式结构亦多样,有单乐句结构、上下句结构、多段落结构、套歌(组歌)结构等。多声部民歌的产生和流传,同各民族社会中的群体活动方式有密切关系。集体劳动中歌手的分工协作,集体歌舞中歌手的职能分化(主、从、领,和等),是滋生多声部因素并进而形成多声部民歌的重要社会基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我国各民族多声部民歌逐渐受到专业音乐工作者的注意和重视,在广泛收集和研究的基础上,典型的和有代表性的曲目,多被音乐院校选为教材。其具有民族风格的艺术表现手法,亦被专业创作者所借鉴。1958年8月,贵州省文联首次编辑出版了多声部民歌集《侗族大歌》。1982年4月,在广西南宁首次召开了“全国部分省(区)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