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伬唱 曲艺的—种。又称伬艺。伬,方言字,音ché。流行于福建省福州语系地区。清代初叶,已有专业的“伬馆”。清代咸丰(公元1851 —1861年)年间,浙、皖、赣等地灾民入闽,带来江淮民歌和“莲花落”,组织“校场沿仅唱”。辛亥革命后,又出现满族八旗子弟以京腔和东北民歌小调等下海演唱“哆嗦伬”。现在的伬唱是由本地艺人演唱的“平讲仅”和上述“校场沿伬唱”、“哆嗦伬”融合衍变而成。
传统的伬唱以唱为主,有独、双、群、戏四种形式。独,为—人自拉二胡(或椰胡)自唱。双,为女演员奏扬琴(或二胡、双星)边奏边唱,另—男演员以板胡(或京胡、椰胡)伴奏。群,是群唱,由四人组成的称“半堂仅”,八人组成的称“全堂很”。戏,是由女演员组成的女班,既可坐唱,又能演小戏。近年,为敷演故事人物情节,又增加表白、表唱的手段,形成了唱、说、演、舞综合性的伬唱艺术形式。伬唱的曲调与闽剧音乐基本相同,分“江湖”、“逗腔”、“洋歌”(亦作“飏歌” )三大类;另吸收当地民歌曲调,如[采莲鼓]、[十二月花](见谱例)、[贺年歌]等。
传统曲目属“江湖”类的有《小方卿唱道情》、《金龟毋出路》等,唱词语言生动,唱腔粗犷,激昂有力。属“逗腔”类的有《紫玉钗》、《灵芝草》等,唱词典雅,道白优美,唱腔情调多悲凉凄楚,悱恻缠绵。属“洋歌”类的有《灶君报》、《和尚讨亲》等民间传说故事,情节诙谐,唱词通俗,唱腔生动活泼。现代题材曲目有《红围裙》、《三打铜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