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鼓 u曲艺的一种。也叫犁桦大鼓、梨花大鼓。清末刘鹦《老残游记》说它:本是山东乡下土调,用一面鼓,两片梨花简,名叫梨花大鼓。”老蚕的《说大鼓》中说:“大鼓以梨花为最早。梨花本名犁桦片,乃农具之碎片也。此片后用铁工专制,渐失本源。”发源于鲁西北农村,系由农歌发展而成。开始为业余演唱,后为艺人传习,立门户于明末清初,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清末以前,主要活跃于乡间,以说中篇书为主。其后,进人城市者,多唱段儿书。郭大妮首先唱响于临清。《老残游记》中也记述了当时王小玉姊妹(即白妞、黑妞)说书的盛况。一时人材辈出,不仅传遍本省城乡,而且远及全国许多大城市,可谓盛极一时。1920年前后,渐呈衰微。山东大鼓有北口、南口两大艺术流派。北口即“老牛大捽(zuó)缀调”,曲调浑厚朴实,保留农歌色彩较多,因其演唱讲究“一字落地砸个坑”,咬字有力如同老牛捽缰,故有此名。语言生动,富幽默感,流行于鲁北、冀南一带。代表性演员有郭双全(老占)、何老凤(凤仪)等。其中何老凤最为突出,向有“北有马三峰(西河大鼓艺人),南有何老凤”之说。南口即“梨花调”,艺人多,流传广,久巳活跃于山东农村。代表性演员有范其凤、张兴隆、张兴立等。曲调刚健明快,多演唱“实口把棍儿”(实口实词的中篇书目)。进人城市的主要是女演员,其唱腔婉转华丽,长于抒情。白妞、黑妞昔日轰动济南;谢大玉为“四大玉”(另为李大玉、赵大玉、孙大玉)之魁首,为王小玉姊妹的优秀后继者。后有杜大桂,擅演《红楼梦》唱段,人称“杜派”;另有鹿巧玲等后起之秀。表演形式为一人自击矮脚鼓、敲犁铧片演唱,亦有男女二人对口演唱者。主要伴奏乐器为三弦,近年演出加上四胡。传统中篇书目有《三全镇》、《金锁阵》、《瓦岗寨》、《王奇卖豆腐》等二十余部。段儿书有《黑驴段》、《王二姐摔镜架》、《草船借箭》等一百余段。唱词以七字句、十字句为主。唱腔为上下句结构的板腔体,腔调有慢板(见谱例:《草船借箭》)、二行板、平句、落腔、花腔、煞板等。有的节目如《黑驴段》、《王二姐思夫》等插用牌子。v唢呐曲。源于山东大鼓的伴奏曲调。乐曲以吐音技法模拟三弦弹奏,俗称“弹音”或“三弦音”,富有鲜明的节奏,增添活跃的气氛。此曲曾录制唱片(人民53366—1 、中国53366 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