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腔 戏曲声腔、剧种。原称昆山腔,简称昆腔,又称昆曲或昆剧。最初是昆山(今属江苏省)一带民间流行的南戏清唱腔调。元代至正(公元1341—1368年)间的顾坚,即以擅唱此调得名。明初已有昆山腔之称。嘉靖、隆庆(公元1522—1572年)年间,流寓太仓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以昆山腔为基础,吸收弋阳、海盐诸腔的音乐和北曲唱法,与过云适、张梅谷、谢林泉、张野塘等人共同研究,改创了新的昆腔。伴奏乐器兼用笛、管(箫)、笙、琵琶、鼓板及锣等。改革后的昆腔,宛转细腻,擅长抒情,有水磨调之称。成为集南北曲大成的“时曲”。传奇作家梁辰鱼得到魏良辅的合作,用改革后的昆腔创作传奇《洗纱记》,推动了昆腔的传播。万历(公元1573—1620年)以来,昆腔很快扩展到江苏、浙江各处。后由士大夫带入北京,成为玉熙宫大戏之一(见明代沈德符《野获编》补遗卷一)。昆腔在舞台艺术上继承发展了宋、元以来的古典戏曲遗产,创造了完整的表演体系。昆腔剧本文学性强,音乐与表演艺术传统丰富,数百年来对许多地方剧种有广泛深厚的影响。有的和当地语言、音乐结合,成为地方化的昆腔,如北方的北昆、京昆;南方的苏昆、湘昆、川昆、永(嘉)昆、宁(波)昆等,形成昆山腔声腔系统。清代后期,地方戏曲蓬勃发展,而昆腔却由于剧本的内容和形式脱离群众,艺术上趋于僵化,逐渐走向衰落。但在京剧、川剧、湘剧、赣剧、婆剧、晋剧等剧种中,仍保存若干昆腔剧目和较多的曲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恢复南昆、北昆、湘昆、永昆、宁昆等专业演出单位,有计划地培养新人,进行艺术改革,使昆腔获得新的生命。经常演出的传统剧目有:《游园·惊梦》、《思凡》、《山门》、《夜奔》、《水斗·断桥》、《痴梦》、《醉写》、《刀会》等单折。整理改编的有:《十五贯》、《墙头马上》。新编历史剧有:《文成公主》、《蔡文姬》、《李慧娘》。现代剧有《红霞》等。#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