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剧 戏曲剧种。1957年成立的安徽省徽剧团,对濒于失传的今青阳腔和徽调进行挖掘和抢救,合并定名为徽剧。唱腔包括高腔(青阳腔和徽州腔)、徽调(昆弋腔、四平、吹腔、拨子、二黄、西皮)、徽昆和花腔小调四部分,以青阳腔和徽调为主。
(1)青阳腔:又称池州腔。系浙江的余姚腔和江西的弋阳腔于明嘉靖(公元1522—1566年)时相继传入安徽青阳(旧属池州府)后,同当地的民间曲调汇合而成。发展了弋阳腔的滚调,剧词浅显易懂,感情的表现更为畅达,故流传甚广。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与徽州腔(即四平腔)一起被称为“天下时尚徽池雅调”,风靡长江南北。因徽池雅调里的青阳腔影响较大,故青阳腔常作为徽池雅调的代称,并包括徽州腔。青阳腔为曲牌体音乐,常用的曲牌有:[驻云飞]、[浪淘沙]、[出队子]、[凤入松]、[味淡歌]、[皂罗袍]、[步步娇]、[山坡羊]、[红钠袄]、[香罗带]、[沽美酒]、[桂枝香]、[锁南枝]等。保持了弋阳腔用锣鼓伴奏和人声帮腔的特点。但后期的徽州腔,因受昆曲影响,一部分开始取消人声帮腔,用笛伴奏,如现在的徽剧《借靴》即如此。除目连戏外,青阳腔的代表剧目有《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琵琶记》、《玉簪记》、《彩楼记》等。经安徽省徽剧团的整理加工,在《白兔记》、《贵妃醉酒》、《双下山》等青阳腔剧目里,既保存和发展了人声帮腔形式,又加进丝竹乐器伴奏,更富于表现力,并已制成唱片。
(2)徽调:或称二黄调。大约在明代天启、崇祯年间(公元1621—1644年)徽州腔(即四平腔)与青阳腔受昆曲影响,在徽州一带形成昆弋腔(又称草昆、咙咚调、乱弹尖等), 仍保持徽州腔、青阳腔和昆腔的曲牌形式。唱腔主要继承徽州腔和青阳腔,也吸收昆曲的成分,并效法昆曲讲究严格的工尺、板眼,用笛伴奏,去掉人声帮腔。明末清初时(公元1644年前后)昆弋腔在拟阳、石牌、安庆(今均属安徽省)一带与南来的西秦腔互相吸收融合,相继产生了徽调的主要腔调吹脍(又称芦花、安庆调等)、四平(又称二黄平、小二黄)、拨子(又称二梆子、高扭子)和二黄。吹腔和四平主要继承了昆弋腔曲调优美活泼的特点;拨子主要继承了西秦腔曲调高亢激越的特点。徽班艺人常用“吹、拨合目”(即在一出大戏里同时采用吹腔、拨子两种腔调)的办法,在当时被称为极阳腔、石牌腔或安庆梆子。接着在四平、吹腔、拨子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二黄。二黄承袭了拨子的一套板式结构,曲调则由四平和拨子融合而成。徽班后来又吸收了汉调的西皮,兼演昆曲、小调戏及个别高腔剧目。代表剧目如昆弋腔的《昭君出塞》,四平的《雪拥蓝关》,吹腔的《百花赠剑》拨子的《淤泥河》,吹、拨合目的《水淹七军》,老二黄的《龙虎斗》,二黄的《二度梅》,反二黄的《宇宙锋》,西皮的《九件衣》,皮、黄合目的《下南唐》,徽昆的《八达岭》,小调戏的《闹花灯》,高腔的《借靴》等。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以后,四大徽班相继在北京演出。道光、咸丰年间(公元#p#分页标题#e#1821—1861年), 在北京与汉调等合流,逐渐演变为京剧。安徽当地的徽班反渐趋衰落。
昆弋腔为曲牌体音乐。吹腔和四平则是曲牌体向板腔体过渡的形式,具有简单的板式结构,在个别地方,还保存曲牌名称。拨子、二黄和西皮都属板腔体,有较完整的一套板式结构。唱词除回龙、叠板外,均为七字句或十字句,工整对称,通俗易懂。昆弋腔、吹腔、四平均以笛或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拨子的伴奏乐器,早期以火不思等弹拨乐器为主,后改用笛子或唢呐,又改用徽胡(定弦为do 、sol)。二黄早期用笛子或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后改用徽胡(定弦为sol、re)。西皮的主要伴奏乐器为徽胡(定弦为la 、mi )。徽胡用拉短弓配以滑揉指法形成自己的风格。打击乐音色较低沉、浑厚。在组合上多用大锣、大鼓,常用大钹、大鼓的闷击,造成独特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