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戏 戏曲剧种。流行于福建省晋江专区、龙溪专区、厦门市和台湾省的闽南语系地区。历史悠久,是宋、元南戏的一个支派。有大、小梨园之分。大梨园又有上路和下南两个流派。三种艺术流派都有自己的“十八棚头”(即十八个主要剧目)和艺术风格特色。上路较多地保留了宋、元南戏剧目和形式特点,如《王魁》、《赵贞女》、《朱文走鬼》等,内容以表现古代妇女的不幸遭遇居多,表演风格较为古朴。下南剧目多为明代传奇,如《苏秦》、《刘大本》、《郑元和》等,内容以讽刺和暴露封建社会人情冷暖居多,也有部分公服戏(袍带戏)。表演风格明快、利落。小梨园又称七子班,剧目多属男女爱情与悲欢离合题材,如《陈三五娘》、《吕蒙正》、《朱弃》等,载歌载舞,典雅精美。
唱腔为曲牌体,以福建南曲中的“曲”为主要唱腔,来源于各种古老乐曲(如大曲、佛曲),并吸收部分民歌小调以及其它戏曲腔调(如昆腔、弋阳腔)。为适应戏剧情节与表演动作的需要,常以变换节拍、节奏、改变曲调、改变曲牌结构、插入说白及丝弦曲牌等手法将南曲唱腔加以处理运用。在长期发展中,各流派按剧目内容、人物性格及性别的不同,各有其专用曲牌,唱腔也各具风格。“上路”唱腔较为刚劲、淳朴,如《王魁》(见谱例一); 下南唱腔较为明快、粗犷,如《郑元和》(见谱例二);小梨园唱腔较为优美、缠绵,如《陈三五娘》(见谱例三)。
各行当均用本嗓,质朴自然,而在音色上有所区分。对气息的运用和吐字收音非常讲究。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和帮腔等。其中,帮腔又有和声(或称“赞声”,为加强情绪,代替演员齐唱曲牌中某些句子)、回声(帮唱曲牌中的重句,或与演员对答)及琏尾(为陪衬演员表演动作,增强气氛,刻划人物,帮唱曲牌末附有“唠#p#分页标题#e#嗹哩”, “弄嗹柳”等虚词的腔调)等几种形式。
丝弦曲牌有两百余首,大部分取自本地区民间器乐十音(参见闽南十音),称为“北谱”;也有小部分摘自福建南曲中的“谱”或“指”的某节、某段,称为“南谱”。吹打曲牌约有一百余首,多用于公服戏,曲调则多取自本地区的气笼吹和十音等。锣鼓经称鼓帮,有“七子八婿”之称。主要为七帮”锣仔鼓,及八帮马锣鼓,以及其它四十九种变化形式。鼓的打法独具特点,演奏时,司鼓以左脚跟压住鼓面,作不同位置的移动和力度的控制,配合鼓糙的轻重、松紧、疾徐,以及敲击鼓心、鼓边、鼓角的不同部位,发出不同音高不同音色的音响,用以衬托唱腔和表演的不同感情和气氛。丝竹乐器主要有大小唢呐、笛子、洞箫、琵琶、三弦、二弦等。打击乐器以南鼓(其打法独具特点)、小锣、拍板为主,有马锣、空锣、本锣、铜钲、南钹、南锉锣,以及响盏、小叫、双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