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剧 戏曲剧种。与桂剧、粤剧同源,剧目、表演、唱腔和音乐,都有共同之处。始于清道光、咸丰年间(约公元1821—1861年)。最初在广西的武鸣、宾阳县一带农村演出,称为宾阳班或本地班。祁剧艺人王洪官、文福彩等到广西传艺后,先后组成“金新凤”、“寿新凤”、“三合凤”、“乐尧天”等“四大名班”,传播到广西西部、南部、左江、右江和广东的钦州、廉江一带。抗日战争期间,又传入云南东南部,贵州西南部。唱腔属板腔体。唱念用邕州(今南宁市)官话,属于湘、桂语系。唱腔分为两部分。
(l)基本唱腔:以南路(二黄)、北路(西皮)为主。南路定弦为sol、re ,阴调(反二黄)定弦为do 、sol;北路定弦为la 、mi。南路的曲调流畅平和,节奏稳定,速度较缓慢,适于表现悲伤、抒情或感叹的情绪。北路音乐刚健有力,旋律跳动较大,节奏形式也较多样,适于表现慷慨激昂或欢悦的情绪。各行当的专用唱腔有:高腔(又称霸喉、霸腔), 是武生和花面等行当的专用腔;平腔(又称平喉),是小生、须生等行当的专用腔(见谱例:北路《三官堂》中平腔平板)。
低腔(又称子喉),是青衣、花旦和一般旦行的专用腔。旋律和落音都不同。高腔的上句落音为sol,下句落音为do。平腔的上句落音为re ,下句落音为do 。低腔的上句落音为do,下句落音为sol。煞板和弋板生旦相同。南路的生腔和旦腔差别不大,下句落音也相同。基本唱腔的板类有平板、二流等。平板也称“慢板”、“慢皮”,一板三眼,板起板落,上下句(各六小节)反复,速度稍慢,常用于叙事、抒情、写景或自思自想。快平板(即快三眼)多用于激烈地辩驳。阴调(反二黄)平板,只有慢三眼,曲调委婉缠绵,多表现悲哀伤感,或在祈祷时用。南路平板中还有“回龙腔”、“密板”, 以及在平板基础上发展的“教子腔”、“告状腔”等。二流:分为慢、快两种。慢二流为一板一眼,旋律进行流畅,曲词结合紧密。南路二流为板起板落,每分句都有过门和锣鼓,另有“紧打慢唱”等。北路二流为眼起板落,上下句均无过门,多用于陈述或对唱。快二流即流水板,闪板起、板落。常用于剧情紧张或激烈辩论时。还有在北路二流的基础上发展的“短头二流”、“穆瓜腔”、“卖子腔”等。另有首板(亦称“导板”)、散板、哭板、弋板(一板三眼,仅南路有,类似京剧的四平调)、吊板(有板无眼,仅北路有,行腔时不用伴奏,仅句后奏过门,常用于写景、抒情和对唱)、煞板(三眼板,为下一句,多用于全剧结尾)等。
(2)杂腔小调:均属于辅助腔调,如安庆调、七句半、昆腔和乱弹等。除乱弹外都属吹腔。琶剧小调有“一匹绸”、“叹郎归”、“海棠花”、“到春来”等六十余首,流行于桂西、桂南一带。曲牌分为吹打和丝弦曲牌两种,有#p#分页标题#e#[清水令]、[风人松]、[点绛唇]、[梳妆台]、[一锭金]和[八板头]等一百二十余首。锣鼓分为唱工锣鼓、做工锣鼓和曲牌锣鼓,有“地锦”、“冲头”、“排朝”、“开边”、“四击头”等六十余首。文场主要有二弦(形状似京胡,较为粗大,发音嘹亮高亢)、二胡、月琴、三弦、唢呐、笛子等。武场有板、板鼓、小锣、大小钹、文武锣等。传统剧目有《杨八姐搬兵》、《北天门》、《三进士》等。现代戏有《三里湾》、《虎穴擒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