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剧 戏曲剧种。流行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盈江、潞西、瑞丽、梁河、陇川等傣族地区。由傣族民歌对唱和歌舞发展而成,有—百多年历史。初期为歌舞形式的小演唱。十九世纪末,吸收汉族花灯、京剧、滇剧的音乐、表演、化妆等艺术经验,开始编演人物众多,剧情复杂的大戏,音乐也有新的发展,产生了“戏调”。1910年前后,漆剧曾出现拥有三十多名男女演员的剧团,演过许多佛经故事和民间传说改编的剧目,翻译移植不少汉族戏曲剧目。共中有直接反映傣族人民生活和风俗习尚的小戏和歌舞,如《布屯胎》(意为“犁田的人”)、《十二马》等;有根据傣族民间传说或民间叙事诗改编的《千瓣莲花》、《岩佐弄》、《娥并与桑洛》、《思南王》、《阿暖海东》等;有移植汉族的如《三国》、《水浒》、《西游》、《白蛇传》等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创作许多反映现实生活的剧目。傣剧原只有歌唱,后才加用道白。唱词大都为长短自由的上下句,用韵较严格,因傣语有六种声调,唱词须注意声调的抑扬。唱腔柔曼优美,节奏鲜明,又吸收傣族宗教叙事歌曲的宣叙性,逐步衍变成傣剧的基本腔调,即艺人所称“戏调”。戏调随人物和剧情变化,有慢、快、紧、散等不同板式;有微调式和羽调式两种:前者为委宛动听的女腔。如《婚期》中的女腔,歌词译意为“—束鲜花香满村,年到二九正青春。”(见谱例—)后者为质朴生动的男腔。如《岩佐弄》中的男腔,歌词译意为“白发苍苍年迈人,逍遥自由住林中,早晚同乡亲们欢乐在—起,年纪虽老心高兴。”(见谱例二)唱腔有谱例二小生腔、老生腔、净腔和女角悲腔,在节奏、速度和曲调的变化上均有不同。此外,傣剧唱腔还吸收了各种民族小调、傣族山歌、歌舞曲、叙事歌等。如集体歌舞的《十二马调》;节奏徐缓,曲调哀伤的《喊李》;青年男女谈爱时对唱的《喊笓》、《喊蹩》;以及具有明朗抒情特点的《潞西城子调》、《坝子调》和《瑞丽山歌》等。傣剧传统唱腔系徒歌形式,同台演员无统—的调高。五十年代试用丝竹乐器伴奏,并增加了各种过门。乐队多以二胡为领奏乐器,以傣族民间乐器葫芦丝、(上双王下丁)等为色彩性乐器。还有板胡、中胡、低胡、月琴、三弦、木叶、笛等。近年专业剧团也有用中西乐器混合编制的。打击乐器有#p#分页标题#e#铓锣、大锣、钹、象脚鼓、堂鼓、板鼓、双皮鼓等。或以铓锣、象脚鼓和大钹为—组,作为集体舞蹈场面的伴奏;或以铓锣、象脚鼓、大钹、大锣、堂鼓和汪锣(即滇剧中的咚字锣)为—组,用于开幕前、幕间或烘托较强烈的气氛;或以小铓、小钹为—组,用以伴奏活泼轻快的表演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