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花鼓戏 戏曲剧种。原名花鼓戏,曾名楚剧。为与风阳花鼓、淮北花鼓等花鼓戏相区分,1953年定名为皖南花鼓戏。主要流行于皖南的宣城、郎溪、广德、宁国以及与皖南交界的江苏、浙江部分地区。十九世纪中期,湖北移民将家乡的花鼓戏(由歌舞发展起来的地方小戏),河南移民将家乡的地灯子(民间歌舞)带来作为年节娱乐节目。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涂老五、李桂庭等花鼓戏艺人从湖北英山到宁国等地,时演时辍。到十九世纪末,皖南花鼓戏正式建立了职业班社。如1895年宣城的合兴社和宁国的兰老五、杜老么的班社等相继建立。逐渐使原由湖北、河南传来的花鼓戏与地灯子结合起来。在艺术上受徽戏、京戏、皖南民歌以及稍后的黄梅戏、越剧等剧种的影响较大。演出剧目:大戏有《磨房记》,《阴阳错》、《珍珠塔》、《平顶山》等约四十出;小戏有《绣荷包》、《打瓜园》、《点大表》等约九十出。内容多为反映农村生活、民间传说、爱情故事等。语言朴实生动,小戏最有代表性。它的音乐,原来唱腔的伴奏只有锣鼓和帮腔。打击乐器由—人操作,名为打五件(鼓、板、大锣、小锣、钹)。1949年后,音乐的发展非常迅速,增加了丝竹乐器,舞台艺术渐臻完整。唱腔以板腔体的淘腔、悲腔、四平调、北牛子(又名侉腔,意为由北方传来)为主,另有单哭介、双哭介和叹板等作为补充与转换乐句。以上各种板腔多在正本戏中使用。淘腔使用最多。淘腔与北牛子均有慢板、连板、对板、快数板、慢数板、起板、落板等。其次是来自民间歌舞的花腔,如采茶、绣荷包、闹五更,点大麦等约四十余种,健康朴实,流畅优美,民歌色彩很浓。这些唱腔的大部分是两小戏、三小戏时期的专用腔调,每出戏由—至数首组成,性质与黄梅戏基本相同。打击乐有自己的几个锣鼓点、如东庄、滚七捶、走捶等约十个,也吸收些徽戏、京戏的—些锣鼓点。著名演员有蔡义莲、胡兰亭、锺汉臣和青年演员徐建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