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调 戏曲剧种。也叫平调。又因其击节用大型梆子,俗称大梆戏或大油梆。流行于豫北、冀南、鲁西及皖北等地区。它是河南省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其历史,早自明弘治十—年(1498),迄清顺治己亥年(1659),至民国五年(1916),在河南的碑记中均有记载。由于流布地域的不同,形成了东路平、西路平、河东平三种不同艺术风格的流派。大平调的唱腔音乐属板腔体。唱腔由头板、二板、三板等三大类组成。头板为—板三眼,起于中眼,落于板,速度较慢。由十字句或七字句的若干上下句构成—段。曲凋婉转,优美动听。善于抒情和叙事。二板为—板—眼,起腔多在眼上,唱词多为七字句组成,行腔长短视剧情需要,变化颇多。三板为散板,节奏自由,适于表现悲痛、激动的感情。此外,各板类还派生出许多板式,如:头板三搭腔、拐头钉、二混头;二板类的粘带语、倒三梆;三板类的栽板、滚白,大起板等。大平调的伴奏乐器文场以大弦(即木制八角月琴)为主,辅以二弦(即短杆木制胡琴)、三弦、大梆(以枣木制成。长66厘米,直径约10厘米,中间挖空约10厘米音碗)。大号(俗称尖子号、长尖。武场乐器除—般剧种使用的锣鼓和手镲外,另有大铙和大镲(俗称四火扇,直径各为—尺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增加了几种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传统剧目有六百二十余本,如《战洛阳》,《走马荐诸葛》、《三传令》、《铡赵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