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相国寺音乐 河南大相国寺的佛教音乐。大相国寺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闹市区。始建于北齐文宣帝天宝六年(555)。规模宏大,包括本寺.律院和禅院共六十五所,是游方和尚柄居之处.也是中外佛教和文化交流的中心之—,北宋时期号称皇家寺院。其音乐自唐代以来即盛行于世,在《梦溪笔谈》、《宛陵集》、《东京梦华录》等典籍中多有记述。大相国寺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声乐用于日常佛事仪轨及佛教盛典中梵呗偈赞的演唱,乐曲主要有四大祝延、香赞类、清举类、十大韵、十供养总赞及其它赞等六类,其中包括—部分古代词曲音乐,如《浪淘沙》、《凉州词》、《望江南》、《关山月》等;器乐部分用于庆祝佛教盛典向佛献乐及为世俗做法会,在演奏的间隙往往杂以舞蹈、武术和杂技。寺内设有专职乐僧三十余人,在盛典时还常邀请数日里以外的著名乐僧共同演奏。所使用乐器及分类见右上表。
相国寺第二十八代和尚释安伦、释安修保存有其师释润生的手抄密谱,该谱是与宋代俗字谱相近似的固定音位工尺谱,共载声乐、器乐及打击乐曲二百五十四首。在管弦乐谱中只记录管子(主奏乐器)的骨干音,再用“哼哈”唱法念出其他旋律音,打击乐用“嚓通嚓”的状声字记录,另有佛教传统打击乐谱。该乐谱与洛阳管子、广福寺音乐、八音会、密县吹歌所用乐谱大同小异。相国寺音乐可视为中州佛教音乐的集中代表。器乐演奏中常用古代旋宫转调的方法,以大六调为主,再向上、向下五度连续扩展得到五调(参见大相国寺音乐五调)。乐曲风格多典雅、静谧,速度极慢,用以表现对佛献乐时的虔诚心情;为世俗做法会时投合群众的爱好,其情绪较明亮欢快,和前者颇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