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艺术教育的不断发展,电子琴以其丰富的音色和节奏变化,生动的表现力,成为越来越多孩子课余时兴趣爱好的选择,给我们的音乐普及教育带来了许多方便。学习电子琴不仅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陶冶性情,还能充分开发学生的大脑,训练眼、脑、手的相互配合,调动左右脑同时工作,从而开发智力。但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能把电子琴学习坚持下去,真正成为自己课余闲暇时兴趣爱好所在的孩子越来越少,更多的是从一开始的兴趣强烈,入门不久便由于不愿练琴而逐渐兴趣索然,最终放弃学习。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发生兴趣。”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电子琴的学习中,只有保持良好的兴趣,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感觉到弹琴是开心和愉悦的,是一件快乐并享受的事情,而不是被逼无奈而学的。事实上,很多孩子一开始都是对电子琴怀有浓厚兴趣的。他们在最初接触电子琴的时候,看到它独特的外形,听见它奏出美妙的音乐,很容易对其产生一种按捺不住的好奇感,以至会迫不及待地想要学习这门乐器。但是这种“兴趣”十分的脆弱。随着时间的学习,有些孩子会害怕弹琴了,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害怕弹琴呢?其实,很多时候会因为教师在教学时不重视兴趣的培养,过分的要求专业化,把技能技巧练习看成电子琴教学的唯一内容,让学生学习很被动。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了美的享受,没有了愉悦心情,更谈不到成功的体验,从而导致不愿意学琴,怕练琴。由此可见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对电子琴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能使学生在长期的电子琴学习和枯燥乏味的练琴中找到平衡,做到持之以恒,把学习的“琴趣”与“兴趣”良好的结合在一起,通过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在此谈一些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在对教材的选择上要下一番功夫,能针对少年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有所针对和取舍。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多选择一些孩子们耳熟能详又不乏童趣的小乐曲,如《小星星》,《摇篮曲》《小鸭子》等等,在孩子们掌握了弹奏方法练习熟练后,配合上歌词“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让学生体会这种边弹边唱的乐趣。或者孩子弹,家长和小伙伴来唱,感受配合与互动,让课堂课外的电子琴弹奏都能生动活泼起来,也能更好的训练孩子们的手脑眼口的协调性。其次,在教学中适当运用一些插图、幻灯片等,刺激学生的感官,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乐曲,调动起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丰收之歌》时,幻灯片中闪现着一望无边的金色麦田,枝头累累的硕果,载歌载舞的人群,让学生们跟着欢快的乐曲,配合着歌词“田野上庄稼都已收割完毕,大麦小麦收进仓库干草堆成堆。果园里甜美的水果已摘完,背起筐儿欢欢喜喜回家庆丰年……”自由地跳起舞蹈,带着学生们在“玩”中理解和学习乐曲,充分体会学习电子琴的“琴趣”,大大激发学习的兴趣。
其次要做到的是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学生天生乐感就好,接受能力强,还有的孩子思维敏捷,反应快,老师一讲就懂,一学就会,但不够踏实。对这类学生就要在课堂内狠抓质量,鼓励他们上台表演,让同伴们对他作出评价。
有些孩子反应不够灵敏,接受较慢,属于“慢热”型,但能刻苦努力。对这类孩子,教师要理解和体谅他们在第一时间上的“慢”.不能着急,应在课间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其消化、思索和反馈,为他们制定一些基本练习的内容,使他们在训练内容相似的练习中熟悉新的教学内容。同时可选择一些能被他们接受和理解的乐曲,循序渐进地把进度提上去,使其在弹琴技术上和音乐表现能力上有新的突破。布置作业要做到有针对性,给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这样,长期下来,孩子们对练琴的兴趣就更浓了。
此外,电子琴与传统键盘乐器钢琴、手风琴、风琴相比,它具有包融各音乐历史风格和多民族音乐风格的节奏类型,丰富多彩、变化奇妙的包罗大自然音色和人类对宇宙世界富于想象的梦幻音色,以及单人就可演奏出的、极具魅力的、乐队音响效果般的音乐等突出特点,它的音乐表现手段更丰富,音乐表现力更强。然而,电子琴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不能成为一种万能的乐器,它也像任何一种其它乐器一样,不可避免地同时具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电子琴是一种不可能将其内容(这种内容包含音乐元素和功能设置等诸多方面)完全固化的乐器,它紧随电子技术和音乐风格的发展而更新,所以它本质上不可能产生对任何品种的电子琴都普遍适用的乐谱,所以,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成为电子琴演奏的生命。故而,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电子琴教学中的一项根本性的目的。电子琴应该让我们听到国际化的音乐语汇,感受到流行文化跳动的脉搏,使我们能够获取丰富的知识和无穷的乐趣。综上所述,无论是学习音乐知识还是进行音乐作品的学习与演奏,进行社会实践与交流都证明:电子琴是提高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理想工具。音乐是美好的艺术形式,让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法的努力,把音乐变成五彩的云霞,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由衷的喜爱音乐,让学生真正的听懂音乐,享受音乐,使学生终身接受音乐的熏陶,终身热爱音乐。
如此,学生的“兴趣”和“琴趣”是分不开的,教师只有充分发展和保持学生的“兴趣”才能提高学生弹琴的“琴趣”。我们一定要遵循愉快教学的原则和科学的育人方法,减少学生学琴的心理负担,轻装上阵,为培养一代高素质人才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