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2日是赫尔曼·黑塞(1877—1962)诞辰130周年纪念日。
赫尔曼·黑塞(以下简称黑塞)是德裔瑞士作家,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欧洲学术界,学者们公认他是德国文化史、文学史上仅次于歌德、海涅,而和托马斯·曼并列的文学大师,有“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位骑士”之称。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的“百年典藏”丛书中,黑塞是小说、诗歌、散文都有作品入选的极少数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卡门青德》、《荒原狼》、《玻璃球游戏》等。他的作品已被翻译成742种文字,总印数3亿册以上。
从青年时代开始接触被译成德文的中国古代经典开始,黑塞就开始热爱中国文化,一直到他的晚年,持续达60年之久。作为一个西方人,这是很罕见的例子。
1904年,黑塞刚结婚,就在他的书房中设了一个“中国角”,专门收藏和中国有关的图书,他称之为“美丽、和平、幸福的角落”。1907年,他写下了第一篇评论中国的文字《论〈中国的笛子〉》,评论被译成德文的中国抒情诗集《中国的笛子》。在文章中,他对李白的诗给予极高的评价:“李太白用他的诗句形成了顶峰,一位忧郁的豪饮者和爱心大使,诗歌表面光彩夺目,内里却充盈着无法安慰的悲哀。”可以看出他对异国诗人作品和心灵的准确把握。随着对中国古代经典的充分阅读,黑塞深深地为中国圣贤的智慧所吸引,他最推崇的有《老子》、《论语》、《礼记》、《孟子》、《吕氏春秋》等。他认为“它们的叙述都与西方的慷慨激昂相反,都惊人地简单质朴,都接近普通人和日常生活”。黑塞在作品中大量吸收、融合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创造了阴阳互化的“双极性”手法,极具抒情性、感染力的文字风格,在东方和西方、不同民族和意识形态的读者中都产生了巨大而持久的影响。对于中国文化对他的滋养,他一直怀着感恩的心情,他在1945年时曾这样说过:“我绝未料想到,竟有如此奇妙的中国文学,如此特殊的中国人和中国精神,使我从30岁以后不仅热爱和尊重,而且还越出界限,让中国成为了第二故乡和精神避难所。”
让人颇为感慨的是,对于黑塞这样一位世界文学大师,热爱中国和中国文化的西方作家,国内对其作品的翻译和研究却很少、很简单。在黑塞130周年诞辰到来之际,我们总算看到了张佩芬先生的《黑塞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应该说这是我国学者研究黑塞的第一部专著,此前我国只出版过华裔德籍学者夏瑞春的《黑塞和中国》。在这部著作中,作者第一次向中国读者详细介绍了黑塞的生平和创作。
本书还收录了世界各地黑塞研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譬如,1914年11月,罗曼·罗兰在读到黑塞第一篇反战文章《啊,朋友,换个调子吧》后,立即表示声援,认为自己结识了“他们民族最优秀的人物之一”,黑塞在用笔拯救“欧洲的未来”;纪德评价黑塞时说:“黑塞具有一切我认为最珍贵的艺术特质:把优美性和深刻性,艺术规则和创造性如此罕见地巧妙地联结在一起。”
以德国文学、文化而言,不能几十年来老是歌德、海涅,康德、黑格尔,莫扎特、贝多芬,研究对象应该再丰富些,这就有劳各位专家、学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