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分养气和练气。养气指修养,简单的理解就是积累,平时生活当中要积累,练习之前要静养!气息是生命的动力,促成我们去生活,去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认识宇宙,我们有时激情澎湃,有时心灰意冷,有时暴跳如雷,有时心平气和······所有的一切都有气息的参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影响着我们的气息,修养就是要我们学会体验,运用,控制自己的情绪,更好的去养气。中国文化里很多都与气有关,如神气,晦气,小气,生气,粗气,丧气,和气,喜气,气色,气韵,气质······可以说“气文化”贯穿我们的生活!如每每看到一篇好的文章,好的电视剧,觉得自己感动了,气生起来了,再去吹笛子会感到动力充足,音乐也会气韵生动,而这种情绪我们是可以积累,可以潜移默化的,孟子讲“吾善养浩然之气”,就是指他的修养,生活的每一细节都可以如是体验。吹笛子时我们要静养,静,就是要心平气和,心无杂念,,然后调整身形,慢慢的做几个深呼吸,自觉形气合一,形松气通,形随气动,随后既是练气。在每本笛子教材里都把呼吸分为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我一般先吹十来分钟长音,这时用的是腹式,缓吸缓呼,吸气时力求气沉丹田,越深越好,最好能沉到会阴部(并非气息到了那里,学过医学的都知道是指横膈膜下降,扩大了胸腔,同时压迫腹腔,注意前面形体要求里提到的收腹直腰,这样才能保持住腹腔压力并往下传递到会阴部),一口气一个音,同时体会吹低中高音时气息的力度速度,嘴唇的松紧度及稳定度,待气息和嘴劲都能稳定后再练打,颤,吐,花,剁,历,滑等技巧(技巧练习部分以后再交流),这时要因音程的跳度而随时调整气息的支点和嘴劲的松紧,保证每个音都和练长音时一样准确到位。练完这些就可以开始吹练习曲独奏曲了,音乐艺术来源于生活,必然和语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吹笛子虽然不能象说话那样用胸式呼吸,但也不能简单的用腹式,而是要根据乐句的长短轻重缓急采用混合呼吸,也就是腹腔,胸腔,喉腔,口腔,头腔都要打开,放松,气息从上至下贯通一线,集中口唇呼出。有经验的演奏者能感觉到气息是怎样下沉又是怎样沿着身体靠后的部位上升的。 记得去年有一天到一个风景区吹笛子时,碰到一个音乐老师,有下面一段对话:“刚听你的吹奏,还可以,但也还有一些问题,”“我是一个业余的,从来没跟老师学过,呵呵,我知道自己的问题多呢,甚至就是因为自己的问题太多,遇到老师时都不知道该如何去请教了,老师你能给我指点一下主要的问题吗?”“呵呵,可以啊,你主要是气息沉得不够,”“我也知道,书上也都说了要气沉丹田,可怎么做到呢,”“其实很多时候你们把呼吸运用看得太难,太复杂了,”“是啊,我吹笛子都二十多年了,该练的都练了,可效果很不好,气息沉不下,提不上,总怀疑自己身体有问题呢,”“不是那样的,呼吸是自然状态下得到的,你骑过自行车吧,应该常给自行车打气,你看那个打气筒,”说着,老师双手做出握打气筒的样子,“跟我来做个运动,我们来打气,恩,身体放松整体往下压,起来,下压,再起来,下压,再起来,多做几次····有感觉了吗?你再想象吹笛子时呼吸就象打气一样,体会那个整体的劲,你现在再吹吹,”打气的感觉,好玄妙啊,我拿起笛子,再气沉丹田,再吹·······哈哈,太妙了,轻轻松松,一曲就完了,“呵呵,老师,是这样吗,”“恩,不错,你悟性还不错,比你前面吹的好多了,回去还好好练练,”“好的,太感谢老师了,希望下次还能遇见你,再给我指点指点,”“好啊,再见!”“老师再见!”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一小巧遇,给我很大启发,笛艺又更上一层楼,相信也能给各位和我一样的爱好者带来同样的启迪,同样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