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的发音和音色是二胡演奏的重要手段,它关系到二胡演奏中的音乐艺术表现,其与音准、节奏等要素一样,都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目前在二胡专业的学生当中,有不少人对演奏时的发音和音色既不讲究,又不去刻意追求,在演奏中常常会出现平淡无味、粗糙刺耳的声音,有的学生更对这些情况毫无认识,甚至自我感觉良好。这些现象的存在,究其原因当是学生对二胡的发音和音色的好坏缺乏正确的概念及缺乏音色的鉴别能力。有的人把拉琴的声音不美全然归咎于乐器质量问题,这种看法应是片面的。我们并不否认琴的质量好坏对发音有一定的影响,但它决不是主要的或唯一的原因。任何发音纯美的乐器都要靠演奏者的精心调整和掌握,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潜力。比如,一把制作普通的琴,在一个技术全面、经验丰富的演奏者手里,经过修整、调试之后,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依然可以演奏出悠美动听的音乐。因此,解决二胡的发音与音色问题,首先是培养演奏者具有良好的内心听觉和审美要求,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把内心对声音的多种概念,尤其是美的概念变成实际的音响。二胡不同音色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运用不同的演奏方法,即不同的激发动作的配合而获得的。良好的发音和音色应来自于正确、严格的训练和内心情感的激发而产生。二胡的发音与音色决定于左、右手的各种演奏技巧及其默契的配合,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略述自已在教学的演奏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二胡是通过运弓使弓毛对琴弦产生摩擦引起振动而发出声音的。运弓时有两种力,一种是琴弓本身的自然重力,另一种是持弓手臂的控制力。利用弓的自然重力时,一定要将持弓的手指尽量放松,不要附加任何控制力。手指只是轻轻地扶着弓杆,随着手臂、手腕的运动拖着弓子走。运弓时应该平稳,避免上翘,因为弓子上翘后使前臂和手部相对紧张,直接影响了持弓手指的放松,不利于发挥弓子本身的自然重力。在运弓中,由于前臂和手部的相互配合,持弓的手指对弓毛会产生一定的向下压力,这种压力一定是要在利用弓子重力的基础上,根据演奏中的不同需要而灵活运用,运弓的控制力有时需要的多些,有时则少一些,有时只需要弓子本身的自然重力。弓子的自然重力与臂、腕的控制力以及持弓法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胡的持弓大多用平持的方法,即中指、无名指平放于弓杆与弓毛之间,这样有利于发挥弓子本身的自然重力,发音通畅、松驰、自然,适合于表现二胡所特有的委婉、细腻、缠绵、优美的声音。但是,用这种持弓法来表现结实、饱满的声音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为了能够更好地表现气势磅礴、浩大壮阔的情绪,在演奏中可采用叠持法,即将中指叠靠在无名指的右前方,使手指重叠于弓杆与弓毛之间,弓毛由松变紧,从而加强了弓毛对琴弦的摩擦力和控制力。用叠持的方法演奏时力度相对较大,能够获得更结实、更饱满的音色,为进一步加大二胡的演奏力度创造了条件。不过,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叠持法虽有一定的优点,但如果用它来演奏轻柔、细腻的慢速乐段,发音则显得不够松驰,甚至会给人一种发紧的感觉。因此,在不断的实践中交替使用或在乐段与乐段的转换时变换使用,当是一种比较合适的方法。如在演奏《江南春色》《怀乡曲》和《豫北叙事曲》的第一段时,以采用叠持法为妥;演奏这些乐曲的第二段慢板时则应改用平持法;第三段的快板可变换为叠持法。当然,有时还要在乐句之间临时改变持弓方法。如二胡的华彩乐段,慢起时采用平持法,尽可能地发挥琴弓本身的自然重力,随着乐曲的渐快、渐强,逐渐增强臂、腕的控制力,当渐快至十六分音符时,变换为叠持法,以奏出清晰的颗粒性效果。乐曲缓缓结束时,又可迅速地将叠持改变为平持。如此频繁交替地使用不同的持弓法,可以使音色的变化更加丰富多彩。
此外,还有一种夹持的演奏方法,即将中指和无名指脱离弓杆与弓毛之间,只用拇指和食指夹持弓杆,这样完全取消指腕的控制力,发出一种清新透明而又松驰的声音,具有特殊的表现力。如在演奏《奔驰在千里草原》和《赶集》这两首乐曲的华彩乐段时,就可部分采用夹持的方法。二琴弓的自然重力和臂腕的控制力对琴弦都会产生一定的压力,演奏时必须注意压力的大小和弓速快慢的有机配合。快慢不同的弓速会产生大小不同的力量,弓毛对弦的摩擦力大,琴弦振动的幅度就大,音量也随之增大;摩擦力小,音量也就小。因此,发音的主要因素是弓子对弦的压力。运弓的速度也是需要演奏者认真训练和掌握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技术。如果只有弓子的压力,而没有弓速的配合,弓毛就会阻碍琴弦的正常振动,使声音发涩,或出现杂音。因此,压力和弓速是相互配合的,二者缺一不可。只有相互配合,才能使琴弦有规律地振动,获得优美的音质。压力与弓速的配合规律是:压力大弓速相对要快,压力小弓速则相对要慢。不同的压力与不同弓速之间的配合,会产生不同的力度和音色。在实际演奏中,因乐曲的各种变化,压力和弓速也随之发生变化,产生多种不同的效果。如《光明行》的第一段中豪迈、昂扬的号角式的音调,要用适中的压力和较快的弓速相配合,使得发音饱满有力。《怀乡曲》的第一段中深情思念的慢板,要用较大压力的运弓与缓慢的弓速相配合,声音显得浓郁、内在。总之,要取得良好的演奏效果,演奏者必须要根据音乐的表现需要,把弓子的压力与弓速紧密、恰当的予以配合。二胡演奏发音的好坏与运弓的方法有直接的关系。我认为,运弓平直,弓毛横向摩擦琴弦,发音体的振动就会最充分,发音也最为集中。运弓平直是指弓毛同琴弦或琴杆成90°直角,如果运弓成斜向摩擦琴弦,声音就会变得虚飘。运弓时向上向下摇晃或倾斜,那就更不会发出优质的音色。
民间艺人有句俗话说得好:“会拉一条线,不会拉的一大片”。指的就是运弓要平直,不能上下颠、左右摇,琴弦成斜向振动,这些都是不正确、不科学的。因此,运弓时必须要求平直,与琴弦形成直角。即使在演奏自然跳弓时,也必须采用横向垂直振动的激发动作,这样演奏当较省力,发音也清晰、结实,且颗粒性较强。三二胡的发音有亮暗、虚实、刚柔、浓淡、厚薄等之分,为了获得这些不同的声音效果,除了前面所谈的几个问题外,我们还要掌握左手不同的按弦与揉弦。二胡演奏中,手指触弦的力度和面积的大小,揉弦速度的快慢和幅度大小,都对发音的音色、音质有直接影响。如在演奏《江南春色》的第一段时,采用力度较小的按指和速度适中的揉弦,使音色恬静、色调清新、内在而深情。
又如在演奏《二泉映月》时,有意识的地加大按指和触弦的面积,少用指尖按弦而用指肚的平面去按弦,用些保留指的方法来控制弦振,减少杂音的产生,从而获得浑厚浓郁的音色,再用些变化的揉弦来表现其苍劲的风格特点。在演奏中,按指和揉弦在不同的情况下,有着各06二胡演奏中的音色把握种不同的变化。揉弦的一般变化有慢、快、适中、先慢后快、先快后慢,时而快时而慢、时而用强揉,时而用轻揉,还有揉与不揉的交替变化使用,再加上各种不同的按指力度,都会产生不同的音色效果。演奏者要根据不同风格的音乐表现需要,巧妙而灵活地运用按指和揉弦。由于把位的不同和琴弦的张力变化,按指、揉弦的力度也需要正确的处理。指力是由千金和琴码两端来承受的,手指按在第一把位时,是由千金来承受指力,随着把位下移,按指越靠近琴码对弦振所产生的作用也就越大。困此,手指在不同的把位则需要不同的按弦力度。也就是说,第一把位时,按弦、揉弦的力度可稍大一些,把位越往下移,按弦、揉弦的力度相对要逐渐减小。
如在演奏《病中吟》时,高把位的旋律要特别注意减小按指和揉弦的力度,否则,在距离琴码较近的音位上,指力用的稍大就会抑制琴弦的振动,以至影响音质的纯美,导致发音涩噪,对音乐表现产生不好的作用。按指、揉弦的力度,大多是与弓子的压力和弓速相配合而共同起作用的,如在高把位时,需要减小弓子的压力和加快弓子的速度,才能发出较好的声音。在不同的情况下,按指、揉弦的力度与弓子压力和弓速快慢具有各种不同的配合,演奏者通常习惯于随着音乐的渐强而逐渐加大弓子的摩擦力,同时使按指、揉弦的力度也随之加大,形成了按指、揉弦与运弓的力度、速度成为正比。但这不是绝对的,在演奏实践中,按指、揉弦的力度与弓子的压力和速度之间的配合并非都成正比,虽然在演奏强力度时,应加大弓子的压力和加快弓速,但按弦的力度大小应根据乐曲的情况而定。
如在演奏第二、三把位时,手指按弦约在千金和琴码的二分之一处,此处正是琴弦张力最小的部位,如按指、揉弦力度过大就会使声音涩滞,只有按指力度适当,与运弓进行有机配合,才能奏出乐曲中所要求的明亮而清柔的音色。综上所述,为了使二胡演奏能够准确表现音乐作品的内涵,掌握好二胡的音色变化,只能说是一个方面,只有演奏的各方面因素获得了最佳结合,二胡演奏才可能达到完美的艺术表现境地。
刘同敏: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表演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