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每个孩子都是要强的,看到其他孩子能弹出来这首曲子,自己也是很渴望的,但是每个孩子又是畏惧困难的,一遇到难弹得地方或曲子,第一反应就是退缩,第二反应就是急躁。说实话,遇到困难迎难而上的成年人又有多少呢?何况是孩子!所以,那些不断取得进步并小有成绩的琴童,身上都有可贵的一种品质,或者说是精神!一种不怕困难,勇敢前进,不服输,不气馁的精神!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如同一种神奇的力量,会伴随孩子一生,让她所向披靡。
学琴和学其他知识是有着巨大的微妙的相似之处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精神、学习态度都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通百通!融会贯通!
尽管我们会在孩子调皮,不认真,不自觉,没有进步,倔强的时候生气发火急躁,但是内心深处是很爱孩子的,只是这种爱会被不当的学琴方法所折磨的面目全非,害的孩子又怕钢琴又怕父母。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斗争”在学琴的过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如果家长退步、娇惯、溺爱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得寸进尺,不但学琴半途而废,也会给将来的教育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如果家长过于强迫强势,给孩子太大压力,那么就算孩子勉强过关勉强拿到等级证书,也不会真正享受到音乐的魅力,也不会感谢父母。又不能太顺从孩子又不能太强迫孩子,两个极端如何避免,是个大学问。我觉得必要的时候家长要严肃,要让孩子体会到爸爸妈妈希望她好好练琴,要让她明白父母的不容易,也要让孩子感受到学琴认真了有进步了会得到爸爸妈妈的鼓励和奖励,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
我家孩子是个倔强的孩子,约法三章也多次,什么道理也都讲了,该生气也生气了,该骂也骂了,该诱惑也诱惑了,别人有经验的方法也用了,书上专家的意见也用了,可是没多久她又忘记了,又开始倔强起来,不听父母的话,不认真练习,一遇到困难就乱弹,一提意见就反驳,不愿意用节拍器,不愿意按照老师的要求弹,反反复复多次这样的哭闹,最后,经过长期的斗争之后,我发现,某一天孩子突然变乖了,她知道父母真的生气了,她最怕父母不理睬她,再练琴时,居然很少顶嘴、很少倔强、很少退缩、很少走神了!练琴也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
在很多孩子心里,练琴就是“奉父母之命”所为,原本溺爱自己、宠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怎么一学琴后就变得凶神恶煞了呢?每次练琴不是被父母骂的委屈的直哭,就是被复杂的钢琴曲子难得急躁万分,然后大声呐喊“你们都不爱我了!”其实,孩子啊,爸爸妈妈怎么会不爱你啊,如果不爱你,为什么我们要让你学琴,为什么爸爸妈妈辛辛苦苦下班后还要陪着你去老师那里学琴,陪着你练琴呢?如果不爱你,爸爸妈妈可以每晚去看电视、去喝酒聚会、去逛街美容、去打牌玩麻将,去打球去交际,为什么我们要放弃这么多爱好和娱乐生活来陪着你学琴呢?
孩子,你现在还不能理解,爸爸妈妈真正在乎的不是你能过钢琴几级,或拿个什么大奖,更不在乎别人比你学的快又好,也不在乎什么音乐修养和智力开发,爸爸妈妈真正在乎的是你能不能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事认真专注的态度,克服困难不断进步的勇气,坚持不懈不放弃的精神,并且让你学会一门本领,将来你学习繁重、工作压力大、生活乏味的时候,你可以尽情的享受音乐所带来的美妙轻松的感受和乐趣。人生不能只剩下电视、娱乐、金钱、工作、学习、玩耍、人情世故,还应该有一些超越人类、远离浮躁生活、升华灵魂的兴趣爱好。尤其是小的时候,如果养成了只会看电视、看动画片、玩耍的习惯,就算你很聪明,你将来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出息,因为平时幼儿园的生活、小学的语文拼音、汉字、算术、画画、溜冰、跳舞,平时的讲故事、看书、背诗等等,都无法检验和培养铸造你身上那种专注、坚持、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可贵的精神!这是一种可以战胜一切困难、成就大业的精神!而钢琴,则是能满足这一切的最好的工具之一!钢琴就是一块试金石、照妖镜,真的能把一个人身上积攒的坏毛病、弱点、坏脾气、坏性格通通照出来,包括孩子和父母的,然后再通通掐死在摇篮之中!让我们变得那么平和、柔和、有修养、有信心、有素质、有爱心、有情趣、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