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的故事(三)
主讲:著名钢琴演奏家、教育家石叔城
巴赫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包括有将近300首的大合唱曲,组成“平均律钢琴曲集”的一套48首赋格曲和前奏曲,至少还有140首其它前奏曲;100多首其它大键琴乐曲,23首小协奏曲,4首序曲,33首奏鸣曲,5首弥撒曲,3首圣乐曲及许多其它乐曲。总计起来,巴赫谱写了800多首严肃乐曲。
巴赫的作品深沉、悲壮、内在,充满了18世纪德国现实生活气息。他谱写了许多充满戏剧性因素的大型声乐作品,其中“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是最有影响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巴赫作为一个虔诚的新教教徒,通过宗教音乐形式(受难曲、弥撒、经文歌、康塔塔等),抒发了对人类灾难、痛苦的怜悯、同情以及对和平与幸福未来的渴望。与前人的作品相比,巴赫这种充满宗教内容及复调音乐思想的作品更为广阔地揭示了人的内心世界,但同时,他的音乐从来没有脱离德国的音乐传统。“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巴赫在“纯音乐”领域留下的重要遗产之一。作为一部具有德意志精神的作品,“平均律钢琴曲集”体现出了那种严谨的德国式思维。另外,巴赫的“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和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等乐队作品,也都表达了作曲家对和平和美好生活的祈求与渴望。这些作品在德意志民族人民的内心深处激起了强烈的共鸣。
巴赫一生主要功绩:第一,把音乐从宗教附属品的位置上解放了出来。音乐不总是歌颂上帝,也歌唱平凡的生命。第二,他把复调音乐发展成主调音乐,大大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第三,他确立了键盘乐器十二平均律原则。第四,除了声乐作品外,巴赫奠定了现代西洋音乐几乎所有作品样式的体例基础。因此巴赫被后世尊称为“西方音乐之父”。
在音乐风格方面,巴赫创作的意义不在于创新,他将民族音乐的风格与传统音乐的风格相结合,融为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音乐风格,是欧洲早期音乐的总结和里程碑。巴赫的复调音乐最显著的特点是他的多重声部都相对独立,每个声部都有独立的旋律线,有主题和副题,主题旋律流畅,有性格,节奏富于对比,具有比较完整的乐思。
为了避免音乐的反复单调,他将副题变奏加花,采用各种模进、对位、对比的手法发展主题,将主题变奏、移位,让主题与副题相互交替。(张蕾/整理)
(大众乐谱网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