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键我们在讨论触键问题之前,最好彻底摆脱对所谓的钢琴弹奏技术“方法”的盲从,不论这类“方法”看似多么神妙,回顾二百多年来钢琴演奏艺术所经历的过程,每一代钢琴家和钢琴教师都艰辛一尝试这种或那种方法,宣传他们的主张,然而那些主张又不断地被更佳者所取代。
过去,名家大师的弟子门徒总是盲目遵从导师的意见,即使面临革新派演奏家的更佳方法,也迟迟不敢越雷池一步。当年李斯特和肖邦开拓的全新的演奏技术虽然曾令以车尔尼、胡梅尔为代表的传统学派的信奉者惊愕不已,但是新技术的普遍推广仍旧进展缓慢,历时甚长。
可是近年来,现代科学的光芒照亮了一切学科的道路,也指明了钢琴演奏的方向。于是,一度被当作戒律和信条来接受的经验性的训诲渐渐地失去了它们的权威性。演奏家和教师们从科学的角度来探究手臂和手部的肌肉在演奏意义上的相互作用,以及确定如何使各部肌肉达到控制和协调的最佳状态以产生预期的效果。唯有掌握发科学的道理,演奏者才能够独立地判断和选择用于各个不同乐段的触键方式,才能对教师的指示和建议及他们的“方法”进行明智的尝试。
无用动作让我们先仔细地区分一下肌肉的必要动作和非必要动作。旋转动作,如手臂朝上抛起或者手突然朝后缩回,均属非必要动作,一般在“渲染效果”或者与键盘发音机制无关的情况中。这些动作对于音乐本身不起任何作用,就象旧时军队乐队指挥的噱头动作一样。类似的动作还可列举其它例子,如手指在琴键发音后继续往下按。这样做除了使演奏者手腕僵化外,不会产生任何效果,因为琴槌已经离开琴弦而回到原处了。
放松在进入触键学习之前,学生先得具备使参加弹奏的全部肌肉放松的能力。如果缺乏这种能力,他就会陷入很糟的困境,就象雕塑家用坚硬的粘土来塑造作品一样。接下来,应当学会控制各种弹奏动作,得心应手地指挥任何一部分肌肉的运动或各部分肌肉的协调,而不使各部分肌肉之间互相牵制。
触键的分类手和手臂的状态建立后,我们就具备了学习“发音”的条件。既然发出的声音的直接手段在于手指的下键,我们就必须研究如何最有效地完成这个下键动作,换句话说,就是寻找最有用、最合理的触键方式。
虽然在整个钢琴演奏史上曾出现过多种类型的触键方式,但是现代钢琴家所运用的主要有四种。这四种方式是按照手、手臂和肩部的肌肉在弹奏过程中向指尖传递力的不同方式来区分的。
前臂转动前臂转动是对上述四种触键方式都有帮助的一种动作。人们常说“易如反掌”。我们看到就连这个最简单的动作也包含着前臂的转动。如果运用恰当,这个动作可以在演奏者原来的基本动作之外产生一个相当大的力。不论对哪只手来说,前臂都可以朝左右两个方向转动。随着运动速度的加快,下键的力量也不断增强。前臂转动的目的就是将每次下键的力量直接集中在所要发出声音的那个键上,以使这个键成为手的用力重心。
一、指力触键这一触键方式是所有触键中肌肉运动最小的一种。与前臂肌肉相连的肌腱将手指往下拉,便完成了下键动作。而当肌腱松回时,手指和琴键就都回复到原先的位置。练习方法:让手处于正常的弹奏姿势,手背和腕背几乎在同一水平面上,手指贴住键盘,手腕在抬高和放下的动作中必须始终放松,手指始终贴键,手指稳固而略呈弯曲。
(1)断奏:每弹一个音符,手指都迅速按下键,并在发出声音的那一刻立即松开,这样手指就缩回到键上,手腕始终保持平稳,同时无僵硬之感。
(2)连奏:也象前面一样,每个音都要弹出,但是音必须保持住。手指所用的压力只须阻止琴键弹回即可。在向下一个音进行时,前臂略向右转动。这样当一个键松开时,另一个键正好发出声音。目前指力触键主要用来演奏精致典雅的乐段或创造纤弱的伴奏效果。一旦要求较重的音响时,指力触键就会被其他更为有力的触键方式所代替。#p#分页标题#e#
二、手力触键在各类触键方式中运用最广的是“手力触键”。顾名思义,手力触键的主要特点就在于手的朝下动作。把前臂与手在你前方水平地抬起,然后迅速朝下甩,甩得尽可能远。手臂甩完后如果不受阻挡的话,会在空间自然地消耗能量。然后再做一个试验。手在桌子上方提起,当它往下落时,手指势必受到木头桌面的阻挡。这一突然受阻的运动能量在手腕部分产生反作用力,手腕(如果可能的话)会立刻向上弹起。正是手腕的这种向上弹起的倾向成为手力触键的一个不可改变的标志。练习方法:手放在键盘上。手腕放松,手指稳固。拇指举起离琴键约1/4英寸高,手朝键上和键里用力,使拇指击下琴键。这时手腕会立即向上拱起约1英寸高。然后立刻放松,回到原先的位置。这样就形成了断奏效果。在每一个下键动作中都要强调手腕的向上运动。也可用同样的方式来练习连奏,但手朝下面一个音的方向稍稍转动,手腕每次向上拱起后,应立即回到原先的位置。
练习时须遵循下列四个要求:
(1)上臂保持放松,肘部在体侧。
(2)前臂稍抬起,以使手腕活动自如。
(3)手腕保持彻底放松。
(4)手指下键要稳固,否则会变为在琴键上纯粹地拍打。
手腕放松而手指稳固是触键中最难达到的要求。造成演奏僵硬和滞重的主要原因往往就是没有做到这一点。手力触键有着广泛的用途,如演奏各种音阶、琶音以及其它复杂音型的快速乐段等等。这些乐段所要求的音量比仅靠指力触键产生的音量大。手力触键也常常用在和弦及八度的弹奏中。不论是轻巧的伴奏音型,还是如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作品第13号的第一个和弦那样沉重的音响都会用到这种触键。对于慢速八度音型,可按上述方式用手力触键来弹奏。但是演奏快速八度时,手应该在每一下动作中都被手腕朝上抛起,而不是靠腕部肌肉来举起。
三、臂落触键这种触键方式就是(按照原来要求的力度)突然落下前臂或全臂,以使所要弹的那个键或几个键在这个下落动作中被推下。
这种触键后的最终姿势就是手和手臂都从键盘上往下垂挂着。臂落触键也是从正常的弹奏位置开始的(指臂下落后,手在键盘上的位置-------译者注),但这时手腕在声音发出的那一刻略微向上拱起的力量已远远无法与臂重的力量相抗衡,所以手腕只好下落而非抬起。也可用臂落触键弹出断奏效果,只要手指在声音发出后立即放松。
但是“粘着力强”是这种触键方式的主要特点,所以臂落触键最好用于音的保持或连奏效果。练习方法:先抬高手腕以使指尖几乎贴住琴键。然后突然放松手臂。随着手臂的下落,便听见所要弹的音。手指按住这个音,手腕则低于键盘。然后再回到高手腕的姿势,以便弹奏下一个音。注意在整个练习过程中,手腕都是放松的。
手力与臂落相结合的触键这两种触键的交替运用在分句表现上极为重要。就以带连线的两音音组为例,先由臂落触键弹出第一个音,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再由手力触按所要求的轻巧程度或断奏程度弹出第二个音。练习方法:按照谱例6来练习。(我不能画出,是一个四分音符加一个八分跳音的小连线)。每一组(一个小连线)的第一个音用臂落触键(放低手腕)弹出,第二个音用手力触键(抬高手腕)弹。
对于带连线的轻巧的音阶,可用臂落触键弹第一个音,让手腕逐渐抬高(手力触键)。当顺势弹完最后一个音时,手腕便悬在半空中。 两个八度的音阶技术分析: L R R L R R R L R R L R R R R D U U D U U U D U U D U U U U 至于这两种触键是如何借助于前臂的转动动作的,可看上面对音阶技术的分析。字母R和L分别代表朝右和朝左转动。字母D和U则分别代表臂落触键和手力触键。(此图为右手上行)如右手下行则为: R L L L L R L L R L L L R L L D U U U D U U D U U U D U U U 左手也遵循同样的原则。注意手腕放低以后要逐渐抬起直至下一个手腕放低的下键动作,然后再重新抬起。#p#分页标题#e#
这套动作可用于各种音阶,左右手分开练习。注意拇指总是用臂落触键。其余手指除了弹奏音阶的起始音(无论上行或下行),一律用手力触键。两种触键的交替使用在八度连奏中应用较多。在黑键上总是用手力触键,而紧跟在黑键后的白键则用臂落触键。
四、全臂触键这种触键方式的特点是上臂、前臂、手腕、手和手指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运动。作用于琴键的力量主要来自肩部肌肉。不过须注意,这种联合作用的方式仅仅在按下琴键的过程中存在,下键后各部分肌肉要立即放松,特别是腕部肌肉要放松。练习方法:
(1) 右手放在正常的弹奏位置上。手腕和手指保持稳固,然后尽可能高地耸起肩部,整个手臂和手也随之抬起。这样手指便可离键约2、3英寸远。接着肩部突然放松,使拇指猛地击响一个C音后又立即放松,这样就形成一个响亮的断奏音。然后手重新回到正常的弹奏位置上。各个手指依次重复练习这套动作。上面是用夸张的方式来学习这种触键。
接下来便可用正常的方式进行练习:(2) 手放在正常的弹奏位置上。肌肉保持稳固。手指贴住键盘,拇指反复地用断奏弹出C音,并且用从弱(P)到强(f)的各种层次的力度弹奏。手臂动作的幅度应当减小。肌肉运动的感觉主要在肩部。声音一旦发出,肌肉立即放松。其余各手指也依次照此练习。
(3) 用连奏弹时,也以相同的方式来下键。但在紧接而来的放松中需保持足够的力量按住键不使它弹回。先用拇指弹出C音,接着其余手指按d、e、f和g的顺序弹下去,弹时手依次朝下一个键微微转动。每次下键时都体验一下手臂、手腕和手的共同作用及肩部肌肉的动作。
从练习(1)中可看出,这种触键可用于力度要求较大(如sff)的和弦及八度。但是全臂触键的重要用途却如练习(2)和练习(3)所示那样。因为当手指由肩部肌肉控制时,演奏者便能轻而易举地掌握槌击琴弦过程中所可能产生的每一层次的力度。因此在弹奏旋律时,由于力度的层次感极为重要,全臂触键的意义也就格外重大。
此外,不论采用哪种触键方式都应注意手指的姿势。当手指弯曲得较明显时,指尖的触键过程总是很直接,离键过程也很快,所发出的声音往往清晰、明净。而当手指伸平时,下键动作就较慢,指尖粘附键盘的倾向容易产生非常连贯的声音。于是当手指略微朝闪伸展时较适宜发出“歌唱性”旋律所要求的音色,同时也受到全臂的极好控制。可以说,肖邦作品中迷人的旋律唯有在手指伸展和全臂触键结合在一起时才能表现得最为充分。
五、小结概括这四种触键的作用方式和功能如下:
1、 指力触键:手腕放松,只有手指动作,专用于产生最轻层次的声音。
2、 手力触键:手和手指从腕部用力来下键。手腕在下键的那一刻有自然拱起的倾向。
3、 臂重触键:前臂和手腕下落时,推下琴键,而不是敲下琴键。第2和第3类主要用于经过句乐段。
4、 全臂触键:手臂和手在下键时共同作用。这种触键多用于力度要求大的乐句和歌唱性旋律。
减少动作通过对上述各种触键中所包含的肌肉运动的描述,可能使读者产生一个印象,似乎现代钢琴弹奏法就在于手和手臂的一系列外在的旋转动作。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上面所描述的各种动作的完成形态只发生在演奏者的意识中,它们的外在形态应尽少显露。正如学走路的幼儿总是艰难地平衡自己的身体,小心翼翼地先迈出一只脚,再迈出第二只脚一样。钢琴家在能够自如地弹奏以前,也必须有意识地,甚至用夸大的姿势去剖析每一个动作。一旦选择了适当的触键方式并形成良好的弹奏习惯后,他就可以减少肌肉的动作,使每股肌肉在执行任务时,几乎使人觉察不到。就象孩子长大后,无须再做那套学走路时的复杂动作了。
#p#分页标题#e#所以,专业演奏者弹奏时,手的动作应当相当平稳。手腕只需做轻微的上下动作(视触键需要而定)。手的左右转动幅度也是极其微小的。演奏者掌握了不同种类的触键方式后,就可以本能地为他所演奏的作品或乐段选择任何一种合适的触键方式--------轻巧的经过句用指力触键,旋律用臂重触键……等等。
这样,所有的触键方式都可以配合得象运转自如的机器中的各个部件一样。 其他触键人们还常提到一些特殊的触键方式。实际上它们是包括在上述几种基本触键之中的另一些形式而已。比如所谓的连奏触和断奏触键,以及按压式和旋律式触键。后面这两种触键与我们的全臂触键并没有什么不同。
抬高手指这个问题的再次提出是为了明确弹奏时手指是否应当抬高和高到什么程度。我们的回答是:现代钢琴家很少仅仅为了增加力度而抬高手指,因为他们已经发现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更好的途径来获得这种力度。但是也毫无必要让手指永远粘附在琴键上。有的时候,手指稍稍抬起反倒能够发出更为清晰和准确的声音(尤其是在连续弹奏的双音中)。
既然如此,为何不让它们抬起?对于学生常犯的手指含混不清的毛病,只能用抬高手指的方法来纠正。应当牢牢记住这条准则:为了使演奏自如,凡是不必要的和无用的手指(以及手和手臂)动作都应竭力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