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筝十大技法之勾抹托】
1、指法:勾——中指、抹——食指、托——大指 。
2、弹奏位置:距前梁二寸左右位置。
3、弹奏要领:
1)手型要保持手臂下垂时的放松状态。
2)单个手指弹奏时,手指小关节要主动,手掌要稳固,尽量不要跳 跃。
3)弹奏时用假指甲的平面触弦,另外,假指甲不要插的太深。
二、【古筝十大技法之大撮小撮】
1、指法:大撮——大指用托,中指用勾。小撮——大指用托,食指用抹。两种指法在两根弦上同时相对拨弦。
2、弹奏要领:演奏时要求大中(食指)二指弹弦整齐,同出一声以及斜下方的触弦角度。且忌大中(食指)二指弯曲而向上“扣弦”。演奏时主要看大指上的指法。
3、大撮主要用于八度和音的演奏。偶尔也用于五度、六度、七度和音的演奏。小撮主要用于演奏三度、四度和音,有时也用于演奏二度、五度和音。
三、【古筝十大技法之刮奏】
1、指甲片不能插入太深,也不适合太浅。感觉就比平时弹琴的深度稍微浅一点
2、掌和手肘的姿势和弹琴差不多,要抬起来,不能因为随意刮奏而失去了手型
3、手和手臂要放松,大指刮奏时小关节要绷紧,中指刮奏时也要保持手型要其实这个要点在弹琴的每个动作上面都有要求。
4、注意几种情况
1)刮奏下一个指法是食指,刮奏是把前面全部音刮完;
2)刮奏下一个指法是大指,那就刮奏到弹奏位置,弹完大指音;
3)刮奏下一个指法是中指,不是把前面全部音刮完,结束位置看中指后的下一个音,下一个音多是前两种的一个,结束位置参看1)、2)。
四、【古筝十大技法之颤音】
1、左手颤音一般加在右手旋律的大指、食指、大小撮等指法上,很少加在右手中指音上。
2、首先注意右手先弹,左手再颤并颤动均匀。
3、每次颤动完都应回到原音的起点。
4、左手颤一下,也是颤音派生出来的技法,称为点音,也是先弹后颤。
五、【古筝十大技法之左手练习】
1、弹奏位置:距前梁约手掌张开一掌左右的距离。
2、演奏要领:与右手弹法一样,同样运用手指关节,避免手腕及大臂跳动。
3、基本练习:与右手相同,从高音开始练习到低音,再练回来,熟练后可与右手同时练习(勾抹托、小撮大撮、刮奏)。
六、【古筝十大技法之琶音】
琶音指法:
1、琶音是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大指与右手中指、食指、大指七个音依次弹奏,在力度与速度上也要保持一致。
2、每个手指都应尽量调整到平面触弦,并同时在琴弦上做好准备。
3、左右手均往中间靠拢一些,基本在一条直线上,以保持左右手七个音的音色统一。
七、【古筝十大技法之按音】
1、按音针对的是4和7两个音。
2、首先确认4是在3弦上按出来的,7是在6弦上按出来的,3到4小二度,6到7大二度,3到4少用力,6到7多用力
3、按音不应有余音,可遵循以下规律:3—4,6—7(右弹—右止—左按—右弹);4—3,7—6(右弹—右止—左放—右弹)。
八、【古筝十大技法之上下滑音】
1、是用左手按弦来改变旋律音高及加强乐曲韵味的一种装饰手法。
2 、上滑音应到达的高度是弹奏琴弦的上方音,它们之间的距离为:1—2大二度,2—3大二度,3—5小三度,5—6大二度,6—1小三度。
3、上下滑音所不同的是:上滑音先弹后滑,下滑音先按后放。
九、【古筝十大技法之摇指】
1、由于古筝是弹拨乐器,没有长音,因此摇指是在旋律中起到长音的作用。
2、摇指是大指连续劈托形成的长音,要求每个音都要均匀连贯。
3、摇指的练习大致分为三个步骤:扎桩摇、悬腕摇、扫摇。
(练习中注意,除了指尖捏紧,其他手臂部位全部放松)
十、【古筝十大技法之点奏】
1、点奏是继摇指之后又一个在乐曲中起到长音作用的指法。
2、它是用双手食指抹或双手小撮、双手大撮、双手和弦等双手连续依次弹奏的形式。
3、要达到长音效果,首先要求快速,为达到快速一定要注意运用手指关节;其次力求音色与双手力度上的统一与均匀。
4 、如果遇到“快速点奏越往后手就不受控制,最后双手直接同步了”的情况,只能说明左手慢了。
点奏练习时左手应强于右手,对左手的力度与速度进行强化,从而达到接近右手,运用的时候才能平均、持续地保持左右手快速依次演奏。除此之外,还应注意运用手指关节,而不是手臂跳跃!
[导读]小编收集近两千个古筝演奏的视频,喜爱古筝的网友不要错过,这近两千首古筝演奏歌曲的盛宴,小编为方便广大古筝爱好者欣...阅读全文
[导读]小编和大家分享《林玲古筝教学视频》专题;林玲中国当代著名古筝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古筝硕士研究生导师,1...阅读全文
[导读]小编收集各古筝名师讲解的古筝考级教学视频,为方便查找1-10级各级的考点与曲目,特组建此专题,旨为帮助欲打算...阅读全文
[导读]小编收集古今国内外古筝名家档案,组建成一个古筝名家专题,和广大古筝爱好者一起认识世界著名的古筝家资料。古筝,又名...阅读全文
[导读]小编收集近两百个古筝演奏音频,其中有音质很不错古筝名家演奏作品,也有国内外古筝爱好者演奏作品,所有音乐可免费在线...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