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起源于战国时期,流行于秦国,故也称秦筝。早期的古筝,为五弦,筝体为竹制,形式如“筑”。以后筝弦逐渐增加。东汉许慎和清代训诂家朱骏声分别在《说文解字》和《说文通训定声》中有具体说明。许慎说:“蒙恬改为十二弦,变形为瑟,易竹以木。”朱骏声日:“古筝五弦,施于竹,如筑。蒙恬改为十二弦,变形如瑟,易以木。唐以后为十三弦。”现代更增加至二十一弦。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出,三国时期的筝弦当为十二弦。
用假甲弹筝,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公元前502年)的梁代《梁书·羊侃传》载:“有弹筝人陆大喜,著鹿角爪,长七寸”,在李商隐的《无题二首》诗中有:“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可见三国时期仍是用肉甲演奏。
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165—212)为三国魏时著名文学家、音乐家,他将音乐与文学结合,将筝艺与文学融合,推进到一个筝、文与人品之化一的境界。阮瑀的《筝赋》对当时的筝乐艺术作了详尽的描绘。这篇《筝赋》是这样的: “惟夫筝之奇妙:极五音之幽微,苞群声以作主,冠众乐而为师,禀清和于律吕,笼丝木以成资。身长六尺,应律数也。故能清者感夭,浊者合地,五声并用,动静简易,大兴小附;重发轻随。折而复扶。循覆逆开,浮现抑扬,升降绮靡,殊声妙巧。不识其为,平调足均,不疾不徐。迟速合度,君子之衔也;慷慨磊落,卓砾盘纡,壮士之节也;曲高和寡,妙技鸡工。伯牙能琴,千兹为膜。蛟惮禽然,庶配其踪;延年新声,岂此能同;陈惠李文,蜀能是逢。”(《艺文类聚》卷四十四)
这篇赋,从筝的形制到为众器之师、音乐效果、艺术风格、弹奏手法、音乐美学,以至社会影响,都做了精辟的论述。他指出此时的筝已成为一种“曲高和寡”的乐器,并以枉、苞、冠、禀、笼来夸陈筝在众乐器中的雄踞地位,可知秦筝在三国时期,为一种相当高尚的乐器,受到朝野学者、文士之普遍重视,在表现能力、弹奏技巧以及制作工艺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又说筝是群声之主,众乐之师,对筝乐极为推崇。在筝的演奏法上:“笼丝木以成资”是说古筝的取材和构造;“五声并用”则指古筝以五声音阶定弦;“大兴小附,重发轻随”则是说在以大、食指弹弦的同时也要讲求强弱对比之表现;“折而复扶”是次第使用按滑音与实音之变化奏法;“循覆逆开”是演奏乐曲开始与反复时运指的顺序。另外,将弹筝的行云流水与做人之道相结合,借弹筝的高超技巧以喻君子品格。
据说魏文帝曹丕弹古筝弹得很好,而且不管到哪里,都要把筝带上,随时随地都弹。他弟弟曹植也很喜爱古筝艺术,留下了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笙声既设,筝瑟俱张”,“何以忘忧?弹筝酒歌”等和筝有关的诗句。周瑜在江南,也善于欣赏筝乐,后人为之作“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的诗句以形容他高超的音乐鉴赏力。
至于古筝流派,当今的六大派系河南筝、山东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内蒙筝中,三国时期能看见影子是河南筝,当时魏之首都在洛阳,阮瑀曹植等人描述的大约是河南筝,其特色为深沉内在慷慨激昂。
总之,三国时期,涌现了很多妙解筝音的音乐家,有的以筝为题材作赋写诗,有的精通弹筝且擅长谱曲,有的擅长赏析,大大推动了古筝发展的进程。
[导读]小编收集近两千个古筝演奏的视频,喜爱古筝的网友不要错过,这近两千首古筝演奏歌曲的盛宴,小编为方便广大古筝爱好者欣...阅读全文
[导读]小编和大家分享《林玲古筝教学视频》专题;林玲中国当代著名古筝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古筝硕士研究生导师,1...阅读全文
[导读]小编收集各古筝名师讲解的古筝考级教学视频,为方便查找1-10级各级的考点与曲目,特组建此专题,旨为帮助欲打算...阅读全文
[导读]小编收集古今国内外古筝名家档案,组建成一个古筝名家专题,和广大古筝爱好者一起认识世界著名的古筝家资料。古筝,又名...阅读全文
[导读]小编收集近两百个古筝演奏音频,其中有音质很不错古筝名家演奏作品,也有国内外古筝爱好者演奏作品,所有音乐可免费在线...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