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拔三节”节目的基础上,他们的后人们又逐步发挥创新,为了演奏方便,就在普通喇叭上开始捉摸、实践。以后花吹形成了滦东、滦西两派。滦东艺人陆云起(卢龙人)、崔古春(抚宁)、赵柏青(抚宁)等人,从唐山市迁安艺人金财那里学去花吹,在大喇叭上开始发展花吹,发明了单倒手、双倒手,转碗等花吹技巧。活跃在秦皇岛市与所属各县以及东北各地;滦西艺人姚文宝(滦南人)从父亲那里学到花吹以后,在小喇叭上开始发展花吹,并引进笙、管、笛、胡琴、云锣等民族乐器以及大小喇叭交替使用等。发明了倒手、转碗、摇碗、转杆、甩碗等花吹技巧。(活跃在唐山市与所属各县以及东北各地)。以后又传给其子姚少林。
在喇叭花吹技巧的带动下,鼓的花击、钹的花奏也应运而生。据刘荣德先生研究统计各种花吹、花奏技术大体有以下几种(原来没有的名称也由刘先生起了名字):
唢呐花吹的技巧有:反腕,点,剜,正,反摩挲,单,双倒手,倒杆,摘碗,呼哈卡,正、反转碗,甩碗,推拉碗,套碗,横呜噜,正、反翻转,平转,口曲子卡,鼻子吹卡等。
堂鼓花奏的技巧有:单点,双点,嘟噜点,艺人指路,单双端肩,摇肩,前点后坐,前后双戳,翻腕,单双转,单双击圈,点打,颠打,垫打,捻打,阴阳打,交叉打,双击,仿军鼓,升调打等。
小钹花奏的技巧有:正反打,绕打,点打,边打,摩打,揉打,敞打,闷打,背打,腿下打,头后打等。
花吹(包括打击乐)的出现,由于它演奏灵活,妙趣横生,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有时可以与秧歌争夺观众,让秧歌队冷场。花吹是民间艺人的百年集体创造,是鼓吹乐中的一支奇葩,不可轻易折杀。既然它能在民间流传上百年,并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就证明它有着极强的艺术生命力。因此我们应该加以大力的扶持,使其健康地发展下去。
目前,唐山花吹,已后继乏人。能够较全面掌握花吹的艺人,已经寥若晨星,没有多少了。只有我的“二林鼓乐社”独撑局面。全面继承了花吹演奏技巧,还有所发展。独奏与乐队配合密切,调动乐队的整体力量,形成集体优势。还引入转碟,六支唢呐合吹等技术。我们不仅把花吹搬上了舞台,能够整场演出,还把花吹堂而皇之地推上了大雅之堂——中央电视台。在1992年“朱载育杯”全国唢呐邀请赛上,我的花吹获特等奖。“二林鼓乐社”上了《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河北卷》的《乐社篇》。1990年我的花吹上了中央电视台“中国一绝”栏目。2005年又在中央电视台“挑战极限”栏目中获挑战成功奖牌。在沈阳举办的中华绝技艺术博览会上获特等奖。
为了能使民间流传的花吹健康地发展下去,河北省已将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