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扬琴由广东音乐扬琴、江南丝竹扬琴、四川扬琴、东北扬琴四大学派构成。现存有乐谱和音响资料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广东音乐家严老烈改编,罗崎云、吕文成录制成唱片的广东音乐《倒垂帘》、《旱天雷》、《连环扣》,由江南丝竹音乐家任悔初改编并录制成唱片的《三六》、《中花六板》,由四川扬琴演奏家李德才演奏并录制成唱片的《将军令》,以及东北风格的扬琴独奏曲《苏武牧羊》等。
扬琴起源于中东、波斯等古国。扬琴是十七世纪中叶从欧洲传人我国的,到现在有近四百年的历史。扬琴传人我国后,长期普及在民间,扬琴的表现形式是为歌唱伴奏。清代,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沿海城市发展,各地艺人纷纷走入城市,随着说唱音乐的发展和地方戏曲的兴起,扬琴表演艺术有进一步发展,使扬琴成为说唱音乐和地方戏曲伴奏乐队中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尤其是各地的“琴书”即是因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清末民初,随着民间器乐的发展,许多民间器乐的合奏形式作为独立的乐种、曲种出现和兴起,扬琴的表演形式又成为广东音乐、江南丝竹、潮州弦诗等民间器乐合奏形式中的主要乐器之一。
在我国扬琴表演艺术的历史长河中,扬琴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即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之前为一个阶段,一九四九年到现在为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这一阶段始开扬琴独奏表演艺术的先河,并逐渐形成具有地方青韵的演奏风格特点和以独特演奏技巧为特征的扬琴表演艺术传统流派。这一阶段的扬琴乐曲为扬琴传统乐曲。扬琴传统乐曲大多是民问的扬琴演奏艺人们,将民间音乐扬琴化,使其为独立的扬琴曲。这些乐曲因其音调长期流传于民间,又经过民问艺人的反复加工和磨练,旋律流畅优美,音乐语言朴实无华,地方风格浓郁,所以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扬琴传统乐曲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演奏手法和地方风格流派,并成为现代扬琴作品的创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