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箫,朝鲜族边棱气鸣乐器,朝鲜语称单扫。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尤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为盛行。
历史久远,早在公元1世纪至10世纪初的朝鲜三国时期,短箫就已成为宫廷音乐中“乡部”乐的主要乐器之一。两千年来,在民间一直流传不衰。
传统短箫的外形与汉族的洞箫相似,但管身细而短。它多使用坚硬而节密的老竹制作,也有用空心木制作的(图),管身全长35厘米~37厘米、外径1.8厘米~2厘米,上端正面开一半圆形豁口为吹孔,设有五个按音孔(前四后一),下端有一个出音孔。可奏bB调的五声音阶音列;经过改革的短箫,管身设有七个按音孔(前六后一)和一个出音孔。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中国乐器博物馆里,陈列着两支短箫。其中一支全长37.1厘米,竹制,七孔,系1958年由朝鲜人民军协奏团所赠;另一支全长36厘米,竹制,七孔,系1959年购于吉林省延吉市。演奏时,竖吹,左手按背孔和上三孔,右手按下三孔。常在春耕或秋收时节用于吹奏自娱,还经常与筒箫、杖鼓等乐器一起为朝鲜族《农乐舞》等民间歌舞伴奏。
〔加键短箫〕是在短箫基础上改革制成的,管身全长34.5厘米、内径1.2厘米,是用两节竹管或尼龙管由铜插口(设在吹孔与按音孔之间)套接而成,可以调节音高。管身上开有十个按音孔(前九后一),其中三个是由按键控制的闭孔。演奏时,竖吹,右手控制管身下方的三个指孔和两个键孔,左手控制背孔(拇指)和管身上方的三个指孔和一个键孔。下唇抵住吹孔,口风冲击吹孔边棱,引起管内空气柱振动发音。演奏中,头部需左右摇动,以使吹入管内的气流有所变化,而形成幅度较大的颤音,别具特色。加键短箫的音域由bb1—f3。音色柔和、明亮而清越。可以演奏七声音阶的乐曲,并能够转两、三个调。多用于独奏、民间器乐合奏或为歌舞伴奏。它也常与比它低一个八度的筒箫一起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