垤施三弦,是彝族弹拨弦鸣乐器。形制独特,音色圆润,用于独奏、合奏或民间歌舞伴奏。流行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元阳和绿春一带,尤以红河县垤施乡最为盛行,故此得名。
形制独特,琴头较大,琴杆较长,共鸣箱较小。尤其共鸣箱的形式和用料与传统的彝族小三弦相去甚远。它由共鸣筒、琴头、琴杆、弦轴、琴马和琴弦等部分组成,琴身全长85厘米左右。共鸣筒又称琴筒,多呈八角形,采用八块规格一致的毛竹板拼接胶粘而成,也有的琴筒为圆形筒,直接采用一截毛竹筒制成,琴筒长10厘米,面径(对角)10厘米~12厘米,上下开有插入琴杆的方孔,筒前口蒙以红椿木薄板为面板,也有蒙以笋叶的,筒后口敞口,不设音窗。琴头和琴杆用一块梨木、核桃木、茶木、楠木或其它硬木制作,琴头上部呈扁铲形,较宽而厚,顶端稍向后弯曲,中央刻有花纹图案或镶嵌黄杨木雕为饰,富有地方特色。琴头下部较窄,中间开有通底弦槽,两侧设有三个硬木制弦轴(左二右一),轴体为圆锥形,尾端较粗并刻有环形花纹。琴杆较细而长,呈半圆形柱状体,上窄下宽,前平后圆,表面为按弦指板,不设品位,上端设有山口与琴头相接,下端插入琴筒方孔中。竹制桥形琴马,置于琴筒板面中央。张三条丝弦,琴弦系于琴筒下端尾柱上。在琴身的弦槽和尾柱之间,拴系有一条彩色背带或琴绳。
演奏时,采用立姿或坐姿均可,将背带或琴绳挎于左肩,琴杆横于胸前,琴筒置于腰部右侧,琴面朝前,琴头斜向左上方。左手虎口托持琴杆,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弦取音,右手用拇指、中指执拨子弹弦发音,拨片常用竹制。垤施三弦以五度、四度关系定弦,即里弦和中弦为五度关系,中弦和外弦为四度关系,里弦和外弦为八度关系,常定弦为:b、f1、b1或f、c1、f1。音色圆润柔和。左手常以食指按弦,并且不用指肚而用指甲触弦,这种特殊的按弦技法,民间称其为“脆指”,可使发音清脆明亮且余音较长,左手有滑音、揉音、打音、擞音和带音等技巧。右手有弹拨和滚扫等技法。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是彝族人民喜爱的弹弦乐器。青年小伙子们常弹奏自娱,并将其用于恋爱生活中。
每逢火把节、插花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彝族人民就身着节日盛装,欢聚在一起尽情歌舞、跳乐,青年小伙子们手持三弦边弹边舞。在红河县垤施乡,彝族乐队由三弦、四弦、竹笛、巴乌、木叶和拉弦乐器等组成,并有人声参加。用全部彝族民间乐器演奏的丝竹乐合奏曲有:《来歌喉》、《垤施组曲》等。前一首是由《来歌喉》、《踩荞》和《撵调》三首乐调联缀而成的组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