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布尔,是锡伯族弹拨弦鸣乐器。形制独特,它是在汉族三弦和哈萨克族阿肯东布拉的基础上创制而成的乐器新品种。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地。
勤劳勇敢的锡伯族人民,最早居住在我国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自治区,以渔猎为生,锡伯即是“带钩”之意。18世纪中叶(清乾隆年间),清政府派官兵和眷属屯垦戍边,大部分向西迁徙到新疆,聚居在伊犁河流域一带,建立了锡伯营。解放前,锡伯人受到深重压迫和残酷剥削,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新疆和平解放后,才翻身做了主人。1954年3月,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建立了察布查尔(意为粮仓)锡伯自治县,生产和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民族文化也得到了普及和繁荣。
锡伯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锡伯人能歌善舞,民间音乐丰富优美,民歌和舞蹈是人们的普遍爱好。在民歌中,既有传统的古歌,又有猎歌、情歌和新民歌。流传在锡伯民间较古老的民歌称“亚其那”,它无情地揭露反动统治者的丑恶面目,反映出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歌颂人民向往自由和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猎歌是锡伯人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歌曲,每当浩浩荡荡的打猎队伍出发,或是猎罢在满载而归的路上,人们常唱起富有草原气息的感情奔放的猎歌,抒发心中的激情,歌唱生活劳动的乐趣。情歌则是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歌曲。过去,锡伯族青年男女婚姻不自由,但他们抑制不住追求爱慕之人的感情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就通过歌唱来表达彼此纯真的爱情。所以,情歌一般都是男女对唱,曲调活泼,歌词多即兴而作,没有固定的格式和词句。新中国成立后,锡伯人成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生活一天比一天美好,他们创作了许多新民歌,歌唱幸福的新生活,歌颂党的好领导。由于锡伯族与汉族、哈萨克族杂居,人们睦邻友好相处,文化上相互往来十分密切,所以才出现了吸收汉族三弦的上半部、哈萨克族阿肯东布拉的下半部。在这两种乐器相结合的基础上创制出属于锡伯族的新型弹弦乐器东布尔,这在我国是罕见的。
东布尔由共鸣箱、琴头、琴杆、弦轴、琴马和琴弦等部分构成(图),规格大小不一,琴身全长小者67厘米、大者108厘米。共鸣箱扁平、呈长方形,与阿肯东布拉的琴箱较为相似,小者长23厘米、宽15厘米、厚5厘米;大者长30厘米、宽20厘米、厚7厘米,琴框用四块梨木、杏木或核桃木等板料拼接胶合而成,上下开有装入琴杆的方孔,两面蒙以松木、云杉或红柳木薄板,面板中上部开有一个圆形音孔,孔径4厘米~5厘米。琴头和琴杆,采用一块长方形条状的杏木、桑木制作,长度与琴身全长相同。琴头上部扁而宽,呈铲形向后弯曲,下部开通底弦槽,两个硬木制弦轴分列两侧,左右各一,轴体呈提琴弦钮式。琴杆窄而长,为半圆形柱状体,前平后圆,上下等宽,正面为按弦指板,不设品位,上端设有山口,下端插入琴箱的方孔中。面板音孔下方置有一个木制桥形琴马。张两条琴弦,使用羊肠弦或丝弦。
演奏时,将琴杆斜横于胸前,琴箱置于腰部右侧,琴头斜向左上方。左手持琴按弦,右手五指弹弦发音。东布尔的两弦按四度或五度音程关系定弦,常定弦为:b、e1;d1、g1或c1、g1;d1、a1。音域有两个八度。是发音介于三弦和东布拉之间的乐器,音色圆润,音响明亮。左手按弦用演奏三弦的指法,右手弹弦用演奏东布拉的方法,右手指常同时弹拨里、外两弦,外弦演奏旋律,里弦奏出和音,偶尔里弦也演奏旋律。虽然东布尔的历史还不长,但它已成为深受锡伯人喜爱并广泛使用的乐器。
锡伯族每年四月十八日西迁节,要纪念先辈由东北盛京(沈阳)出发西迁。其它的节日和汉族大致相同。每逢节日和婚礼喜庆的夜晚,锡伯族人民常围在一起轮流跳起模仿祖先狩猎的《贝楞舞》。东布尔不仅常用于独奏或合奏,它还是锡伯族民间歌曲和舞蹈的主要伴奏乐器。较著名的乐曲有:《沙吾尔登》、《多路尔》、《阿克苏尔》、《锡伯贝楞》、《乌兰克贝楞》、《蒙古贝楞》和《蝴蝶舞曲》等。#p#分页标题#e#
东布尔,是锡伯族人民的骄傲。如今,在美丽富饶的伊犁河畔,不论是在田野里,还是在牧场上,随处都可听到悠扬的东布尔琴声和锡伯人高亢奔放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