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主页 > 音乐百科 >

电声音乐概论

更新时间:2012-11-26    来源/发布:乐器学习网    作者/编辑:乐器爱好者

电声音乐概论

??“电”发明至今百年来,极大的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包括文化艺术领域,而音乐是被电所冲击最大、最具革新性的艺术。电是“电声音乐”,“电子音乐”、“电子计算机音乐”及MIDI音乐的原动力和根源。其中,“电声音乐”(涉及范围亦包括戏曲、曲艺等有声艺术,以下同)是上述各类以电为动力的音乐形式广义代称;“电声音乐”(Electron wave music),其英文原意是“电子波音乐”,包括有以下两种含义:其一,“电声音乐”是“直接原声音乐”(人耳不经任何电子技术处理的声音),经一系列电声技术处理过的音乐。其二,是专指用“电子乐器”(Electronic musical instrument),“电子计算机”MIDI音乐多媒体所制作的“电子计算机音乐”(Electronic Computer Music)。现今习惯于把二者混为一体,这是误解。下文将二者分别论述如下:
?? 一、直接原声音乐经电子技术处理的音乐——“电声音乐”
?? 该题目所指的“电声音乐”概念含义,不涉及创作理念,表现形式及内容。电声音乐只是音乐通过电子技术传播 的一种手段与个性化(电子化)的音响表达形式。研究声波转换为电子振荡波的物理学科名为“电声学”(Electroacoustics),其研究的目的,即是如何利用电子技术将声波转化为电磁波、数码信息,并不断完善这一电子系统的理论与技术,以求达到高保真(High fidelity) 简称“Hi-Fi”。眼下真实再现原汁原味的“直接原声音乐”效果,还是一种科学追求,欲达此目地,任重而道远。尽管出现数码录音(Digital)技术、以及 "CD" 光碟的普及,但仍不失“电”的味道。恰似一块糖和一杯糖水,虽然二者的化学成份未变,仍然是碳水化合物,但其物理状态有了变化,糖的结晶体变成了液体。“电声音乐”亦大略如是。通过各种电子音响(包括电影、电视、收音机……)所听到交响乐仍是交响乐,通俗音乐也如是之,但它们都是掺了电子技术的,与其原始音响状态,有明显差异;其差异主要来自音乐的录制的技术手段,即电子设备质量,其中所括录制环境—录音棚的建筑音响,其次是重放音乐的音响设备的技术含量。除了技术设备的影响外,更不应忽略的是操作技术设备的“人”,人的因素在此并非扮演次要角色,因为,一个好的音乐录音作品,无不反映出录音导演(师)的艺术修养和技术造诣,以至于他的个人习惯与偏爱。按常理是不应掺入这些个人爱憎成份,音乐演奏与录制都应忠实原作,然而现实生活中,很难把个人对美的追求理念,偏爱与习惯,区别的泾渭分明。即便是欣赏音乐的个人,也不可能把每一个人重放同一首乐(歌)曲的习惯、爱好、音乐美的追求划一个等号。有的人喜欢低音重些,有的人喜欢声音大些,可以说是随心所欲,千差万别。
?? 综上所述:凡通过电声技术处理和传播的音乐,都属于“电声音乐”。打开电视、收音机、“CD”激光唱机……人们所听到的皆为“电声音乐”信息。“电声音乐”的产生,使得人们大大减少去音乐厅去欣赏音乐的方式。即便是在剧场和厅堂听音乐,由于厅堂的建筑音响不理想等原因,也不得不借助电声系统来改善厅堂的音响质量效果。因此,人们听的依然是经过电声系统处理过的“电声音乐”。
?? “电声音乐”有其利亦有其弊,二者存在于同一体,既矛盾又统一。但利大于弊,其原因如下:
?? 1 、借助“电声音乐”技术,音乐的普及化、大众化的进程大大提高了。这是现代科技文明带给人类文化生活的最具革命性的变革;“足不出户,可知天下大事,足不出户,可闻天下美妙音乐”。在没有出现“电声音乐”技术之前,难得使普罗大众欣赏到音乐厅里演奏的各种音乐。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从巴赫到20世纪的先锋派作曲家;从京剧“四大名旦”到帕瓦罗蒂,他们的作品和演唱,都可一览无余地通过电声,展现在面前。
??  “电声音乐”扩展了人们的音乐欣赏范围,推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提高了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世界文化交流通过电声做媒介极大地促进了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了解与合作。通过文化交流也促进了国际政治关系的改善与了解。通过电声技术,经卫星将“紫禁城世界,三大男高音”音乐会,传遍了全世界,它不仅使中国亿万观众通过电视,恰如身临其境,闻睹了世界三大男高音的声乐魅力(不必买票),而且使全世界的人知道,我们有能力办这样大型音乐会,也就有能力办好2008年奥运会。让世界了解了中国,起到一定的政治作用。“三大音乐会”的成功除了有其它重大因素外,也不可否认利用电声技术所展现出的“电声音乐”的巨大作用(使现场万人听到美妙的歌声),若不然不就成了“哑巴”音乐会了吗?
?? 2 、“电声音乐”为人们提供了音乐的自由选择性,不受临场约束和时空的局限。
?? 有了“电声音乐”,犹如把音乐厅搬到家中,随时可以欣赏个人爱好的,感情需要的,熟悉不熟悉的音乐;对于音乐作品反复,甚至逐段逐句的欣赏和剖析研究,都无一不提供了最大的自由和选择,这不仅对那些纯为享受音乐乐趣的人们提供了可能,对搞音乐学术研究的人们也从中获益非浅。音乐是节奏与旋律随时间而流动的艺术。随着时间的流逝,音乐也随时间流逝而流逝。“电声音乐”是记录在各类介质上的音乐信息,如磁带、光碟等,可重放、可重录,它不受时空限制;人们坐在家里,只在打开收视器材,就可以听到远在千万里之外的音乐,犹如临场,打破距离空间,如果在音乐会进行时间里,恰好你有要事在身,那也无妨,定时器会自动把音乐会录下来,等空闲时欣赏,从而打破了时间的约束。
?? 其次,“电声音乐”为人们提供了对音乐美感不同需求的可能。这里所讲的范围仅限于改变所欣赏音乐的音色、力度、速度,以及曲调的高低、延时、混响等。现今许多音响器材都有这些功能。这是欣赏“电声音乐”所独特之处。
?? 3 、“电声音乐”改变了人的听觉习惯,表演习惯,以及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冲击。
?? 这一点在“通俗音乐”领域表现的尤为突出,“通俗音乐”的表演,现今已经不能摆脱电声技术,没有电声技术的支持,歌手无法歌唱,乐手无法演奏。不仅如此,就连古典音乐也难完全摆脱电声技术的支持,试想在拥有万人的大型演奏(唱)会,离了电声的技术支持,表演结局可想而知,这样下去,久而久之,人们的听觉习惯改变了,譬如,架子鼓(爵士鼓)的音响,在“电声音乐”中所发出的音响,与实际击打出的声音,有天壤之别,余音,音色也变了。但人们习惯了这种纯净的电声,反而对不经过电声处理的声音,感到单调缺乏色彩(人为的色彩),问题另一面,对于一些歌手,简直到了离了话筒就不能唱的可悲境地。更有甚者,录音带上的他(她)的歌,是一段一段录出,又经录音师一段一段拼接出来的,然后再用各种音响处理仪器、如延时器、混响器,通过调音台的涂抹打扮,丑小鸭转眼间变成了白雪公主。“电声音乐”虚假的一面,难以被大众所识破,这仅是少数,大多数还是靠真本事录制的“电声音乐”。不过凡经电声处理的任何形式的音乐,都是经过电声技术化妆过的“电声音乐”,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譬如演奏(唱)的环境音响,都可以通过录音技术任意改变。不是有这么一句行话吗:“只要这个小房间能把人坐满,就可以把小屋子变成大厅”,这不是魔术,大厅变不出,可大厅的音响效果会神奇的进入你的耳中。
?? “电声音乐”深入到每个人的家庭、它的多样性和随意选择性,使许多人拼弃了他固有而熟习的音乐形式,但也使更多的人、熟习、认同了多种多样的音乐形式。对传统音乐形式有冲击的一面,但也有利的一面,二者相比之下,电声技术对传统音乐而言,其利大于弊,如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保留(存),电声技术是功不可没有。假设没有电声技术的传播,“纳西古乐”,华彦钧(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听松”等,就不可能流传至今。也难将诸多音乐演奏(唱)的音乐流芳百世,使他(她)们百年之后,仍风韵犹生。电声技术在改革传统音乐形成方面,也是成效卓绩的。用电子乐器与传统乐器相配合表演传统戏剧、曲艺等的成功范例亦不胜枚举。
?? 而今所有的艺术形式,如果它脱离了现代电子技术的传播,它的发展和继承就会受到影响和限制。
?? 二、“电声音乐”与“电子音乐”
?? 1 、“电声”催化出“电子音乐”(Electronic Music) 。“电子音乐”依附于电声技术而产生和发展,二者是同一体的两个功能部分,即电子音源与电子音响处理系统两个部分,这是前面所论述的“电声音乐”不同之处。前者音源来自传统力学、空气振荡,然而电子音乐的音源是电磁信号或通过计算机传递出的数字信息。“电子音乐”可谓彻头彻尾的“电声音乐”。
?? “电子音乐”是从2 0 世纪4 0 年代初产生的一门以电子科技为表现手段的艺术。它的产生是音乐史中划时代的艺术门类。它排除了一切常规传统乐器和演奏形式、演奏方法,全新的音色及音响,它扩展了音程、音序,使音的微分化有了可能。“微分音”(mictotone) 打破了“十二音体系”局限。意大利作曲家布左尼(F.B.Busoni) ( 1 8 6 6 - 1 9 2 4 ) 于1907年最早提出用电声作曲。随着电声技术的日益完善,实现这一愿望成为现实,“微分音乐”、以及用“噪声”创作的“具体音乐”等音乐形式,接踵而来。特别要提出的是,电子合成器与电子计算机音乐的出现(midi) ,又使“电子音乐”发展推到一个新的里程。它在音乐领域创造出空前奇迹,首先打破了音域、音色的束缚,突破了一切传统音乐创作技法。“电子音乐”中使用的乐器,譬如电子音响合成器(synthesizer) ,它不仅可发出小提琴委委动人的音色,也可以发出犹如电闪雷呜般的噪音。1 9 5 8 年由瓦列斯创作的《电子诗》(pome electric) 是电子音乐代表作,是为1 9 5 8年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世博会一个建筑展馆而作,以供参观者进入展馆时,边走边听。然而参观者所听到印象是:“惊骇、愤怒、不知所措、畏惧、有趣、狂热”,甚至有评论者说:“尖锐的爆炸声使我有三次几乎要从椅子上跳起来,最后不得不掩住耳朵……以免肉体之苦”。
?? 音乐的音域也被神奇般的扩展了,只要你能听得到的声音(频率1 5 赫(HZ)—2 万赫(HZ),电子乐器就能做到,人耳听不到的音域,也能用电子手段发出,电子乐器在演奏速度、技术难度方面,就连世界最著名的演奏家与之相比,也得甘居下风。
?? “电子音乐”其创作特点之一,就是非乐音与“噪音”的应用。这类形式的音乐,出现在2 0 世纪3 0 年代中期。随着录音机的发明,将诸多音响记录在磁带上的电磁信号,以“乐音”和“噪音”加以混合的“录音机音乐”的出现 ,一个广阔的新的音响世界大门被打开了,这一新的时期使得以前的一些革新显得不足称道。如“序列音乐”、“十二音体系”、“偶然音乐”(Aleatoric Music) ,或者“骰子音乐”(机会音乐chance music) ,先锋派音乐等,(这些音乐形式与流派依然还是在传统乐器上演奏的音乐)。
?? 磁带录音机音乐,在2 0 世纪6 0 年代,首先出自于一位法国电子工程师名叫皮埃尔·舍费尔之手,他是法国电子音乐的开创者。他将火车,呜笛、风雷闪电、鸟呜、汽车开动的声音,剪拼而成的音乐,名为“具体音乐”(Concrete Music) 。它不具古典音乐的抽象性,而是实在生活中的音响。模拟现实生活中的音响,早就出现在古典音乐中,最早是用传统乐器模拟的乐音,早在1 9 世纪,如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他的第六(田园)交响乐中,就用单簧管模拟雨过天晴后,林中布谷鸟叫声,故然还不是自然中的鸟呜,只是模拟,但是它的音乐效果,却是与自然相接近的。当时引起音乐评论家一片哗然与警愕。更有甚者,柴柯夫斯基在1 8 8 0 年他为庆祝俄国战胜法国拿破仑入侵的名作“1 8 1 2 年序曲”中,在演出的结尾处,干脆把礼炮的轰呜声搬到了乐坛(这仅是具体音响的一声炮)。在中国的民间乐曲《百鸟朝风》中,用唢呐模拟各种鸟的啼声,这也可以称这为音乐中掺了具体成份的“半具体”音乐。
?? “噪音”是不是音乐?认同的意见也有,不认同的意见也有。认同者的理论依据是“协合与不协合,噪音与非噪音是一对矛盾,但又是统一的”。更极端者认为,“噪音也是音乐”,譬如火车的呜笛及开动时发出的音响,不同人的心境,会有不同的感受;一对恋人乘火车外去旅游,当他们听到火车开动的声音时会是欢悦和兴奋,而一个离乡背景数载的游子,与家人相聚又别离时,他(她)所听到的这一声汽笛长呜,带给他(她)的是潸然泪下。谁又能确切地把人的感情与乐音、非乐音划清二者相联系的界限呢?这里不想以这些可能有些极端的例子,来讨论音乐美学原则,只是提供一个思考话题。但无论怎样,这一切还是“电”的魔法所创造出来的新课题,如不然“电子音乐”(Electronic music) 也就不会存在了。讲到此处,需要解开一个认识上误区,即是时下甚多的人,以为“电声音乐”或是说“电子音乐”是用电声乐器由人演奏的音乐,如电吉它、电子琴,电钢琴……演奏的音乐,没错,但不完全,为什么?因为有了电子计算机(Computer) 的出现,所谓MIDI音乐把电子音乐的创作与演奏又推到了又一革命性变革的顶端。
?? 2 、电子音乐合成器与电子计算机音乐
?? 电子合成器(Synthesizer) 的发明,使创作电子音乐大大地简单而随意,最新的数码音响合成器(Digital Synthesizer regular) 简称“DSR”,一台数码合成器和电子计算机或是仅靠一台电子计算机及其软件,就把作曲家在五线谱上画豆芽菜的烦琐创作,变成轻松而富于乐趣了,另外,在计算机上的创作,即可欣赏,然后修改、再欣赏、再修改,直到满意为止,也不必劳师动众请乐队为之试奏了;最后用打印机把全部音乐打印成乐谱,这一切是如此轻松, 只需人向计算机发出指令。
?? 电子音乐的创作与演奏发展进程从" 录音机音乐" ,直到电子音乐合成器和" 电子计算机音乐" 的出现,仅用了几十年,其发展之迅猛,令人震惊,一个又一个创意独特,令人惊奇和不可理解的新主题、新观念、奇离古怪的玩艺儿,不断向你的固有观念审美兴趣挑战,面对它一次次挑战,传统创作思维理念及形式已显得苍白无力了。" 电子音乐" 可以说是名符其实,完全电子化了的电声音乐,人称之类多媒体及MIDI音乐,MIDI音乐,无论从创作到演奏,从音乐的形式与内容,音域与音色的扩展与丰富,都是空前的、崭新的。“从所有这些音响制作过程中,看来形成了一种新的关于音乐本质的概念……。音乐已成为这样一种艺术,即是它的音响——任何种音响——就是它本身全部存在的目地,而不是运用某些带有语言性质的东西,有其句式、语法、有其陈述部、发展部……音响就是音响”。(引自美国彼得·汉森《开拓者和探索者》一文,载1 9 8 0 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国外音乐资料1 2 辑》,此语虽为极端,但为后许多电子音乐家,在创作中却受其影响摆脱了传统模式,使创作手段更加自由,更加随心所欲了。首先电子音乐的作曲家们,“摆脱了演奏者的影响(不需要演奏家),摆脱了节律格式的影响,摆脱了乐器的限制,摆脱了任何一种音高框框,摆脱了前人所听到的一切声音(引自前文)”,制造出许多光怪陆离的音响,所谓来自外星宇宙的声音。
?? 另一方面,至今仍有一大批音乐家依然遵循传统音乐创作的基本要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技法,而用于电子音乐的创作,其中不乏成功之作。如经一位现代日本作曲家,用电子乐器改编的电子音乐《行星》组曲中的第四段“木星——快乐之神”,就是一部成功佳作,原曲是英国作曲家霍尔斯特(Holst) 于1 9 2 0 年所作。原作为交响乐,但经改为电子音乐后,不仅使原作耳目一新,而且把宇宙空间的宏大、神秘、令人神往之情,表现得淋离尽至。听罢深深被这颗快乐之星所感动,留下经久难忘的美感和暇想。
?? 用电子乐器来演奏“电声音乐”或称之为“电子音乐”的电声乐队,时下多如牛毛不可胜数。然而他们仍是以演奏通俗音乐(POP)为主,与歌唱相伴等形式出现的。由于“电声音乐”及其电声乐队所发出的音响的特殊音色魅力与震撼力,迎合了大众群体的欢迎,它的通俗、大众化是至今任何音乐表现形式所不及的。如摇摆乐、迪士科、摇滚乐等,这些音乐形式的出现都是与“电子音乐”相伴相生的。
?? 探索(Discovery) 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只有不断的探索,人类社会才可不断进步,探索过程中的失败与成功都是可贵的;彼时,人的思想意识,也需要时日更新,“与时共进”这句名言讲的很透、很理性,如不然在这个知识和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你会与时代步伐拉开距离,最终被时代所淘汰。如今已很少有人对“电声音乐”持否定态度的了。因为,它是客观的存在,无时无刻不在与你相伴,只要打开收音机,电视机……电声音乐就出现在你的面前。没有“电”的发明就没有“电声音乐”,“电子音乐”,“电子计算机音乐”以及现代音乐的各种电子音乐流派,这些音乐形式的出现都应归功于电声技术的成就。“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也带动了文化飞速发展。用电子计算机演奏钢琴已不是新闻了。但是,只要人类在科技领域探索的脚步不止,那么更多的奇迹,新鲜事还会接踵纷沓踏来,只要你活着,你就会看到。

本文标签

最新专题

更多相关

精彩专题

基本乐理通用教材 乐理知识大全

  乐器学习网(www.yueqixuexi.com)导读: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基本乐理的精品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阅读全文

李重光《基本乐理600问》

本篇李重光《基本乐理600问》专题,适合所有初学音乐的网友,在自学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本专题内容大多有所答疑。内容主要围绕...阅读全文

青年必知音乐知识手册

乐器学习网本篇带来侯书森主编的《青年必知音乐知识手册》,包括音乐美的旋律美的熏陶、中外音乐发展史、中外经典歌典欣赏、中外...阅读全文

黄虎威《简谱入门》

本专题乐器学习网带来黄虎威的《简谱入门》,该系列教程言简意赅、深入细致地讲述了简谱的音符、节拍、节奏、速度、音程、定调、...阅读全文

《视唱练耳》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本专题乐器学习网小编为广大音乐爱好者带来由郭萌黎主编的《视唱练耳--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内容共分三十二节课程...阅读全文

中小学音乐知识文库

乐器学习网本专题为广大音乐爱好者带来中小学音乐知识专题,适合所有初学音乐的网友,特别是对于自学乐理的朋友。该系列教程内容...阅读全文

关注热点

本站简介- 站内公告- 原创投稿-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举报入口
Copyright @ 2008-2018 乐器学习网 online services. Security support by yueqixuexi.com
举报信息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