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们年青的国乐界朋友提起柳尧章,恐怕知道的人并不多,可是若提起《春江花月夜》和《月儿高》来,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这两首乐曲是怎么来的,知道详情的人恐怕又不多了。实际上这两首乐曲都与柳尧章相关;可以说,没有柳尧章就没有这两首乐曲,尤其是《春江花月夜》,只能停留在《浔阳夜月》的阶段。原来《春江花月夜》是柳尧章先生于一九二五年根据汪昱庭先生所教的《浔阳夜月》改编的;而《月儿高》,二十年代的上海,根本就没人会弹奏,是柳尧章先生从华秋苹《琵琶谱》中挖掘整理出来的。提起我们的国乐队,人们自然会想到大同乐会的郑觐文,却常常忽略了这位幕后的组织者与策划者。
柳尧章究竟系何许人,以下略作介绍。
(一) 生平简介
柳尧章先生,浙江鄞县人,生于1905年10月10日,1996年12月17逝世,享年91岁。柳尧章的父亲在上海经商,但酷好民间音乐,家中丝竹乐器常备,柳先生从小便受到音乐的熏陶。柳先生10岁随父亲来到上海,就读于校规极严的徐汇公学,向校长、义大利钢琴家C .Vanara神甫学钢琴,同时兼习小提琴和大提琴,受到了正规的音乐教育。柳先生除1925年至1926年任教于刘海粟先生创办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30年代初担任过两年史量才的家庭教师外,1932年夏就开创“中西音乐研究室”,一生从事自由职业,因此,柳尧章先生对民族音乐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就鲜为人知。
柳先生认识郑觐文先生也是件很有趣的事。1924年2月13日,《申报》刊载了郑觐文《大同乐会筹备修正中西乐》的文章,柳尧章读后对其中的观点很是赞同,当天下午就带着报纸去拜见郑觐文,二人交谈十分投契,以后几乎无日不见,遂结成了忘年交。随后,郑觐文先生便介绍柳先生向汪昱庭先生学琵琶。柳先生学琵琶很勤奋,1925年以后,汪昱庭先生与吴梦飞、施颂伯二位先生组织“琵琶研究会”,还担任叶澄衷的家庭教师,较少参加大同乐会活动,柳尧章便去叶家向汪先生请教,后来因叶府路远,便常于星期天去汪府求教;当然,有时还向施颂伯先生请教。在大同乐会期间,柳尧章还向郑觐文学过箜篌,向苏少卿学京胡。1925年任教上海美专时,还曾经向他自己的学生学吉他弹唱——即使这位学生转学真如,也不辞路远去真如。如此的孜孜不倦,致使柳先生精通各种中西乐器。
1932年夏,柳先生离开大同乐会,开设“中西音乐研究室” ,从事私人教学。
柳尧章说,他离开大同乐会是因为要照顾家庭。可是卫仲乐先生说,柳尧章离开大同乐会是因为郑觐文推出“七线谱”,柳先生与郑先生的意见不合才离开的。卫先生的说法也有根据。因为郑觐文于1931年夏天推出据说“方便”首调视唱的“七线谱”,并“编作琴谱、琵琶谱各一曲,交于该会中坚分子柳(尧章)、卫(仲乐)诸人切实研究,以达完善之目的”,时间是吻合的。
在搞中西音乐研究室,从事私人教学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合奏能力,还组织了一个管弦乐队,社会上的一些演奏家也曾参加过这个乐队,例如王伯英、朱起东、司徒海城、司徒华城,当年都曾参加过这个乐队的排练。排练的曲目有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等名家作品。柳先生于1935年开始教七岁的儿子柳和埙(当时名为“仲篪”)小提琴。1940年3月2日,上海青年会举办“全沪儿童音乐比赛”,柳和埙就获得了最高得分;同年5月18日上海又举行国际儿童音乐比赛,柳和埙又得第二特奖。1964年,柳先生又教3足岁的外孙顾维舫小提琴,8年之后,顾维舫亦获得了好成绩,多次入选国际比赛,如今为美国克里夫兰交响乐团的小提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