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曲 曲艺的一种。用广州方言演唱。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等粤语地区,以及东南亚、南北美洲粤籍华侨聚居地。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清代道光(公元1821—1850年)初年,广东的八音班就以粤曲清唱为业。到同治(公元1862—1875年)初年,又有失明的民间女艺人(亦称“瞽姬”、“师娘”)演唱粤曲,盛行六十余年,是为粤曲的“师娘时期”。辛亥革命后,又出现开眼的女艺人(亦称“女伶”)演唱粤曲,1918—1938年间女伶的演唱达到全盛时期,当时人才辈出,流派纷呈,如大喉演员熊飞影、平喉演员小明星、子喉演员张琼仙(又名张玉京)等均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二十世纪三十、四十年代,粤曲处于凋萎零落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获得新生,蓬勃发展,整理了传统曲目,编创了大量新曲目。在表演形式上,除清唱外,又出现粤曲说唱、粤曲弹唱、粤曲表演唱等。粤曲和粤剧关系密切,其音乐在板式、曲调等方面和粤剧基本相同。但粤曲特别讲究唱工,突出声腔艺术,有其独特的风格和创造。两者互相吸收融化,共同发展提高。粤曲的音乐,大约可分为自成系统的七个类别:梆子、二黄、牌子(以昆曲、高腔、吹腔等的曲牌填词演唱)、说唱(包括龙舟、木鱼、南音、粤讴、板眼等)、小曲杂曲、广东音乐(包括器乐演奏和器乐曲的填词演唱)、锣鼓。乐队伴奏有以高胡为主的软弓乐队(另有扬琴、琵琶、横箫或长喉管等)和以二弦、提琴(一种广东民间乐器)为主的硬弓乐队(另有短喉管、月琴等)。演唱方面早期均依行当划分,有小生、花旦、武生等十大行当的不同唱法。辛亥革命后的女伶时期,将假嗓改为真嗓,舞台官话(又叫桂林官话)改为广州方言,与此同时,划分为“大喉”(又称“霸喉”或“左撇”,属男角唱腔,腔调多用高音区)、“平喉”(男角专用腔,腔调多用中音区)、“子喉”(女角专用腔)三种唱法。粤曲曲目,较早的代表性作品有八大曲本(如《百里奚会妻》、《辨才释妖》、《黛玉葬花》等)。女伶时期的代表性曲月有大喉的《夜战马超》、《岳武穆班师》(中国571113 ) 等。平喉的《知音何处》、《再折长亭柳》等。子喉的《燕子楼》、《秋江别》等。现代题材作品有《双桥烟雨》(中国M—660甲)、《珠海丹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