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近些年来,中国二胡艺术的研究在发展,特别是从时间角度研究其发展的脉络、演奏的技巧及艺术的风格流派较多,但其中的地域性研究相对薄弱,对地域和空间因素往往关注不够。本文试从时间的历时性研究转入空间的共时性研究,就二胡艺术的地域特色作简略探讨,以求从新的角度提出问题,并就此阐述了个人的观点。
关 键 词:二胡 艺术 地域特色
一、地域特色概言
人,总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生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此,人的体质和社会生活方式,都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大到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小到不同的村落、不同的办公室,其地域空间特征的差异都很明显。人的文化活动和其他活动,也必然与其所处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一乍看浅俗的论断,已由地域学及其他相关学科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所谓地域学或曰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就是将文化现象的分布、扩散和变化,与发生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联系起来考虑,而对文化区域的划分、鉴别、定义和分析,则是进行此类研究的基础。
我国幅员辽阔,在自然地理上最大的分野是南方和北方。南北地形地貌不同,气候物产不同,民风民俗不同,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也不同,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习惯将中国的文化形态划分为南北两类。这种划分虽然不可能与地理分界完全相符,但从历代学者的论述和人们普遍能感受到的社会现象看,这样的一种划分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古往今来,中国南北两地的确存在不少文化差异。从最简单的角度说,衣,南丝北棉;食,南米北面;住,南床北炕;行,南舟北车;至于“南腔北调”,那就离音乐范畴更近了。通过这些罗列,可说明地域文化的差别,不是仅凭概念就可以诠释的,它实际上浸润在具体而细微的生活之中,不仅会日日时时对我们的生活发生影响,更能点点滴滴地塑造出不同的性情和趣味,而这些性情和趣味,正是文艺创作的源泉。所以,我们从古今文艺作品中能看到或感受到某些因南北文化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二、二胡艺术发展的地域特色
二胡艺术发展的地域特色可由以下几个视角窥知。从出版发行的作品看,西北一带的二胡作品主要有《葡萄熟了》(周维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陈刚编曲 刘天华移植 刘长福改编)、《牧羊女》(曹元德编曲)、《天山风情》(王建民曲)等。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现象、人文习俗,赋予了那里热烈奔放的音乐风格;从旋律音上说,普遍都运用了增二度的音程。如《葡萄熟了》的倒数第十小节和倒数第二小节,特别是《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一曲,此类情况就更是随处可见。从节拍上说,也许是崎岖不平的山区小路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这一地区的音乐在节拍上多采用八五拍、八七拍、八九拍。客观地说,像这样的非均分律动节奏,一方面音乐的动感性、舞蹈性强,另一方面增添了特殊的音乐效果。如《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一曲中多次应用了上述节拍。从演奏技巧上说,这一地区的二胡独奏曲特别注重两手写实性技巧的发挥。如乐曲《葡萄熟了》的第144小节至151小节,通过左手指的拨弦及右手以同样节奏型的拉奏,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那里的人们在丰收的时候,打着手鼓,载歌载舞的情景。这显然与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及生存环境有关。
在南方的二胡作品当中,如《山村变了样》(曾加庆曲)、《江南春色》(朱昌耀、马熙林曲)、《姑苏春晓》(邓建栋曲)、《忆江南》(闵惠芬曲)等,同样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现象、人文习俗,赋予了这里细腻柔美的音乐特点;从旋律音上说,大都是级进的自然音程,乐曲《忆江南》的主题即是如此。从节拍上说,似乎由于这里为江南平原的地理条件,使得这里的音乐主题在节拍上常用平稳流畅的均分律动感强的四二拍或四四拍。从演奏技巧上说,这一地区的二胡独奏曲更注重写意性技巧的发挥。如乐曲《江南春色》,通过采用江南丝竹特有的滑音、垫指滑音及圆润饱满的音色刻画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色。
综上所述,二胡艺术发展至今,笔者认为,对地域性二胡作品的优与劣、演奏技巧的高与低的评价,本没有绝对的标准,凡依据当前流行的审美眼光妄加判断,也不堪作为科学的评价。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南北两地的二胡作品风格及演奏方法的确存在着不同,则是没有疑义的。那么,我们应该从什么角度或者说依据什么原理去研究二胡艺术中的地域风格或者描述地域二胡现象呢?
第一,地理条件与地域文化艺术成就不成正比。就音乐中最小的题材——民歌来说,山西河曲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穷乡僻壤,但那里民歌的艺术成就却很高。尤其在表现爱的艰难、生活的艰辛这些内容的民歌,更是震撼人心。说得远一点,荷兰很小,西班牙很偏,但那里的艺术成就很高。二胡艺术亦是如此。浏览近50年来在全国正式出版的约300首作品之中的较为经典的50部作品,不难发现,其中以《秦腔主题随想曲》《蓝花花叙事曲》《陕北抒怀》《调》《红军哥哥回来了》等极富地方特色的、风格浓郁的作品,形成了在中国二胡艺术中影响较大、分量较重的一大派别体系即“秦派二胡”。对此,在朱道忠先生的《二胡人文精神之我见》一文中这样说道:“‘秦派二胡’在这个体系中,通过传承、探索、实践、创新,也以极其感人的风韵别树一帜地高扬于西北风中。此‘风’从黄土地高原向东吹醉了神州大地,国人无不惊异地引颈‘西望长安’,惊觉八百里秦川。”北京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也是音乐艺术最为集中的地方,然而以京风、京韵为主题创作的二胡作品,无论是数量上或是影响力上,尚不及“长安乐派”。因此,地理条件与地域文化成就不可概而言之。
第二,二胡的地域特色有远近而无高低。一国之内有中心与边缘的区别,世界范围内也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区别。但文化的发展与艺术的特色却不以地域为界划分高低。不能说发达国家的文化是好的,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是不好的;同样道理,北京的二胡艺术有其非常明显的优势,而其他省市的二胡艺术也有其独特风味和特色,客观地说,各有所长,不分轩轾。
第三,数量标准和质量标准的差异。艺术的价值主要在于其内在的质量而不在于外在数量。研究二胡地域现象不仅应该重视作品的数量、演奏的技巧,更应该注重地域二胡艺术所反映的那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价值的高度与深度,或曰更应注重其凝练的深刻厚重的文化内涵。
第四,结合时间因素考虑。空间和时间是不可分的,不同的空间往往承载着不同的历史文明程度。比如17世纪,本是中国封建文化高度成熟的时期,但那时在中国边远地区的人可能仍然处于狩猎文化的阶段。即使是在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经济连年出现高速增长的当前,地域之间同样存在着贫富差别。这说明相同的年代不一定处在相同的文明体系之内。这样,才能因地域文化差异而产生许多特殊的艺术现象。二胡艺术亦莫能外。
在二胡艺术的研究中考虑到空间环境的作用,实则并非新思想。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认为,艺术作品的产生不仅取决于“时代精神”,也取决于“周围的风俗”,地域研究也不仅仅是研究山川河流,还要研究地区的文化及艺术。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人,必然受到这个地域内自然与文化氛围的影响。他们的作品及演奏这些作品的人,甚至非本地人在欣赏这些作品时,都不可避免地存有这种地域文化的痕迹或是想象、感受这个地域的文化。可以这样说,没有一个人在创作、演奏、欣赏一首细腻悠扬的江南作品时,他所捕捉、感受的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情景。这是为什么呢?
近些年来中国二胡艺术的研究在发展,但其中的地域性研究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对地域和空间因素往往不甚关注。从时间角度研究二胡艺术的发展是天经地义、合情合理的,但这不是唯一的角度。“历史不仅是河流,河流不仅是一条。历史不但是时间的动态变化,更有赖以存在的空间的静态差异,亦即还有纵向曲线——历史的空间特征及其组合。”窃以为,这一看法甚是符合二胡艺术发展史的研究情况。如果能从新的角度提出问题,将注重时间的历史性研究与空间的共时性研究结合,可为二胡艺术的研究工作增加立体而鲜活的气息。
参考文献:
<1>朱道忠 《二胡人文精神之我见》中国二胡 2004年 第2辑
<2>程民生 《开拓历史的空间——历史的地域研究刍议》光明日报1999年6月25日第7版
[导读]你喜欢二胡吗?你会拉二胡吗?小编本篇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关于二胡曲谱的专题;我们收集了近二千首二胡曲谱子,其中包括:...阅读全文
[导读]小编收集近两百首二胡伴奏音频,其中有二胡名家演奏作品,也有国内外二胡爱好者演奏作品,所有伴奏音乐可免费在线试听与...阅读全文
[导读]小编收集近两千个二胡演奏的视频,喜爱二胡的网友不要错过,这近两千首二胡演奏歌曲的盛宴,小编为方便广大二胡爱好者欣...阅读全文
[导读]小编整理本篇二胡如何入门的专题,旨为帮助初学习二胡的朋友找到适合自已的方法。哪么怎样才能快速入门呢?我们建议先看...阅读全文
[导读]小编收集近三百个二胡演奏音频,其中有二胡名家演奏作品,也有国内外二胡爱好者演奏作品,所有音乐可免费在线试听与下载...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