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主页 > 二胡 > 二胡教学 >

劉天華二胡十大名曲之演奏版本比較

更新时间:2013-05-29    来源/发布:乐器学习网    作者/编辑:乐器爱好者
課程:現代國樂專題

指導:陳如祁教授

項目:期末課堂報告

學生:史銘燻921003

日期:2003/12/13





壹、 前言

劉天華是首位將二胡從民間傳統樂器提升為專業化獨奏樂器的音樂家,他自一九一五年開始創作《病中吟》,到一九三二年逝世前不久才完成的《燭影搖紅》,共計十首二胡獨奏曲,已成為胡琴音樂的珍品,並且是專業二胡演奏學習者之必學曲目,曲意內涵豐富,情感深切,已經有許多二胡演奏家們在錄製錄音帶或CD時都收錄其樂曲,在此篇文章中筆者選擇五位大師級演奏家演奏劉天華十大名曲之錄音,以欣賞者的角度,來做演奏版本的比較,目的不是為了要分誰演奏得比較好,而是透過這樣的過程,來了解這五位著名的二胡大師如何詮釋這十首樂曲,並更深入來了解這十首樂曲深刻的內涵。

貳、 劉天華簡介

劉天華為江蘇江陰縣人,生於知識分子家庭,早年在常州中學求學時,便已學習西洋銅管樂器,輟學後還參加過「反滿青年團」軍樂隊,上海「開明劇社」樂隊,又學過作曲和小提琴演奏,可說接受過頗為全面的西方音樂訓練。

一九一四年劉天華返回家鄉,先後在江陰、常州的中學教音樂,其間跟周少梅、沈肇洲習二胡、琵琶,又赴河南習古琴,向僧道和民間藝人學習各種民間樂器,搜集記錄民間音樂作品;到一九二二年後,劉天華先後任教於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北京藝術專門學校音樂系及北平大學女子文理學院音樂系,在北京任教期間,先後學習了三弦拉戲、崑曲、小提琴、和聲學、理論作曲等,在廣泛學習中國民間傳統音樂和西洋音樂的基礎上,創作了二胡獨奏曲《病中吟》、《月夜》、《苦悶之謳》、《悲歌》、《除夜小唱》、《閒居吟》、《空山鳥語》、《光明行》、《獨弦操》、《燭影搖紅》及四十七首二胡練習曲,琵琶獨奏曲《歌舞引》、《改進操》、《虛籟》及十五首琵琶練習曲和一首合奏曲《變體新水令》等。

西元一九二七年,劉天華創辦了「國樂改進社」,編輯出版《音樂雜誌》,參與創辦「愛美樂社」,又首次使用五線譜準確記錄梅蘭芳的唱腔,出版了《梅蘭芳歌曲譜》,搜集整理了《安次縣吵子會樂譜》及《佛曲譜》,但在西元一九三二年六月一日赴北京天橋收集鑼鼓譜時不幸染了猩紅熱,罹病一星期後於同年六月八日逝世,年僅三十七歲。

參、 演奏版本簡介

一、 李鎮東演奏版

民國六十一年由四海唱片出版《光明行 李鎮東南胡獨奏》錄音帶,灌錄李鎮東演奏之劉天華十大名曲,成為早期台灣學習二胡者欣賞與演奏參考的典範。民國八十二年李鎮東因肝癌病逝後,由其友人贊助再版灌製成CD。演奏內容十首樂曲全無伴奏,純為二胡獨奏。

二、 王國潼演奏版

西元1991年7月於北京百花音像公司錄製,由千河唱片出版之《劉天華》CD,為DDD錄音,CD編號321-02-2,十首樂曲全無伴奏,純為二胡獨奏。

三、 蕭白鏞演奏版

西元1993年,由BMG HK出版之《蕭白鏞 病中吟》CD,為DDD錄音,錄製期間長逾二年,蕭白鏞自己曾表示,錄音時若「感覺」不對則不錄,改天才重新錄音,可見蕭白鏞對演奏品質之要求,十首樂曲其中《悲歌》與《空山鳥語》為無伴奏之二胡獨奏,其餘曲目配以揚琴伴奏。

四、 甘柏林演奏版

西元1993年,由中國龍唱片編輯,任詩傑實業有限公司於1995年出版之《盲人音樂大師甘柏林 二胡經典名曲選》CD,CD編號JRAF-1211,十首樂曲皆配以小樂隊伴奏,由張式功指揮北京中國古典樂團擔任伴奏。

五、 張銳演奏版

西元1989年中國唱片公司著手編撰《中國音樂大全》二胡卷,耗時三年完成,西元1995年由台北搖籃唱片獲得授權台灣地區出版發行,共發行八卷CD,此為第八卷《良宵 劉天華十大名曲/張銳演奏專輯》,除《病中吟》、《悲歌》、《良宵》、《閒居吟》等四首樂曲有伴奏外,其餘樂曲無伴奏,純為二胡獨奏。

肆、 演奏版本比較

一、 病中吟

1. 樂曲簡介:
此曲是劉天華先生的處女作。醞釀於1915年,初稿成於1918 年,初名《安適》,又名《胡適》,也就是「人生不知何適何從的意思」,當時劉天華遭逢父喪又面臨失業,遂於市集上購得一把廉價二胡,鎮日拉琴,聊以解憂。他自己說:「《病中吟》不是生病的意思,而是心中苦悶如病,是苦悶之中產生的歌。」樂曲傾訴了他內心的苦悶、徬徨、憤懣的情緒,同時反映對人生奮鬥的意志與抱負。

2. 李鎮東演奏版:
演奏的速度較為自由,常有速度突然加快,一下又回復原速的處理方式,第一段慢板中對附點音符的演奏已接近複附點音符,如此處理似乎可以更令人覺得徬惶、無助之感,整體而言,演奏的情感表達「苦悶」之感較淺顯,反倒給人有一種逆境中仍懷抱希望與理想的光明面感受。

3. 王國潼演奏版:
第一段慢板速度相當緩慢,運弓輕重的處理分明,突顯音樂之頓挫感,表達苦悶、徬徨的情緒,第二段略快的樂段情感面並未提昇至激動的處理,而是留至第四段才將「激動」的情緒爆發出來,前面的「苦悶」與尾聲的「憤懣」情緒,形成一強烈的對比。

4. 蕭白鏞演奏版:
在這張蕭白鏞演奏的CD中,共收錄了兩個他演奏《病中吟》的錄音,兩者差異不大,他將定絃整整移低了大三度,演奏處理細膩,音色變化大。音高移低的演奏對於《病中吟》的曲風表達在情感上更為深切,演奏速度相當穩健,尾聲結束前的音樂處理,情感起伏大,令人印象深刻。

5. 甘柏林演奏版:
採小樂團伴奏,在第一段慢板的前半段,演奏的情感表達藉由伴奏的鋪陳得到效果的加強,然而在第一段慢板的後半段起,就顯得伴奏的編配過於華麗,演奏的整體感受令人覺得情感表達較表面化,不夠內歛、深刻,但二胡演奏仍可聽出試圖有更深切的內容,只是受限於伴奏的音響效果影響,有點可惜。

6. 張銳演奏版:
由簫獨奏一段前奏,引出二胡主奏,之後採二胡與簫二重奏的形式演奏,一樂段後再加入揚琴成為三重奏,如此的演出形式及伴奏編配相當成功,對此首樂曲的表達有一番特殊且令人印象深刻的風味,二胡演奏蒼勁有力,給人感受到雖處逆境卻不低頭,仍然努力奮鬥的堅強意志。

二、 月夜

1. 樂曲簡介:
作者於1918年夏季某夜在月下納涼時觸景生情而作,初稿成於1918年,1924年定稿,樂曲分成三段,每段尾句均是固定音型,仿如一唱三嘆,是月夜由衷的讚嘆聲。樂曲恬靜優美,如詩如畫,形象地描繪了月白風清的夜晚,人與景交融一體安謐的意境,如歌的旋律好似向人們委婉地傾訴著內心的衷曲,散發出一種悠閒的情趣。

2. 李鎮東演奏版:
演奏流暢、自然,音色的掌握相當好,高音明亮有如繁星點點,聽來令人深深感受到夏夜之美,雖偶而有音不準之瑕疵,但不減其所表達之美感,刻畫的形象顯明,令聽者情感上很容易受其感染。

3. 王國潼演奏版:
第一段演奏速度太過緩慢,樂曲的流暢性因而受到影響,甚為可惜。第二段樂句的速度變化大但樂句連接有時聽來並不自然,影響音樂美感的表達,聽者並不易感受到這首樂句的情趣。

4. 蕭白鏞演奏版:
第一段速度亦相當慢,然而因有揚琴伴奏,所以音樂流暢性尚佳,不過筆者仍認為速度上若能再稍快一點會更好。中間一小樂段,用近乎虛音的音色處理,堪稱一絕,表達月夜那月白風輕,寂靜中的美感甚是貼切。

5. 甘柏林演奏版:
演奏音樂流暢,情感表達愉快悠閒,音色甜美,聽來覺得舒服、歡喜,第一段在連續十六分音符的演奏處理上常以加上附點音符的方式,增加了節奏上的律動感,但似乎使用得太多了一點,使得夜晚的「寂靜」美感就較淡了些,但卻也增加了有如兒童們在夜晚裏悠閒遊樂的一番趣味。

6. 張銳演奏版:
演奏速度是五位演奏家中最快的,但仍顯得相當細膩,高音明亮,樂句的銜接亦相當流暢,情感流露自然,令人覺得在月色星空下,心情愉快,有一番舒暢的情趣。

三、 苦悶之謳

1. 樂曲簡介:
亦名《苦中樂》,1926年作於北平,這是一首逐段發展變化的多段體結構樂曲,同時借用了小提琴的連弓手法,發展成為一種快速連弓的二胡演奏技巧,劉天華先生自1922年到北京工作後,困難重重,歷盡艱辛,這首曲表現了他內心的苦悶、焦慮,對現實的不滿和憤慨,表現了不屈於現實環境的奮鬥精神與堅強意志。

2. 李鎮東演奏版:
演奏處理流暢,但音量上的變化不大,重音的處理並不特別去強調,情感的表達較趨向正面,「苦悶」的情緒表達較少,音樂的表現富有活力,突顯其流動性,似乎強調的是此曲的另一曲名「苦中樂」中「樂」的表現。

3. 王國潼演奏版:
引子的處理音樂形象顯明,道出了作者內心之「苦悶」與「憤概」的情緒,而這樣的情感表達也成為整首樂曲的核心。另外,對重音的處理剛強有力,運用自如,表現了內心雖有苦悶與不滿,仍不屈於現實環境努力奮鬥的精神。

4. 蕭白鏞演奏版:
音色飽滿,引子的音樂處理透露出內心的無奈與些許的憤概。之後從第一段情感表現較為低沉,反映劉天華內心的苦悶與焦慮,第二段的音樂處理藉由頓音的運用,塑造了不向逆境低頭的音樂形象,進入第三段至第四段,音樂的詮釋更顯樂觀並堅強面對困境。他採一層一層向上提昇的音樂詮釋角度,表現出很強的音樂感染力。

5. 甘柏林演奏版:
引子的情感表現並不特別突出「苦悶」或「憤概」,較為中庸,較特別的是第二段與第三段演奏的速度皆較快,情緒的表達偏向快樂的感受,該也是突出另外一曲名「苦中樂」的「樂」吧!

6. 張銳演奏版:
整體演奏較為蒼勁有力,並不特別強調哪一種情緒,但表現出一種剛強不向逆境屈服的精神,在良好的音樂流動性上,一直透露出的音樂力度表現,成了樂曲表現中的骨架,呈現一股堅強的音樂形象。

四、 悲歌

1. 樂曲簡介:
又名《處世難》,作於1927年冬,是一首宣敘性很強的二胡曲,全曲以甚為自由的散板節奏架構,很難畫分明顯的段落,從頭至尾一氣呵成,樂曲流露一種悲痛莫名、孤獨、掙扎、摸索的哀傷情緒,情調傷感動人,旋律曲折綿延、起伏跌宕,好似心潮翻滾,抒發了不滿於現狀和欲擺脫困境的願望。

2. 李鎮東演奏版:
演奏詮釋在情緒的起伏上並不大,只是鋪陳一種哀傷的情緒,情感表現上較為含蓄,音準狀況偶有不太準確之表現,錄音的狀況也不太好,時有雜音夾雜其中。

3. 王國潼演奏版:
音樂處理細膩,對樂曲一開始譜上所提示的情感「悲痛」,著墨甚多,演奏詮釋流露出動人的情感的表現,猶如內心糾結在一起,一股令人難喻的哀傷、悲痛,表達得相當貼切而深情。

4. 蕭白鏞演奏版:
移低小三度演奏,給人一種色調偏暗的感受,更貼近於曲名所引領的情感表達方向,音樂的處理細膩,速度上變化的掌握佳,更加能突顯音樂內容的情感表現。

5. 甘柏林演奏版:
演奏詮釋表達的情感較多為悲憤,抒發了劉天華不滿於當時狀況的情緒,情緒的表現較為外顯,讓聽者很容易感受到演奏者傳達的音樂情緒,但也因而較少有內在情感的表現。演奏流暢,一氣呵成,雖然樂曲為自由板,但絲毫不拖泥帶水,音樂流動感佳。

6. 張銳演奏版:
小樂團的前奏即鋪陳出了悲痛的情緒,二胡演奏中,伴奏簫聲的效果增強了此曲「悲」的情感表現,二胡運弓有力,勁道十足,表現出悲痛中那剛強的力量。整體音樂情感表現讓人感覺伴奏的部分呈現「悲傷」、「哀痛」,而二胡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反而顯出「剛強」,表達不向環境屈服的堅強意志。

五、 除夜小唱

1. 樂曲簡介:
又名《良宵》,此曲是1928年1月22日農曆除夕的夜晚,劉天華先生與朋友在家中過年時即興創作的。樂曲以優美如歌的旋律,抒發了對良辰美景的感受,表現了愉快、歡暢的情緒。此曲是一首抒情小品,雅俗共賞,深入人心。

2. 李鎮東演奏版:
演奏速度稍不穩定,有時有「趕拍」的狀況,造成情感的表達有些緊張,不夠悠閒,也影響樂曲傳達的美感。不過,在一些樂句上音色的變化仍給人有被吸引住的感受,令人「驚艷」。

3. 王國潼演奏版:
演奏速度為中速稍慢,聽來舒適、安詳,右手運弓換絃有時似乎有「空隙」,銜接的圓滑性稍受影響,音色的變化較少,演奏雖是平穩,但流暢度不夠,對良宵美景「美感」的呈現不足,就缺少了那麼一點對聽眾的吸引力。

4. 蕭白鏞演奏版:
演奏相當流暢,給人愉快、舒暢的感受,有時將譜上的連續八分音符改其中一組為附點音符演奏,增加節奏上的律動感,樂曲處理有種即興式的感覺,或許演奏者所表達的正是劉天華在除夕夜即興演奏的情境吧!音樂表現抒發出對良辰美景的一種「美」的感受。

5. 甘柏林演奏版:
演奏音樂流暢,音色甜美,傳達的情感表現舒適、安樂,呈現出一幅優美景色的圖畫,令人聽了還想再聽,意猶未盡之感。連弓的圓滑與小頓弓的輕巧,既柔和又趣味性十足,高音亦明亮優美,彷彿在讚美那如詩如畫的星空夜晚,實在是演奏上的佳作。

6. 張銳演奏版:
胡琴的音色較悶,內絃有類似「鼻音」的現象,運弓的換弓仍屬較為有力度的方式,演奏出來的效果帶有蒼勁的味道,這對這首樂曲的意境而言,似乎並不太貼切,不過在音樂的流動性上仍佳,演奏流暢。

六、 閒居吟

1. 樂曲簡介:
作於1928年6月。作者以豐富、細膩的感情描述了自己閒適的生活及愉悅的心緒,樂曲的旋律優美舒展,委婉動聽。二胡泛音的使用成為《閒居吟》一曲的主要特點,以透明、空靈的音色營造出深遠、清越的意境。

2. 李鎮東演奏版:
演奏詮釋自然、悠閒、音樂流暢,速度上的變化掌握相當好,聽來舒暢,對於「閒居」的刻劃,形象顯明,令聽者聽來也跟著覺得悠閒了,快板樂段音色及音量的變化深深吸引人,極富美感。

3. 王國潼演奏版:
處理樂曲的速度較緩慢,力度掌握佳,音色純淨,表現一種平靜、安詳的情感,但慢板有時音樂的流動性上較為遲緩,苦速度可稍加快一些,便可解決音樂流動停滯的問題,整體而言,情感的表達貼近曲名的含意,但變化幅度上則較窄。

4. 蕭白鏞演奏版:
音樂流暢,演奏相當隨性,在旋律上的處理有很多加花的方式,是將江南的音樂特色加入其中,鋪陳出一種江南風味的閒情雅趣,令聽者感受那悠閒歌唱般的美感。另外,在音色的變化上多采多姿,營造一種有趣的對比,更加深了劉天華原就在這首樂曲中以泛音方式做音色變化的表現方式,令人聽來回味無窮。

5. 甘柏林演奏版:
二胡的音色較輕,有點扁,不夠圓潤,但演奏音樂流暢,毫不造作,自然如流水般。在這首樂曲中有許多的泛音,這些泛音的演奏上沒有處理好,不夠通透,使得泛音與按音在音色上的對比不夠顯明,甚是可惜。

6. 張銳演奏版:
二胡的音色有點奇怪,「鼻音」嚴重,趨向高胡,音樂處理上對情感的表達很直接,猶如流水,源源不絕,在一些小片斷中透露出一些稍稍「調皮」的趣味,演奏速度上是五位演奏家中最快的,稍微過快的演奏使得「悠閒」的感受變淡了,應可再慢一些較好。

七、 空山鳥語

1. 樂曲簡介:
作於1928年6月。「空山不見人,但聞鳥語聲」,這是劉天華化用唐詩,對樂曲所作的注釋,樂曲運用了民間音樂的模擬手法,通過對鳥鳴的模擬,襯托出空山幽谷鳥語花香的意境,表現了人們熱愛大自然,在大自然懷抱中的喜悅心情。這首樂曲當時在作曲手法及演奏技巧的運用上,均是二胡音樂前所未有過的大膽嘗試。

2. 李鎮東演奏版:
演奏音色通徹透明,對表現空山中那種幽靜相當引人入勝,音樂流暢,富有活力,然而音準上常有的偏差影響了音樂表達的美感,較為可惜。

3. 王國潼演奏版:
音色的掌握相當好,通透而明亮,呈現出空山幽谷中鳥語花香的美景,右手運弓的處理將旋律中包含的鳥鳴聲具體呈現,且相當活潑生動,趣味盎然,令聽者聽來宛如置身百鳥爭鳴之中,令人感受深刻。

4. 蕭白鏞演奏版:
演奏處理較為活潑、流暢而自然,第二段反覆後二房的那一聲模仿鳥鳴的下行音,採按音的方式,不同於其他演奏者,然而如此演奏的效果有點「奇怪」,並不易令人覺得有另一種美感。另外,在樂曲的第三段至第五段,錄音的空間感很空曠且帶有回音,與前後樂段明顯地不同,這是錄音才有辦法做的情況。

5. 甘柏林演奏版:
音色明亮,在模仿鳥鳴聲的表現上更顯出色,但在音樂的處理上較為「規格化」而缺少生動。另外,兩個十六分音符的連弓演奏,採減少第一音時值,拉長第二音的時值也與其他演奏者不同,但如此處理會顯得這鳥鳴較為「笨拙」一點,並不是好的處理方式。

6. 張銳演奏版:
音色通徹透明且色調明亮,對表現這首樂曲相當適合,運弓輕巧,音樂表現相當生動活潑,將那深山中的幽靜清雅,鳥語花香的景象描繪地栩栩如生,引人入勝,令聽者聽來心曠神怡。

八、 光明行

1. 樂曲簡介:
作於1931年春。這是一首進行曲風格的二胡獨奏曲,在我們民族器樂曲的創作上,是一次突破性成功的創造,樂曲吸收了西洋音樂的曲式結構和轉調手法,但仍保持了我們民族音樂語言風格的特點,樂曲旋律豪邁、堅定,明快而有生氣,表現了滿懷熱情的人們,勇往直前的進取精神,和對光明前途的樂觀自信。

2. 李鎮東演奏版:
引子的處理簡潔有力,引領聽者馬上進入一種含有堅定的意志及樂觀光明的情境之中,整首樂曲雖無伴奏,但律動感十足。樂句分明,力度掌控佳,第三段中運用音色音量的變化令人印象深刻,情感的表達顯明,呈現樂觀進取的態度及對未來充滿光明的一種嚮往。

3. 王國潼演奏版:
音色純淨,力度十足,但有時稍覺突兀了一點,音樂流暢,有些斷音的片段採輕巧的奏法給人一種輕爽愉快的感受,是一很好的詮釋方式。

4. 蕭白鏞演奏版:
演奏處理非常流暢,輕快的奏法表達一種歡欣,愉快的情緒,充滿趣味,有如生活中充滿希望的喜悅,在心中油然而生。

5. 甘柏林演奏版:
二胡演奏流暢,第二段尤其優美柔和,富於歌唱性,伴奏部分在第一段的重音處理上太過突兀,破壞了二胡演奏的美感,是美中不足之處。

6. 張銳演奏版:
二胡音色「鼻音」嚴重,趨向高胡,內絃尤其明顯,但在演奏高音時顯出其運弓功力的深厚,明亮的音色突破樂器上高音衰減的限制。第四段較多強音力度的運用,詮釋上不同於他人優美柔和的處理方式,較為獨特,但並不易感受其有另一層美感的呈現。

九、 獨弦操

1. 樂曲簡介:
又名《憂心曲》,作於1932年1月。劉天華先生利用二胡內絃渾厚、結實而又略顯晦暗的音色特點,創作了這首只用一根絃演奏的二胡曲,樂曲具有濃厚憂世傷時的情懷,但在傷感中又抱有希望,和對生命新一頁追求的期待。全曲只用內絃演奏,把位跳動較大,在音準及音色控制方面很考驗演奏者功力,但內絃厚重而含蓄的音色特點,使樂曲的感傷情調更濃。

2. 李鎮東演奏版:
演奏流暢,情感表現內斂而含蓄,傷感而不至悲哀,散發出一獨特的氣質韻味,似有憂傷的情感但仍懷抱希望,內心有擔心但仍堅強面對,並對未來充滿樂觀的期待。

3. 王國潼演奏版:
音色飽滿,演奏詮釋情感表達較為莊重而內斂,透露出一點憂愁的氣氛,第二段行板重音的運用較沒變化,聽來有一再重複的感覺,若稍加變化會更好,整體而言,仍是一詮釋深刻的演奏。

4. 蕭白鏞演奏版:
移低大三度演奏,音色圓潤飽滿,音樂處理相當細膩,音色的變化安排深深吸引人,情感表達深切,聽來深受感動,是一令人印象深刻的演奏。

5. 甘柏林演奏版:
演奏較為輕快而流暢,樂曲詮釋的情感較趨向正面而不帶沉重的情緒,「憂」的表達少,而「樂觀」的表達多。

6. 張銳演奏版:
移低大二度演奏,演奏詮釋表達出深沉的憂傷情懷,但不致太過沉重,對二胡內弦特有的色彩有很大的發揮。

十、 燭影搖紅

1. 樂曲簡介:
作於1932年5月11日,此曲是劉天華先生生前創作的最後一首作品。採用了民族音樂中較少有的3/8及12/8拍子創作,使用的是變奏曲式的舞曲,富有律動感的節奏和優美的旋律,突出了全曲的舞蹈性以及輕盈活潑的情趣。

2. 李鎮東演奏版:
演奏流暢,音色純淨而明亮,但對圓舞曲的曲風而言速度上快了一些,若稍微放慢一點會較為從容。

3. 王國潼演奏版:
音色圓潤而溫暖,音樂詮釋非常甜美而柔和,令聽者聽來感覺相當舒服,第四段的處理速度放慢許多,覺得稍慢了一點,若能快一些,音樂的流動性會較好。

4. 蕭白鏞演奏版:
演奏相當流暢,音樂詮釋輕巧、愉快,將舞者翩翩起舞的形象表現出來,彷彿身歷其境一般。

5. 甘柏林演奏版:
演奏詮釋陽剛味較重,運弓重音多量的使用,滑音也較為快速,聽來比較沒有「優美」的感受。

6. 張銳演奏版:
演奏流暢,但連弓換絃有時會有「間隙」,影響樂句的圓滑性,對 3 5 兩音的滑音處理較為濃厚,有點不太自然。

伍、 結論

這五位演奏家不愧為大家公認的二胡大師,在樂曲情感的表達上,都能將自己詮釋的理念很顯明的表達出來,各具特色。在比較完五位二胡演奏家的十首樂曲演奏後,有幾首樂曲的演奏令筆者印象非常深刻,如李鎮東演奏的《月夜》,王國潼演奏的《悲歌》,蕭白鏞演奏的《閒居吟》、《獨弦操》,甘柏林演奏的《除夜小唱》,張銳演奏的《空山鳥語》等,都令人聽了回味無窮,深受感動。

從這些二胡大師們的演奏中,也更加體會劉天華這十首二胡名曲的深刻內涵,與其蘊藏於樂曲中的豐富生命力,對二胡演奏的學習者而言,這真是需要長時間好好用心去體會及揣摩學習的。

陸、 參考資料

一、 書目

1. 趙寒陽。《二胡技法與名曲演奏提示》。北京市:華樂出版社,1999年。

2. 張韶編著。《二胡廣播教學講座》。上海市:上海音樂出版社,1989年。

3. 蔣風之、蔣青。《蔣風之二胡演奏藝術》。北京市:人民音樂出版社,1989 年。

4. 劉天華。《劉天華南胡全集》。學藝出版社編著。台北市:學藝出版社,1989年。

二、 有聲資料

1. 《光明行 李鎮東南胡獨奏》。李鎮東南胡。四海唱片 CD-031。

2. 《劉天華》。王國潼二胡。千河 CD 321-02-2,1991年。

3. 《蕭白鏞 病中吟》。蕭白鏞二胡。HK CD 74321-14910-2,1993年。

4. 《盲人音樂大師 甘柏林 二胡經典名曲選》。甘柏林二胡。中國龍唱片 CD JRAF-1211,1995年。

5. 《良宵 劉天華十大名曲/張銳演奏專輯》。張銳二胡。搖籃 CD CRCD-95008,1995年。

本文标签

最新专题

更多相关

精彩专题

近二千首二胡曲谱分享

[导读]你喜欢二胡吗?你会拉二胡吗?小编本篇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关于二胡曲谱的专题;我们收集了近二千首二胡曲谱子,其中包括:...阅读全文

近两百首二胡伴奏试听与下载

[导读]小编收集近两百首二胡伴奏音频,其中有二胡名家演奏作品,也有国内外二胡爱好者演奏作品,所有伴奏音乐可免费在线试听与...阅读全文

近1800个二胡演奏视频欣赏

[导读]小编收集近两千个二胡演奏的视频,喜爱二胡的网友不要错过,这近两千首二胡演奏歌曲的盛宴,小编为方便广大二胡爱好者欣...阅读全文

二胡入门基础教程大全

[导读]小编整理本篇二胡如何入门的专题,旨为帮助初学习二胡的朋友找到适合自已的方法。哪么怎样才能快速入门呢?我们建议先看...阅读全文

二胡视频教程锦集

[导读]小编收集外优秀的二胡视频教程组建一个专门的二胡视频教程专题,这些教程对于初学二胡或是自学二胡的网友会有一定帮助,...阅读全文

二百多首二胡曲mp3试听与下载

[导读]小编收集近三百个二胡演奏音频,其中有二胡名家演奏作品,也有国内外二胡爱好者演奏作品,所有音乐可免费在线试听与下载...阅读全文

关注热点

本站简介- 站内公告- 原创投稿-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举报入口
Copyright @ 2008-2018 乐器学习网 online services. Security support by yueqixuexi.com
举报信息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