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情”表现篇之五 弹琴与学养(1)
选自蔡松奇、蔡幸子编著“钢琴宝典”
创造美的能力是大不相同的。同样弹奏一首钢琴曲,论技巧都一样娴熟,可有的人逸兴遄飞,意境高超,而有的人却显得平淡苍白。据说古时候有位画家,有一天给他的两个弟子出了一道画题,题为“踏花归来马蹄香”,要他们各作一幅画。一个弟子画了一匹马,马蹄踏着地上的鲜花,表示马蹄是香的:另一个弟子则画了一匹马,几只蝴蝶追随着马蹄飞舞。很明显,这两幅画表明两个弟子创美能力大不一样。前者平俗浮浅,后者立意清新,蝴蝶追逐马蹄把花香袭人的境界全然烘托出来了。中国当代文学巨匠老舍以唐诗“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作画,齐白石不画蛙,只画山泉中几只蝌蚪,博得大家的称赞。
玛祖卡舞曲是波兰乡村三拍子舞曲,如果光听伴奏音型还挺像德、奥的圆舞曲。可玛祖卡是最不德奥化的音乐。它每小节第二拍上有一个重音,并常在第二拍上结束乐句,带附点的音符也是它的一个特征。跳玛祖卡时具有贵族式颇为矜持的姿态,精致而典雅。肖邦为钢琴写了58首玛祖卡,奠定了它的艺术地位。玛祖卡篇幅不大,技巧也不是太难,但要弹出它的意境,还有那微妙的rubato,连土生土长的波兰人也不容易做到,更遑是外国人了。玛祖卡是波兰方言土语,中国人要弹好玛祖卡,好比外国人用地道的京腔唱京戏那么难。中国钢琴家傅聪1955年在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中获第三名及波兰广播电台演奏“玛祖卡特别奖”,令国际音乐界及评论界大为惊叹。10年后,当代钢琴天后阿姬丽奇在第七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中也获得同样的“玛祖卡特别奖”。当有人问她从哪里学会这么迷人的玛祖卡的演奏,她毫犹豫地说:“我听了傅聪怎么弹的。”
傅聪7岁才学钢琴,那时上海家中还没有钢琴,启蒙老师是数学家雷垣。他没有机会进音乐学校受正规的教育,中学念昆明粤秀中学,16岁考入云南大学外语系。他真正决定献身于钢琴事业是17岁那年。1952年他18岁时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平生第一次登上乐坛演奏贝多芬的“皇帝协奏曲”。傅聪比起历史上有名的钢琴家3-4岁学琴,5-6岁登台表演的经历,可说是大器晚成了。一个中国青年何以能理解西洋音乐如此深刻,尤其是音乐风格极难掌握的肖邦的作品?
除了傅聪的音乐天资特别聪慧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他生长在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学识渊博,他的毕生功绩是把法国文坛巨匠罗曼。罗兰、巴尔扎克、伏尔泰、梅里美的名著介绍给广大的中国读者。他先后两次翻译罗曼。罗兰的长达100万字的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深深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读者。傅雷在文学领域默默耕耘的同时,倾注自己的心血,培养音乐幼苗傅聪。在父亲悉心的教诲下,傅聪读了许多中国历史书籍,古典文学名著;从孔、孟、先秦诸子、国策、左传、晏子春秋、史记、汉书、世说新语中精选出趣味的故事、寓言、史实,再加上历代古典诗词。傅聪就是凭借自己具备的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深厚素养,以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学、美术等方面的艺术表现手法,去理解、解释西方音乐家的作品,形成了他在钢琴表演艺术方面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1953年他参加布加勒斯特第四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获钢琴比赛三等奖。1955年21岁的傅聪被邀请参加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师从杰维茨基教授,傅聪不仅上钢琴课,还参观肖邦故居,到郊外漫游,欣赏波兰的山山水水。他那敏感的心灵感受到肖邦音乐与波兰大自然的微妙联系。他在比赛中演绎肖邦的作品,波兰韵味十足。英国评委路易士。坎忒纳说:“傅聪的玛祖卡真是奇妙,对我简直是一个梦,不能相信真有其事。我无法想象那么多的层次,那么典雅,又有那么好的节奏,典型的波兰玛祖卡节奏。”意大利评委钢琴家阿高斯蒂教授对傅聪说:“只有古老的文明才能给你那么多难得的天赋。肖邦的意境很像中国艺术的意境。”傅聪比赛前在波兰学习了半年时间,为什么能领悟到连波兰钢琴家也未能领悟到的肖邦作品中的神韵?倒是傅雷一语道天机,他说:“傅聪的成就大半得力于他对中国古典文化的认识和体会。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精神,具备自己的民族灵魂,才能彻底了解别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渗透他们的灵魂。”傅聪弹肖邦的玛祖卡,比波兰人更有波兰气息,原因就在于此。#p#分页标题#e#
在浩瀚的中国古典文学中,有关音乐描写的诗词数不胜数。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不但文才颇佳,而且精通音乐,善弹琵琶。王维的诗不但“诗中有画”,而且“诗中有乐”。请听他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意指诗人静静地闲坐在桂丛下,桂花落地声音依稀可闻。夜色如水,这是一段轻悠的慢板;蓦然,月亮惊醒了鸟儿,鸟儿慌忙飞舞,鸟鸣打破了夜的宁静,在谷涧中回荡,音乐转入快板,力度也从弱转强。宋代文学家苏轼(苏东坡),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全才。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其文汪洋瓷肆。他擅长书法,其绘画在宋代也名重一时。他对音乐也情有独钟,并且很有研究。苏轼是善用诗词描写音乐的大师。他听琴到佳处,形容如“流水随弦滑,清风入指寒”。听“转关”、“镬索”等乐曲时,他感到“春水流弦霜入拨”,“凛然有冰车铁马之声”,听李委吹笛,“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能使“风起云涌,大鱼皆出”,并惊起栖息山头的鹰鹘。
中外的艺术思维规律、意境很多是相通的,真正的美感是不分民族、不分国界的。傅聪正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了源源不断的艺术灵感,这是他成功的秘诀。傅聪曾在上海音乐学院连续七天开设大师班课,借用中国诗词讲解肖邦等西方作曲家经典钢琴作品的文化意蕴。傅聪的成功,说明一个人的学养对从事创作、表演的人显得多么重要。(本节未完待续)
(大众乐谱网制作)